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53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疗效观察
邵廷国
(潍坊医学院附属寿光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方式急救治疗,研究组均联合予以胺碘酮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疗效,对于确保患者健康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依从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6.23.043
心律失常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以心律过快或者是过慢、心律不齐等为临床表现[1]。该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合并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而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属于一种较重的疾病类型,其以发作迅速为显著特征,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胺碘酮属于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逐步应用。我院积极开展研究,探讨分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已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同时排除并发脑出血、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急性脑梗死等严重疾病患者。征得患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9.5±8.7)岁;研究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7.8±8.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病程、合并慢性病以及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急诊治疗,其主要内容为采取针对性方式控制患者相关原发性疾病,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律检测等[3]。②研究组患者均在实施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进行治疗。具体使用方法为:先静脉推注含150 mg胺碘酮药液的生理盐水20 mL,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改为实施静脉滴注。第一个24 h后,维持滴注速度0.5 mg/min(或者720 mg/24 h)。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当参照患者的心率以及血的变化情况及时对用药剂量予以调整[4]。在实施上述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主要包括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3.053.02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研究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n(%)]
组别
n
心律失常
心功能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492917346(93.88)17248
41(83.67)
对照组492015
1435(71.43)
12
18
1930(61.22)
x28.616.19P
<0.05
<0.05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组别
n心动过缓
消化道反应低血压
静脉炎
不良反应总
发生研究组491(2.04)0(0.00)1(2.04)0(0.00)
2(4.08)对照组492(4.08)2(4.08)
2(4.08)3(6.12)9(18.37)
x25.02P
<0.05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由于快速型心律失常而导致的
并发症及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多数医学研究认为,对此类患者需予以抑制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物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在临床上的应用被广泛限制[5]。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胺碘酮作为一种临床新药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其在抗心律失常以及改善心功能方面的疗效显著,是治疗心律失常最佳药物。该药能够有效阻止患者心肌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有效抑制其钾离子发生外流,从而实现有效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以及有效不应期的作用疗效。由于该药具有有效阻滞钠离子通道以及钾离子通道和β受体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窦房结以及蒲肯野纤维自律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群殴窦房结以及旁路蒲肯野纤维传导速度[6-7]。所以,该药可以有效降低自律性,同时减缓传导速度,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可以产生明显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方式急救治疗,研究组均联
(下转第56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56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 年 8月 B 第 4 卷第 23 期Aug. B 2016 Vol. 4 No. 23
干、恶心、头晕及便秘)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睡眠障碍
情志抑郁
疲乏无力
胸闷胸痛
心悸
观察组
1.17±0.52a1.26±0.65a0.28±0.17a0.33±0.16a0.78±0.12a
(n=54)
对照组
2.18±0.692.14±0.582.41±0.821.89±0.631.49±0.56
(n=44)
注:组间比较,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口干、头晕各1例,对照组口干3例,恶心5例,头晕3例,便秘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70%(2/54),低于对照组的29.55%(13/44);随访1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2例,观察组复发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降低后期疾病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根据我院研究所得结果,分析其原因如下:中医学根据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各类症状,将其纳入于“心悸”、“胸痹”、“郁证”等范畴,认为疾病病因与劳累、情志相关,情志抑郁是主因素;疾病的病机在于脏腑虚损、气机不通,故治疗应遵从辩证施治原则,综合考量患者体质,但还需以平衡肾阴亏虚、解郁疏肝、宁心养血为主[3]。解郁宁心汤是由生龙骨、酸枣仁、川芎、茯神、白芍、香附等多味草药所制,其中白芍、甘草、川芎均可达到祛瘀活血之效,并可止痛散肿;首乌、枸杞子则能添精补肾;黄连、生龙骨、茯神及酸枣仁均可起到安神清心的功能;郁金配合柴胡可增强透邪和解、解郁疏肝的药理功效,以调衡机体[4]。据药理研究证实,解郁宁心汤可促血管扩张,减小血液浓稠度,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脑血流量,放缓心率,缓解组织代谢紊乱,从而可起到抗应激、抗疲劳及安神养血之功效;同时,亦可双向调节白细胞、中枢神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消除氧自由基,增加SOD,达到修复组织、促蛋白质产生目的[5]。通过诸药合用,可共奏平肝清心、宁心养血、解郁疏肝、安神理气的疗效,有效改善各类症状,稳定患者情绪。
综上所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应用解郁宁心汤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心悸、情志抑郁等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3 讨 论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多为内分泌、神经系统功能失衡而致心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是典型的身心病,症状诸多,偶尔出现似心绞痛的症状,但又并非器质性心脏病。在西药治疗中,患者服用低剂量镇静剂、神经调节剂后,症状虽有改善,但停服后疾病易复发,影响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服用解郁宁心汤,与对照组西药治疗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障碍、情志抑郁等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优,且不良反应率3.70%、复发率5.56%,均比对照组29.55%、27.2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解郁宁心汤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2] [3] [4] [5]
张成双.解郁宁心汤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4):25,27.
张立新.宁心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26例[J].河北中医,2013,35(2):209-210.
方光光.补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79-80.
张学红,石峻峰,邹丽英,等.宁心汤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失眠2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30-32.
张德才.宁心汤治疗更年期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90-91.
本文编辑:刘帅帅
(上接第53页)
合予以胺碘酮治疗。完成相应治疗后,研究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改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证明了实施该方式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这证明了实施该方式治疗的安全性。
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06):845,924.[4] [5] [6] [7]
赵丽萍.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06):1198.
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9-380.罗秋梅,徐日光.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09):1321-1322.
阿孜古力·托合提.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9):145.
参考文献
[1] [2] [3]
李 炜.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病人焦虑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0):904.
杨 斌.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31-32.
郭 晋,吴晓飞,许 超.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
本文编辑:刘帅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