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妈妈的爱》是一首儿童诗,诗中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母子之间的生活片段,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文中列举的妈妈热天为孩子扇扇子,雨天为孩子打伞这些生活细节几乎发生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身上,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细细的去品味,正因为这些司空见贯的事,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反而容易忽略它。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各体验。因此教学本节课我采用以下策略:1、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真实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彼此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借助典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诗中难理解的句子,用真实的体会感悟诗歌的内涵。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学生的现状分析本节课我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了解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3、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增强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意识,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感谢受妈妈的爱,用真实的体会感悟诗歌的内涵。
探索的课题: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积累中丰富,在表达中实现情感共融。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用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入新课,会唱的学生可以跟着唱。
(创设爱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期盼走进文本,去感受其中的温馨与纯真)
(二)、朗读课文,体味母爱
1、我首先给学生出示学习小建议,让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自学诗歌的前两个小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文感悟。然后交流,再朗读品味。
(我想语文课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我这样做就是让学生既知道要学什么,还知道怎么去学。)
2、接着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妈妈关心、疼爱你的事
(让学生在记忆的长河里寻找妈妈的爱,体味母爱的无私。)
3、教师领学诗歌的第三小节,结合典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是冬天的火,从不熄灭,妈妈的爱是纯净的河,长流不息。”便学生知道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永远的。那么如何回报妈妈呢?我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同时屏幕上出现从年轻到年老不同年龄段的妈妈形象,加上老师的解说。引导学生表达如何回报妈妈。等妈妈老了,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让学生触景生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感恩之心砰然心动,促便学生再次表达。)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