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学习疲劳”
作者:李忠东
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08年第10期
下面列举的是“学习疲劳”的一些表现,你不妨“对号入座”。如果有其中的一两种,说明存在着轻微的“学习疲劳”;倘若有三四种,则表示已经是中等程度的“学习疲劳”;如果有五种以上,表明你的“学习疲劳”情况十分严重。
1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2 早晨起床后昏昏沉沉,感到难受;3 眼睛发沉,难以睁开;4 哈欠不断,像没有睡醒似的;5 脑子不清醒,老是想喝提神的饮料;6 看到油腻的东西就反胃,不想食用:7 对放有香料的食品格外喜欢,吃得津津有味:8 骑自行车上学时,全身疲惫无力;9 上楼梯抬不起腿,很容易绊倒;10 容易健忘,甚至说不出好朋友的电话号码;11 不想和老师见面,不愿与同学交谈;12 说话时声音细微,断断续续i13 对别人的谈话不感兴趣,也不关心;14 一上课就觉得疲劳,昏昏欲睡;15 写起作文来思路混乱,难以下笔;16 感到双手发僵,很不灵活;17 坐姿不当,喜欢用双手托腮靠在桌上;18 有时想把双脚抬起,搁在桌椅上来休息;19 容易便秘或腹泻,体重下降。 综合起来看,形成“学习疲劳”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些同学因为经常处于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之下,致使大脑超负荷的运转;另一些同学则是没有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长时间地学习一门课程。
有的同学虽然对某一课程一点兴趣也没有,但仍然强迫自己去学习。还有的同学在生活或学习中遭遇过较大的挫折,造成心理失调,产生不良情绪。
“学习疲劳”调节的原则是:如果发现自己学习时很累,或感到自己反复阅读理解相同的内容而不能吸收,就已经达到了一天中所能学到东西的极限,应该适可而止,停止学习。疲劳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也不能否认或避免,如果硬要强迫自己的学习量超过最大限度的话,势必造成大脑疲倦,失去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其结果是什么也学不到。
预防“学习疲劳”的最好办法,是在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例如,吃过午饭后小睡10分钟至20分钟,能够防止下午经常出现的疲劳。若晚饭后再睡上10分钟至20分钟,不但可以将学习时间延长,而且整个晚上的学习效率能显著提高。
除了根据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适当减少学习时间外,还应该学会主动地学习,将其视为一件自己喜欢做的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出现在你眼前的是“快乐语文”“快乐数学”“快乐英语”“快乐物理”“快乐化学”……即使内容繁多,难度不小,也能精神愉快地学习,不容易感到疲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还有一个原因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与教室里学生人数太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大有关系。研究表明,人的脑组织对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十分敏感。如果室内氧气充足,人的大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更佳;反之,则会出现头昏欲睡、学习效率下降的情况。 中小学生身体稚嫩,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缺氧或污染较重的环境极不利于学生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所以上课时一定要保持教,室内有新鲜空气。具体做法有两条:一是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二是课间应该多在户外休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