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育部审定2018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发挥无限想象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发挥无限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文章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3.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学生想象大胆、充满童趣。以读代讲、随文识字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在读书、识字、写字过程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字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7个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理解“希望、形状、继续”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3
评价任务
1.通过默读、同桌互读、个别读等方式,随文认识“希、痒”等7个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理解“继续、形状”等词语。
2.多种形式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谈话导入 读写课题 活动一 1.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2.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己的疑问。 呢? 环节二 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活动一 1.学生默读课文,拿笔圈出文中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字,全班交流。 2.通过同桌互读,老师指读等方式检测词语。 3.检测学生能否把难读的段落读正确。 读准“痒痒、丁零”等10个词语的读音,正确规范书写“丁零”,注意结4.理解“丁零丁零”,指导书写生字“丁零”,构。 学生练写。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 整体感知 活动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我为什么想变成 一棵树? 交流原因,理解“希望”在课文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评价任务一)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词句“痒痒的、冒出词意。 来”,体会变成树的过程很有趣。 (完成目标一、二) 活动二 1.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内容,想想“我”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 理解“形状”。 (完成目标一、二) 2/3
(评价任务一、二) 借助插图理解词句。 (评价任务一、二)
活动三 1.默读课文,找出“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通过读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交流“狐狸、继续、肠”等左窄右宽的生字的书学写生字,注意间写方法,学生练写,展示交流评改。 架结构。 2.参考板书,了解“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评价任务一、二) 趣的事情。 (完成目标一、二) 板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为什么?贪玩
发生了什么?长满鸟窝
住进来 ······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