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法律效应及补写借条的有效性:借条需具备法律效应,当事人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表达意图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条件。补写借条时需写明出借人与借款人全名、还款期限及利率。民间借款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法律分析
一、借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1、借条具有法律效应,但是签订借条的当事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签订借条的行为应当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签订借条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补写的借条有没有效
为避免补写的借条无效,补写借条时宜将下列内容写入借条中:
1、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2、借款时约定的还款期限
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3、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结语
签订借条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行为,但需要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真实表达意思,同时不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补写借条时,应写清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全名,约定还款期限和利率。在实践中,明确债权债务人身份和约定利息有助于维护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