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盗火》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语言准确,结构清楚,在课文中,还非常注意人物的个性描写,特别是其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他的机智、勇敢、坚强、极富同情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谈谈在执教本课之后的一些感想。
一、揭题导入,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既蕴藏着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可能消失的可变心理。只有维持学生的这种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深入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求知,形成积极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揭题后,我进行了质疑:“普罗米修斯盗火。其中的‘盗’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都说是“偷”“窃”,我又问:“既然是‘偷’,那么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做了一件坏事呀?这样说来,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品德恶劣的神?”学生都不同意我的说法,纷纷为普罗米修斯开脱罪名,但因为没有学完课文,他们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为普罗米修斯洗刷罪名,而这样的效果正是我想要的。我想以此设制悬念,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需要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的!于是,学生马上拿起课本,开始认真研读课文,从整体上去把握人物的特点,了解文章的主旋律!
二、自主感悟与巧妙设练相结合。
自主是学习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在强调学生自主感悟的同时也需加强双基的训练。因为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等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滚雪球” 式的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同时我穿插安排了几次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个词,一个是“决心”,一个是“决定”,课文后也有这两个词进行比较的练习,在教学中我就这样进行处理:“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与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一句中的“决心”说明了什么呢?学生通过读文感悟到这个“决心”不仅说明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宙斯严厉惩罚的勇气。而当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后,文章说宙斯决定狠很惩罚他,“决定”一词说明对于主神宙斯来说:惩罚普罗米修斯只是一个“决定”就行了!深入对人物的认识!又如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通过这一段的联想,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句“人类的文明迈进了一大步。”的理解。另外,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对文章空白处——人类用火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的训练,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伟大,也更好地去理解了课文,体会了情感,使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有效,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再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过程时,我范读了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一段,然后,我问:“你们知不知道老师在读‘躲’‘悄悄地’‘偷取’这些字眼时为什么是轻轻地?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样来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新的感悟。”学生轻声读完之后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普罗米修斯是去盗火不是去拿火,所以要低声读。这样更能体现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有的学生说:“普罗米修斯很聪明,做事应该非常小心。”还有的学生说:“这样读说明盗火不容易,体现了普罗米修斯的小心翼翼。”这样学生就自主地在朗读训练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机智的特点,从而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刻把握。以上都是我为了实践自主感悟与巧妙设练相结合所做的努力。
三、通过媒体优化情境,帮助学生探究文本意境。
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后,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学习文本。文本是语言符号的堆积,如果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是无法体会出文本中的意境的。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在《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课件中我安排了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驶过的画面、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画面,也包括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解救普罗米修斯的画面。这些画面真实可感,给学生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坚强无畏。这样有效、适时地使用媒体,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四、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的问题全部不剩的解决,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课外阅读:同学们,要想更多地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及赫剌克勒斯的情况,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希腊神话故事》《罗马神话故事》,它将会使你明白宙斯为何不肯给人类火种?最后宙斯又是如何甘心让赫剌克勒斯将普罗米修斯救走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