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语言的魅力》讲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盲老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写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盲老人得到的钱多极了。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的:
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构想:
教学伊始,教师利用"魅力"一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抓住课文中的"不变"因素,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并在老师独具感情魅力的语言影响下,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自主阅读,积极思考,拓展想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
教师: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学生:认真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
(教师可以让曾经出过错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 (很吸引人)
这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要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书的美丽,大自然的魅力,网络的美丽,电视的魅力……)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难道一句话也会有它迷人的魅力吗 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
出示小黑板:
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良辰美景 绅士 嬉戏
(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意见: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3名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
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
(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
2,既然还是在这条繁华的巴黎街上,还是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
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学生齐读
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
指学生有感情的读
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
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飞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会(引读)——对他产生同情之心
板书:产生同情
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拓展延伸
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
(出示图片):
1,不要踩草坪!
2,浪费水罚款!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四,课下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
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可是…… 产生同情 得到的钱多极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