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在思品课堂的应用

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在思品课堂的应用

2024-02-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在思品课堂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1-21T14:42:44.7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59期 作者: 王秀英

[导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应该把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吉林省汪清县第三中学校 133200

去年我们参与了“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的课题的研究。为促进这一教学模式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渐提高学生互助学习、合作探究的真实水平与能力,现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简单概括,便于今后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快乐地成长。 一、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模式的问题

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应该把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在开展小组互动活动的同时,并未真正“放手”,因为担心小组互动合作的实际效果,仍将具体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没想到自己的这种不放心,不但使学生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且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的进步与发展。

2.随着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认识到开展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由于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预设,经常有意无意地削弱学生小组互动、自主探究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学生刚刚投入到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就下令时间结束,试想这怎能让学生在互动活动中提高自身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呢?小组互动学习,探究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3.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而且活动的内容不能够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即使是学生参与,活动开始后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等等。

二、结合实际的具体应对性策略

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教师采取什么措施积极应对并加以改善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转变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教师的教应该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学定教”。课堂上并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要看教师导得怎么样,最终归结到学生学得怎么样。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思维灵活,潜能巨大,只要教师启得有道,引得有法,学生便能自会,便能独创,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创造,那么教学就没有生气,教学思路就会枯竭。

2.认真领悟和运用“学生小组课堂互动与课外互助式教学”的结构模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准备,保证小组活动的效率以及质量。针对学生小组活动模式流于形式这一尴尬教学状况,我个人认为教师可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例如,教师可以尝试着把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的内容以及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他们既可以在开展活动之前对一些资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归纳,同时还可以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进行认真思考,有利于他们接下来真正将自己融入互动探究的活动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教导学生互动学习的科学方法与技巧,促使他们在互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互动学习模式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3.在师生互动互助中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进活动,目的在于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品课教学形式的新途径。我认为,要上好活动课,必须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互动。

(1)课前师生互动——激发兴趣。课前活动主要是老师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为他们提供一些活动的方向。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限制他们活动主题的范围,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和收集资料的各种活动方式。

(2)课堂师生互动——“课”中求活。课堂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课前参与状况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和争辩而明白道理,形成自己的思想、判断,并做出抉择,付诸今后的实践。

(3)课后师生互助——“落实”要好。课后活动是对课内活动的延伸、落实与创造。学生课前活动的准备,课堂上激荡的思想、情绪体验,要落实在今后的具体行动和思想、情感的延伸上,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性、实践性、思想性的统一。如,教学九年级“未来道路我选择”一课时,让学生制定一份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你认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一份规划的活动。在学生调查当前需要的人才类型的社会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对自己的思想问题进行把脉,写完一份具体可操作的规划后,教师确立一个金字塔级的督导小组,以教师为塔顶,以班干部——真正落实规划的督导者为中间阶层,成员为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能督促落实规划为原则,层层设立。此时教师应注意及时从班干部那儿得到信息,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课后还在“活动”,那是对自己情感、思想的真正落实。此时教师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层面的总结、引导和思考,还要对学生课后的落实“互助活动”做进一步调查研究,积累经验,并可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以达到师生互动互助。

学生小组课堂互动学习与课外互助教学模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为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奠定基础。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不但不应片面迎合课改而课改,而应在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展开课堂小组互动与课外小组互助教学模式,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小组互动学习的有效性,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