发表时间:2017-02-15T10:33:11.28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作者: 于续芳 黄占东
[导读]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 1024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取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和对照组(75%)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后指标改善情况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10%,对照组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98-01
我院通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发现,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40例患者有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在28岁~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06±2.36)岁。观察组中的40例患者有2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在27岁~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6±2.36)岁。对比分析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的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取泼尼松治疗,口服30mh/d的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一日三次。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采取120mg/d雷公藤多苷(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3020138)联合治疗,一日三次。观察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评价采取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三个指标进行评价。完全缓解:患者通过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肾功能逐渐完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肾功能没有任何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本组所有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和对照组(75%)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讨论
我院通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和泼尼松治疗患者的疗效(75%)比较,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指标改善情况和泼尼松治疗治疗患者的指标水平比较,明显较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和泼尼松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10%)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可见,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这一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有着大致相同的报道。对于本研究,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我院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研究中的不足,还望指正。 综上所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左科,李世军,吴燕等.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6):507-511,545. [2]江峡.雷公藤多苷和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5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