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自我认知报告

大学生自我认知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经过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同样也是一个学期对哲学的学习。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哲学的,尤其是对老师上课所讲的不管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老师的感悟还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小题目,尤其是那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每次上马哲课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接触到了人文地理物理等等原理下的种种感悟。

  马哲这门课对自己的素质提升不是单一的,上了这么久的马哲课,对自己的思想道德,思维,心理调适能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我先说说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改变,特别是在学习完唯物论辩证法部分后,使我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看法。比如说原来我会一味的认为好的事物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好的,坏的事物永远都是坏的,会有比较偏激的想法。但是通过学习后,我开始静下来思考更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坏的事物不一定是坏的,好的事也不一定是好的。这使我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更加豁达。

  通过学吉他这一件事情我开始思考“量”与“质”的关系。这学期我决定抽出课余时间去学习吉他,我羡慕有些人可以弹得很好,并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我一开始学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左手指尖开始磨出了茧子,有时候按和弦真的非常的酸疼,并且成效不明显,我已经开始不想坚持,但联想到马哲课学习的量变才能质变,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达成他们精湛的技艺,才能有机会表演。这让我在做事情时更容易沉下心来学习与付出劳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学习这一点之后可以联系到我们“学习”与“应用”中,我们在上服装工艺课实习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经过了大一一年,我们学习了服装书面上课本上的许多知识,但没有经过练习,当面临做出一件成衣时,我们都束手无策。所以在服装工艺课基础实习时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学习了细节以及如何实现一件服装的造型,达到了时间的作用。当然,对这些服装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很好的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一切事物又能追溯回哲学原理上来。

  有时候会疑惑一个问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其实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现在明白了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既要“对立统一观”也要“系统观”。当我们穷究事物的二个元素间的终极因果关系的.时候,需要“对立统一观”,需要把握事物全局的时候,需要“系统观”。我们既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次的学生会换届大会我想到了这一点,包括很多事物也遵循这个原理。追溯到历史潮流中,所以之前会伤感会伤心,现在我就可以说服自己,一切事物的结束和继续只是因为更替,因为在进步。 最近我们在准备演讲比赛关于理想职业。我们现在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但是却有着不同的理想与抱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现在经常反思自己,同时也懂得了很多,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自己不会那么极端,懂得每件事都不一定是自己想的那样,懂得宽容别人,善待自己;当自己不开心时,懂得去调试,去释放,解压,不会再在心里积压着;学习方面,尽量多看书,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克制自己。虽然现在还在努力中,但是我相信,我会有达到自己目标的那一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