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第三单元歌曲《大海啊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聆听张雨生的歌曲《大海》导入新课。在音乐声中出示大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有一首歌曲描述了对大海的无限依恋之情,每当唱起这首歌的时候,都会让我们产生对大海的无限赞美与热爱。今天让我们走进大海,去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电影 《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船长,一次带领“上海
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障......
2、聆听范唱,感受情绪:
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
(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3 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深入体验歌曲 :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1)旋律线 ,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节奏 ,
歌曲节奏较为舒展,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
二、影片及作者介绍:
电影 《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船长,一次带领“上海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障......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三、学唱歌曲:
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
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解决难点 (1)3/4 12 1· 76 | 53 3 - |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 4 11 65 | 5 - - |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表现歌曲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四、情感处理:
通过歌曲的分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 ,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
(要求: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
五、拓展:要求学生搜集演唱有关大海的音乐。
举例:德彪西《大海》、张雨生《大海》、张惠妹《听海》、韩红《那片海》、黄品源《海浪》......
五、小结:
以“爱”结束本节课:
《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曲家王立平创作于1983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首歌一直在传唱。还有人将它改编成器乐曲 不管哪个版本都非常优秀地演绎出了这首歌曲的深情。让我们用更加优美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吧!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