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一) 赏析第二层:仔细朗读(6—7段)

  1. 假设是你,你打算怎样来证明“要敬业”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

  2. 本文作者梁启超先生又是怎样证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据?

  (1) 朱子的话;

  (2) 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

  (3) 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4) 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

  (5) 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话。

  3. 思考:这些依据有什么特点?可以大致分成几类?

  明确:

  第一类(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类(2)(3)(4)都是实际的事例。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明白论据的两种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二) 再次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证明这一论点的?

  明确:

  (1) 什么是“敬” ----主一无适便是敬

  ↓↓

  (2) 为什么要“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3) 怎样“敬”----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三) 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假如把“学业”当成是你的“业”,那么,学习了本节课后,你认为该怎样“敬业”?

  (学生讨论)

  (四) 课时小结

  1. 本节课时着重研讨作者论证“敬业”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明白议论文论据的两种基本类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