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流程
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质量。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实施者,为规范班主任工作,加强其操作性与监控性,学校特制订本校《班主任工作流程》。
一、 每天班主任工作流程
1.早读前
班主任提前到校,检查学生出勤、仪表,教室卫生、包干区卫生,保证在早读前完成清洁工作,督促学生按时上交各科作业。
2.课间操
每天到场,督促学生做好课间操,使本班学生入场快、动作标准,退场有秩序。如有学校行政讲话,回班后要深化强调。
3.上午放学前
及时处理上午发生的有关情况,跟班检查学生放学路队情况。
4.午休、广播时间
检查教室卫生,学生的出勤情况及仪容仪表;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在午休的情况,与学生谈心;指导学生听广播或午休。
5.眼保健操
配合任课教师,督促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6.自习课
安排学生自习,指定学生干部管理,保证教室安静、纪律好,学生认真自觉学习。
7.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年级组的活动,或组织本班自由活动,要注重活动的指向性、教育性、参与性和安全性。
8.下午放学前
今日事,今日毕。班主任小结一天的班级情况,提醒同学们扬长避短。
9.第二课堂活动
班主任配合德育处安排好参加活动的项目及学生人员安排,活动前做好学生的纪律教育和强调活动要求,每个项目安排学生干部负责。
10.课堂
上、下午各一次以上巡查本班学生上课情况。
二、每周班主任工作流程
星期一
1.升旗仪式检查学生衣着是否整齐符合要求,督促学生准时集队入场;若有本班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才艺展示等活动,要提前审核把关,保证质量。
2.阅读“学校周工作安排”,对本周工作心中有数,及早思考安排。
星期二
1.学校例会要求传达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干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安排学生。
2.做好每周一次的清洁校园活动。
星期三
1.选择性的召开班会课,内容要有教育性、针对性,形式要有创造性、趣味性,要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2.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学习情况等。
星期四
组织学生认真参与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好学校第二课堂活动。
星期五
1.召开班干部会议,共同分析本班学生在本周的表现,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
2.初步安排下周工作。
三、每月班主任工作流程
1.每月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班级工作重点。
2.分阶段每月召开部分学生会议,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
3.每月有顺序地调整学生座位,以保护学生视力。
4.结合学校文明礼仪活动要求,根据班级礼仪目标,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规范。
5.每月都有本班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
6.每月根据德育处的工作安排,出版一期主题鲜明的黑板报、手抄报。
四、学期初班主任工作流程
1.做好学生注册工作。
2.在开学前,要完成班级环境布置和卫生工作。
3.在正式上课前,要编排好学生座位以及集体活动的排队顺序。
4.在开学一周内,对本班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表现、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学习基础、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初步摸底,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制定班级计划,确定奋斗目标。
5.改选和培养班队干部,落实班级工作。
6.配合学籍管理员做好学生学籍档案,并按学校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7.建立学困生档案,制定帮教计划。
8.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
9.建立特长生和特殊学生档案,落实好相关工作。
10.开展好家访工作。
五、学期末班主任工作流程
1.考后做好班级质量分析。
2.评选各类先进学生。
3.填写好学生德育操行评价.学籍册、成绩册。
4.布置好假期活动,做好假期安全教育。
5.清点班级财产,与综合办、德育处、教科室做好相关交接工作。
6.整理各类学生档案,上交学校德育处存档。
7.班主任工作自查,做好班级工作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