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需先到劳动部门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享受工伤待遇包括医药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伙食补助等。1-10级伤残可获得伤残津贴、一次性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法律分析
工伤不属于110报警的管辖范围,首先应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
拓展延伸
工伤事故报警流程及注意事项
工伤事故报警是确保受伤员工权益的重要步骤。首先,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说明工伤事故的发生,并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伤情描述。警方将派遣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并协助处理紧急情况。同时,及时通知雇主和相关部门,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和受伤员工的身份资料。在报警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配合警方的指示和调查。此外,记下警方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雇主、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的沟通,确保受伤员工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赔偿。最后,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措施,以确保受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
工伤事故报警是确保受伤员工权益的重要步骤。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说明事故并提供准确信息。同时通知雇主和相关部门,提供详细资料。报警时要冷静配合警方调查。与雇主、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保持沟通,确保受伤员工获得医疗救治和赔偿。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维护受伤员工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