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脱产工龄可以通过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连续工龄、工龄折算法等方法计算。凡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其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作工龄计算。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一、工龄是怎么认定的
工龄的认定如下:
(1)工龄的认定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
(2)同时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是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劳动局如何认定工龄
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工作的总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这些工作时间的证明一般在用人单位内有相关记录。
三、工龄工资每一年加多少
每个公司的制度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具体的看该单位的人事、财务安排。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这次调整工龄津贴标准的范围是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其工龄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调整为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际工龄计发。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属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际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
计算工龄的方法:(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