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风满家”优秀征文 我的家书.doc

“清风满家”优秀征文 我的家书.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感谢你的观看

“清风满家”优秀征文

我的家书

亲爱的孩子:

这段时间学习了一些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感想和体会,希望对你由懵懂自负的少年成长为奋发有为的青年,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我国的家训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古代许多贤达之士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子孙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国,撰写了《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家训格言,历代广受尊崇,至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这些家风、家训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传承着许多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这丰富的文化宝库中,我择取了两则同你分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每个人从父母身体中的一枚小小胚芽长成独立于世的参天大树,其间接受了父母经年不断的精心呵护、培育和灌溉。父母舐犊之情虽不求回报,但人非鸟兽,岂无反哺之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女就要恪尽孝道。这条古训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要珍惜父母给予的身体,而且要听从父母的教育和劝告,明确人生目标和方向,积累知识和经验,修养道德和品行,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和阻碍,勇敢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做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成为父母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的骄傲,这样才能养父母身、安父母心,才是真正的孝。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老师教你们背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古训就告诉了我们如何修身、齐家。先说说“读与耕”吧!读就是知书达理,修身养性;耕就是勤于农事,丰衣足食。一个家庭(家族)要想代代传承、绵延不绝,家里的每一分子既要学谋生,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又要学做人,能分清是非、知道进退,经得起人生的大风大浪。你现在虽然还是小学生,也要做到“读与耕”,在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实践,要把所学所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能做眼高手低或纸上谈兵的人!

再说说“俭与勤”吧!居家过日子一定要节俭,衣食住行不要和别人攀比,一味追求高水平。注重节俭,一是缘于尊重他人的劳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自己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众多劳动者的辛劳和汗水,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恣意挥霍呢?注重节俭,二是缘于感受他人的困苦。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和食堂里的丢弃……就可以让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和近亿农村扶贫对象走出饥饿困境;拧紧一个水龙头,修好一个漏水的马桶,减少水资源的低效使用、跑冒滴漏等浪费……就可以缓解全国16个重度缺水的省区市、6个极度缺水省区的用水缺口。从小做起、从家开始的“节约习惯”,已不单关系到一个小家庭的日常开支,还牵动着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群体的生存平衡,看似小聪明,实则大智慧。注重节俭,三是缘于健全自己的人格。“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证明,节俭不仅是贫困潦倒时的“自助”,更是富足显赫时的“自律”,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免于懒惰,免于失德,从而避免“死于安乐”。有一个关于鲁迅的小故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节俭”的看法。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几十年,一个朋友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反省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玩具游戏唾手可得,这些物质追求是不是分散了你在学习、运动上的精力,助长了你拖拉懒散的毛病?勤和俭是一对好兄弟,须臾不能分离。只俭不勤,就会坐吃山空,好日子难以持久,所以我们不但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勤劳的品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后说说“让与忍”吧!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明礼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礼仪的内涵博大精深,大到纲常伦理,小到行为举止,都要守“礼”。侍奉父母应当孝顺,对待长辈要尊重恭敬,兄弟手足要团结友爱,同学朋友要融洽相处。礼仪的实质就是和,为人要谦和,家庭要和睦,社会要和谐。你慢慢长大了、独立了,不再是牙牙学语、不明道理的“蓬头稚子”了,也要学会用谦让和忍耐处理好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各种矛盾。对待失败与挫折,不要怨天尤人,要自信乐观,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待无法满足的欲望,要力戒贪婪、懒惰、无知和自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待他人的过错,要得饶人处且饶人,懂得宽容和谅解,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对待误解、非议和委屈,要记住“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不要让仇恨、烦恼扰乱你的生活。总之,能做到换位思考一下,“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你也就掌握了安家的“法门”了。

孩子,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来自于贫苦农家,他们没有你今天这样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却凭借勤劳、诚实、善良、坚韧的品格,克服重重困难,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城市白手起家、含辛茹苦,为我们的家庭、为你的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你在享受长辈护荫的同时,也用你的眼、你的心领悟长辈给你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用你的言行、你的成长回馈长辈对你无私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的关爱。

你曾经学过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期待你在这所学校中沐浴温情、强健体魄、增长才智、传承家风,将来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爱你的妈妈

2016年7月

感谢你的观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