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141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