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按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因素是B A.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E.以上都不是
44.“没有疾病和症状就是健康”的观点属于D A.神灵主义的健康观 C.恩格尔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E.整体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91.从卫生保健角度,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C A.生物学因素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E.社会经济因素
101.张某,女,45岁,近3月以来反复出现全身乏力、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状。但做了两次全面的体检和化验,均没有临床阳性结果。张某当前最可能处于D A.疾病状态 C.亚临床疾病状态 E.健康状态
49.亚健康状态是指A
A.介于无症状疾病和有症状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B.虽然无临床症状,但各种检查可以发现阳性结果 C.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状态 D.无症状疾病
B.无症状疾病状态 D.亚健康状态 B.卫生服务因素 D.环境因素 B.自然哲学的健康观 D.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B.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E.机体出现亚临床损害
38.不属于社会因素影响健康过程的特点是C A.恒常性 C.特异性 E.交互性
50.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与特点包括A A.社会因素的恒常性和累积性 C.社会因素的特异性 E.社会因素的易变性
39.家庭分类中属于影响健康的高危家庭是B A.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E.三代同堂
40.社会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是A A.现场调查研究 C.社区干预研究 E.队列研究
4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D A.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102.一个有关疾病家族史的问题被设计为:“您父母曾患糖尿病吗?①是 ②否③不清楚”。该问题的设计错误属于D
B.分层抽样 D.偶遇抽样 B.病例对照研究 D.临床研究 B.单亲家庭 D.二代同堂 B.社会因素的独立性 D.社会因素的跳跃性 B.积累性 D.发散性
A.含糊不清 C.诱导性提问 E.问题太敏感
B.抽象提问 D.双重装填
56.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程度,是指该工具的B A.常模 C.效度 E.标准
42.关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关系,错误的说法是B A.信度高,效度可能不高 C.信度高,效度可能高 E.信度不高,效度一定不高
41.下列有关定性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注重事物的结果,而不是事物的过程 B.往往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C.常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 D.结论一般不能外推 E.不适用于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
46.下列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中,常用的比较敏感的指标是C A.人口自然增长率 C.婴儿死亡率 E.某病病死率
105.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中不包括E A.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
B.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B.人口总死亡率 D.年龄别发病率 B.效度高,信度可能不高 D.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 B.信度 D.样本
C.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的公平程度
D.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的服务 E.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20.下列不属于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的是E A.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C.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E.医疗卫生技术措施
44.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原则的是E A.社会公平
C.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并举 E.经济效益最大化
26.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指导方针中的战略重点是D A.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动员全社会参与
D.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发展中医药
3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C A.确定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C.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E.诊治疾病
45.开展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E A.确定慢性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C.定性分析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E.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4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病的特点不包括D
B.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D.诊断慢性疾病
B.对健康危险因素做出定性分析 D.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C.中西医并重 E.依靠科技和教育 B.社区参与 D.部门间协作行动 B.科学组织卫生服务 D.初级卫生保健
A.广泛存在 C.特异性弱 E.潜伏期长
B.联合作用明显 D.致病作用强烈
110.男性,42岁,经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得到评价年龄为50岁,增长年龄为49岁,则可认为该男性的健康状况E A.未出现健康危险因素 C.属于健康型
B.未出现致病因素
D.属于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E.很可能存在不易降低或改变的健康危险因素
103.对一位40岁男性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测得其评价年龄为45岁,增长年龄为44岁,此人健康类型属于C A.健康型
C.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E.容易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某人2001年冠心病的若干危险因素的危险分值:吸烟为1.2,缺乏体力活动为2.2,超重为1.6,饮酒为1.0,糖尿病史为1.0。2002年在医生的劝导下,戒了烟。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78.其组合危险分数应为D A.7.0 C.8.0 E.4.0
79.该组合危险分数的含义为B
A.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低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B.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高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C.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差不多 D.该人的危险因素数量高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E.该人的危险因素数量低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B.3.0 D.2.0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D.一般性危险因素型
80.2002年戒烟后计算的评价年龄与2001年未戒烟前相比较B A.下降 C.变动不大 E.无相关
56.张某,男,49岁,大学教授,近年承担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带5名研究生,并正在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学科研任务颇重。近两个月,他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饮食大大下降,白天头痛、烦闷、全身乏力,晚上失眠心悸。做了两次较全面的物理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没有阳性结果。张某所处的健康状态最可能是D A.器质性疾病状态 C.亚临床疾病状态 E.无症状疾病状态
27.在生命质量评价中,“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的D A.生理状态 C.社会功能状态
E.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
111.某省医学院的刘教授计划与附近医院的张先生共同对一种治疗肝癌新药的疗效进行研究。初步观察显示:新药与传统抗肝癌药再延长肝癌病人生存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要优于传统抗肝癌药,若要更全面的比较此抗肝癌的疗效,应选择的研究指标是D A.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治愈率 B.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死亡率 C.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D.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SF-36量表分数 E.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生存率
B.心理状态
D.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B.基本健康状态
D.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 B.上升 D.不变
46.生命质量指标与传统医学评价指标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C A.突出病人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功能 C.强调病人的主观评价 E.关注病人的社会生活状态
48.生命质量评价内容一般不包括C A.个人执行角色的能力 C.个人所处的家庭规模大小 E.个人的主观感受
47.SF-36量表属于A A.普适性的简明健康问卷 C.疾病影响量表 E.社区卫生评价表
103.某社区老年人口平均年龄为71.6岁,经调查老人们健康生活(生命质量权重W=1.00)的平均年龄为65.2岁,不卧床但活动受限(W=0.59)的平均年限为4.5年,卧床(W=0.34)的平均年限为1.9年。用生命质量方法重新评价该社区老年人口的健康寿命为D A.68.5岁 C.65.2岁 E.69.1岁
43.伤残调整寿命年是E A.属于健康评价的正向指标 B.扣除了死亡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C.扣除了疾病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D.扣除了死亡与疾病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E.死亡损失健康寿命年与残疾损失健康寿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B.69.9岁 D.61.7岁 B.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 D.抑郁症测量量表 B.个人心理功能状态 D.个人健康状态 B.重视病人生存时间 D.依赖客观生理指标
104.某社区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75.6岁,其中:健康生活年限68.9岁(生命质量权重为1.00),非卧床但活动受限年限5.2年(生命质量权重为0.60),卧床年限1.5年(生命质量权重为0.30)。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年为C A.68.90岁 C.72.47岁 E.75.60岁
104.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正确的是C A.它是社区服务中一种最基本的、便宜的服务形式
B.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有不同的内容、方法和制度 C.它以三级卫生机构为主体 D.它以需要为导向,提供无偿服务 E.它以解决慢性病和常见病为主要目标
51.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特点不包括B A.综合性服务
C.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E.可及性服务
48.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不包括D A.持续性的服务 C.方便可及的服务 E.初级保健服务
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
158.针对可能出现的高血压并发症医生建议其戒酒、控制体重是C A.治疗措施 C.第一级预防措施 B.特殊保护 D.第二级预防措施 B.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 D.个性化特需服务 B.专科高技术性服务 D.持续性服务 B.72.02岁 D.74.55岁
E.第三级预防措施
159.医生用降压药控制病情进展是E A.特殊保护 C.第一级预防措施 E.第三级预防措施
160.医生发现心电图不正常是D A.筛检措施 C.第一级预防措施 E.第三级预防措施
B.保健措施 D.第二级预防措施 B.预防复发措施 D.第二级预防措施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医学伦理学
42.医学伦理学的特征之一是C A.灵活性 C.继承性 E.非规范性
32.在医学上能够做到的E A.就是伦理学上应该做的 C.在伦理学上是不应该做的 E.都是经过伦理学检验的
29.“医乃仁术”说明医德是B A.医学的个别性质 C.医学的非本质要求 E.医学活动中的特殊现象
B.医学的本质特征 D.个别医务人员的追求 B.在伦理学上不一定是应该做的 D.在伦理学上是缺乏根据的 B.集体性 D.组织性
29.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医学本质特征的是D A.技术 C.人才 E.管理
37.按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因素是B A.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E.以上都不是
3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建设,可以B A.使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产生促进作用 B.平衡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的正、负作用 C.为市场经济的改革导向
D.杜绝市场经济对医疗活动的负作用 E.消除医疗纠纷
120.在下述各项中,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B A,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
B.医务人员的行动使病人受益而可能给别的病人带来损害 C.医务人员的行动使病人受益而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D.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
E.受病人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选择的诊治手段不是最佳的
35.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类似,更强调公正的B A.作用 C.基础 E.意义
B.内容 D.特点
B.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B.设备 D.医德 119.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C A.只体现在认识疾病的活动中
B.只体现在治疗疾病的活动中
C.只体现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活动中 D.只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36.关于道德权利,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D A.道德权利都是法律权利
B.道德权利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 C.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的后盾 D.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对应的 E.道德权利是尽道德义务的前提
31.医生行使干涉权不是针对B A.拒绝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 C.需要隔离而拒绝隔离的传染病患者 E.实施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
120.关于医德良心,下述提法中错误的是B A.医德良心是医德情感的深化 C.医德良心在行为前具有选择作用 E.医德良心在行为后具有社会评价作用
121.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是A A.医疗保密 C.医疗权利 E.医疗义务
34.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B A.不平等关系
B.信托关系 B.医疗公正 D.医疗荣誉
B.医德良心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 D.医德良心在行为中具有监督作用 B.要求易诊的患者
D.有意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患者 E.与医学研究无关
C.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E.商品关系
D.主从关系
108.王某,45岁,因肺炎住院2天,药费花了2万多元。出院后从院方拿到没用完的药品100多瓶,绝大多数药品连包装都没打开。记者在盖有医院公章的病人用药细目表上看到,用药品种密密麻麻的排列171条,除少数几天外,几乎每天都有药品开除,最高一天药费达5600元。以上说明在不规范的卫生服务市场条件下,存在下列何种现象E A.供小于求 C.供求平衡 E.供方诱导需求
31.医患之间的道德关系是C A.主从关系 C.信托关系 E.经济关系
55.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C A.技术交往 C.治疗效果 E.非言语交往
40.关于病人的道德权利,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E A.病人都享有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权利 B.病人都有要求开假休息的权利
C.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越病人要求保密的权利 D.病人被免除社会责任的权利是随意的 E.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具体形式
B.言语交往 D.非技术交往 B.依从关系 D.商品关系 B.求非所需 D.潜在需求
33.医务人员的共同义务和天职是E A.尊重他人人格,相互体谅 C.彼此信任,相互协作和监督 E.共同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41.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A A.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C.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经济效益 E.维护医务人员之间.医院间的和谐
32.医德修养最显著的特征是A A.实践性 C.集体性 E.机动性
144.一些做临床科研工作的医生未征求病人的同意,只与病人的主管大夫打声招呼,便以某种理由或在正常检查时顺便多取些血液或骨髓穿刺液等。从医学伦理学上分析上述做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D
A.若告知,患者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原来疾病的治疗,所以不告知符合不伤害原则
B.若告知,病人多数不会同意,科研无法进行,不利于医学的发展,故不告知符合有利原则
C.临床科研的医生动机是好的,若告知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所以上述做法无论是从动机还是从效果考虑都是最佳的
D.无论医生科研动机的好与坏,只要未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都是不道德的 E.病人有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故医生有权利这样做
A.医生对病人的呼叫或提问给予应答
B.医生的行为使某个病人受益,但却损害了其他病人的利益
B.组织性 D.强制性
B.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声誉 D.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自身利益 B.尊重他人的才能
D.彼此独立,相互支持和帮助
C.肾移植时,肾源有限,医生首先满足最需要的病人 D.拒绝给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E.医生满足病人的一切保密要求
126.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B 127.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有利原则的是D 128.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尊重原则的是E
30.关于人体实验的知情同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 A.科研人员将有关信息告知受试者 C.受试者具有自主能力 E.受试者的同意表示不可更改
35.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人体实验的审查A A.要在开始之前提交伦理委员会 C.要在临近结束时提交伦理委员会 E.无须提交伦理委员会
36.国际移植学会制定的“活体捐赠肾脏和尸体器官分配的准则”发布于E A.1996年 C.1987年 E.1986年
35.在我国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下列各项中违背卫生部制定的伦理原则的是C
A.供精者的精子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C.对出售配子者置若罔闻 B.医务人员为捐赠精子者保密 D.给予捐赠者必要的交通补助 B.1988年 D.1968年
B.要在进行中提交伦理委员会 D.要在完成之后提交伦理委员会 B.受试者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 D.受试者自由决定同意
E.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和在其监督中实施
122.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在于B
A.节约卫生资源 C.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E.缩短病人的生命时限
37.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创立者是B A.南丁格尔 C.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
B.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 D.防止病人自杀
B.桑德斯 D.白求恩
38.关于脑死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 A.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C.有利于维护死者的尊严 E.有利于减少“植物人”的数量
34.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E A.节约卫生资源
C.满足临终病人减轻疼痛的意愿 E.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
124.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E A.澳大利亚 C.比利时 E.荷兰
30.在下列文献中,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性著名文件是D A.《东京宣言》 C.《夏威夷宣言》 E.《希波克拉底誓言》
B.《悉尼宣言》 D.《赫尔辛基宣言》 B.挪威 D.新西兰
B.减轻临终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D.延长临终病人的寿命 B.有利于减轻家属的负担 D.有利于开展器官移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