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2023-12-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教学反馈】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