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环境

  2、课前预习:了解钱学森为科学作出的伟大贡献。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自读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默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钱学森》一文,去了解钱学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自学提示:

  1、二十多年的回国路,钱学森踏出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让人读来感慨万千。从文中找出钱学森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了你,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句话,细细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2、想一想:怎样读好钱学森的话?自由练读。

  三、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习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1、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学生自由说。)

  (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板书:抵挡物质诱惑)

  (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仅…而且…     是…不是…     如果…就…

  (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2、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2)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3)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黑暗 走向 光明 ,也会从   走向   ……

  5)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

  3、同时出示两段话,教师小结。学生齐声朗读两段话。

  4、学习第五小节。

  (1)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

  (2)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就更清楚了。(学生自由阅读补充材料。)

  (3)读后交流感受。

  5、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这他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四、巩固自学成果。

  1、说得多好啊!“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出示钱学森归国画面,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

  五、课后延伸。

  课文只向我们介绍了钱学森的一个方面,钱学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六、作业:

  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生来就有的,(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板书设计:

  抵挡物质诱惑

  殷殷赤子情

  19、钱学森   不嫌祖国贫穷    

  拳拳爱国心

  冲破百般阻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