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北京的春节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导学重点:引领学生随着坐着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导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导前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古今文人苗雪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导学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二、我知道:课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写到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疑惑
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出示探究内容:
(1)默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内容,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
时间
风 俗 习 惯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并完成上表。。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了解北京春节的特点,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语句进行感情朗读。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点拨,并和全班同学深入探究
三、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课外作业: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我会写 我能写得又工整又漂亮。
fěi cuì guàng jiē áo zhōu biān pào
( ) ( ) ( ) ( )
zá bàn chū xún là bā suàn
( ) ( ) ( )
2.我会比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傲( )栗( )醋( ) 拌( )
熬( )粟( )错( ) 绊( )
3.课内阅读
回顾课文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叮叮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啊。
1. 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写下来,体会这样写得好处。
意思相近的词:
这样写得好处:
2. 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从哪句话中能看出来?读这句话时应体现什么样的情感?
3. 短文中哪句话能概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二、主题丛书阅读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第二组《走进民俗村》第一部分《欢乐节日》,阅读要求:
1、在这一部分中,你又了解了哪些节日风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节日?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举例说说。
2、你印象最深的的句子有哪些,说说自己印象深的原因。3、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看谁积累得多。
课后作业:
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年前 忙碌
过年 热闹 喜庆、欢乐
年后 平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