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未可卒制。荀彧曰:“将军首....
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叔陵为江州刺史,性苛察狡险。新安王伯固以善谐谑,有宠于上及太子,叔陵疾之,阴求其过失,欲中之以法。叔陵入为扬州刺史,事务多关涉。省阁执事,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伯固惮之,乃谄求其意。叔陵好发古冢,伯固好射雉,常相从郊野,大相款狎,因密图不轨。伯固为侍中,每得密语,必告叔陵。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始兴王谋逆》
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珣不许之,因冒雨而拜。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帝以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
6.翻译文中句子。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八年,庾翼在武昌,数有妖怪,欲移镇乐乡。征虏长史王述与庾冰笺曰:“乐乡去武昌千有余里,数万之众,一旦移徙,兴立城壁,公私劳扰。又江州当溯流数千里供给军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扞御上流而已;缓急赴告,骏奔不难。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已而帝意复变,纲又极言其不可,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或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
1.将军首先倡议义兵讨伐叛逆,只是因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诸将混战,来不及远行迎接天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唱”,通“倡”,倡议;“徒”,只;“以”,连词,因为;“遑”,闲暇,此处指来得及; 参考译文: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准备迎接汉献帝。众人认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还没有平定,不能马上制服。荀彧说:“将军首先倡议义兵讨伐叛逆,只是因为崤山以东的地区诸将混战,来不及远行迎接天子。现在忠义之士有保全汉室的思想,百姓也有怀念过去的悲哀。在这个时候迎接天子,顺从民众的愿望。”曹操于是派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西进,去洛阳迎接汉献帝。
2.获得的一点利益医治不了致命的创伤,得到的不能弥补失去的,这难直不令人痛心吗? 【详解】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所利”,获得的一点利益;“药”,名词作动词,医治;“亡”,丢失;“岂……哉”,“难道……吗”。 参考译文:
史臣司马光评论说:信誉,是君主的法宝。国家的保卫要依靠民众,民众的保护要依靠信誉。不守信营,国家就不能驱使民众;失去民众,国家就无法保住。所以古时的君王不欺骗天下人,建立霸业的人不敢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敢骗人民,勤于治家的人不敢骗亲人。不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则相反。上极不信任下级,下极不信任上级,上下之间离心离德,只到失败为止。获得的一点利益医治不了致命的创伤,得到的不能弥补失去的,这难直不令人痛心吗?
3.那些当初认为新法不便的人,又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人都是扰乱法令的刁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是定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初言令不便之秦民”;“令便”,新法的好处;“此皆乱法之民也”是以“皆”为标志的判断句。 参考译文:
变法推行了一年,秦国的百姓来到国都,议论新法不便的数以千计。法令推行十年,秦
国出现路不拾遗、山中没盗贼的景象,百姓为国奋勇作战,不敢私下械斗,乡村城镇都得
到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认为新法不便的人又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人都是扰乱法令的刁民。”把他们全都驱赶到边境去。自此之后,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4.陈叔陵嫉妒陈伯固,暗中寻求他的过失,想要用法律中伤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疾”,嫉妒;“阴”,暗地里,暗中;“中”,中伤;“欲中之以法”,“以法”作状语,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叔陵担任江州刺史,性格苛察狡诈阴险。新安王陈伯固因为善于诙谐戏谑,被皇上和太子宠幸,陈叔陵嫉妒陈伯固,暗中寻求他的过失,想要用法律中伤他。叔陵入朝担任扬州刺史,朝中事务他大多涉及。省阁执事官员,顺从他的旨意,他当即委婉劝谏皇上进用此人,如果稍微有所违忤,必定用大罪定罪处罚,严重者甚至处死。陈伯固忌惮他,于是谄媚探求他的意图。叔陵喜好发掘古坟,伯固喜好射野鸡,他们常常一起前往郊野,关系亲密,于是一起暗中图谋不轨。伯固担任待中,每次得到朝中密语,必定告知叔陵。 5.王雅尊贵受重用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擅长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礼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雅既贵幸”,被动句,王雅尊贵受重用以后;“门下车骑常数百”,定语后置句,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善”,擅长“礼”,礼遇。 参考译文:
等到宫中诏书宣布任用王雅,众人就都跑到王雅那里去了。将要举行任职仪式时,天
下雨了,请求打伞进去。王珣不同意,于是冒雨举行仪式。王雅尊贵受宠信以后,威权很大,门下常停着几百车骑,他都能很好地应对接待,尽心地给予礼遇。晋孝武帝因司马道子没有治国的才干,担心百年之后皇室倾覆危亡,就选当时有名望的人担任屏藩之臣,将要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时,先去咨询王雅。王雅认为王恭等人没有治世之才,不可担当大任。
6.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依法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了大的信用啊。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句:“既”,已经;“断”,处理;“复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忿”,愤怒;“信”,信用。 参考译文:
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平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唐太宗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了。
7.如果把镇所迁移到乐乡,远在西部边陲,一旦长江沿岸出现危险,就不能立刻前去接应救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字词:“虞”,忧虑,忧患(危险);“相”,偏指一方,指出现危险的地方。 参考译文:
东晋成帝咸康八年,庾翼驻守在武昌,常有妖异荒诞的事情发生,于是计划把镇所迁移到乐乡。征虏长史王述写信给庾冰说:“乐乡距离武昌一千余里,数万军队,一旦迁徙,则要兴建城池堡垒,官府、百姓都会受到劳累,不得安宁。此外,江州需要溯流几千里供给军府物资,所费的劳役将会加倍。况且,武昌地处江东镇戍地的中心位置,不仅可抵御从上流而下的敌寇,而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有需要快速向朝廷禀报的事情,快马扬鞭便可及时达到。如果把镇所迁到乐乡,远在西部边陲,一旦长江沿岸出现危险,就不能立刻前去接应救援。
8.国家的保存和灭亡,在此可见分晓,我当用辞去官职去力争这件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字词:“分”,分晓;“去就”,离去或留下,担任或辞去职务,此处偏向“不担任官职”“离职”“抛弃官职”“辞去官职”。 参考译文:
当时高宗亲笔诏书选择日期巡幸东南,李纲说:“陛下巡幸常驻的地方,以关中为最好,其次是襄阳,建康为最不好。陛下即使不能采用上策,也应当暂且到襄、邓二州,用以表示不忘故都汴京,来维天下人的心念。”高宗便将还京的旨意告谕东、西二京(即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不久高宗的旨意又发生变化, 李纲又极力劝说不可以这样做,高宗认为他说得对。但汪伯彦、黄潜善暗中主张迁都扬州。有人对李纲说:“外面议论纷纷,都
说已决定巡幸东南了。”李纲说:“国家的保存和灭亡,在此可见分晓,我当用辞去官职去力争这件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