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包括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在特殊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获得赔偿金。如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权。
法律分析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合同。但是,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成为不可能、没必要以及会招致一方或双方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时,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不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也无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约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决定,而必须是双方的行为,其解除的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出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二、公司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此看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双倍支付赔偿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要是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符合法律中的规定,同时也不满足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情形,那么就存在违法解除的情况,自然公司要对劳动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作为劳动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也要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权,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劳动诉讼。
结语
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在特定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司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合同,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金。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来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