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及流程。处理方式包括调解委员会调解、公安机关调解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交通事故中,若无残疾,无需进行伤残鉴定,赔偿标准根据提供的证明材料计算。处理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责任认定、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有什么?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发生交通事故以后不是必须做伤残鉴定,如果伤情稳定以后交通事故并没有造成残疾,就没有必要做伤残鉴定。至于交通事故不做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这需要根据受害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计算,受害人不能为了多要赔偿金就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
。
二、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有什么?
(一)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二)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三)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向人民法院起诉。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如何解决?
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并达成赔偿协议,包括赔偿金额、责任认定等。其次,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可以向交通管理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申请调解,由调解员协助双方达成和解。再次,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最后,如果以上方式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诉讼解决。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结语
交通事故赔偿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中,交通部门会进行现场勘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组织赔偿调解,若调解不成则向法院起诉。解决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方式多样,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当事人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邻省、市(地)、县交界的国、省、县道上,以及辖区内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及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的提示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