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020-12-2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心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全诗共4小节。一小节讲“我高兴的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二、三小节讲述了“我”送蝈蝈的用意:在我上学的时候让它替“我”给婆婆唱歌,充分展示儿童的美好心灵。第四小节讲蝈蝈的清脆动听,余音“咯咯”,寓有深意。诗文主题鲜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显明快,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知道尊敬老人帮助残疾人。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朗读磁带、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全国助残日)这一天,各地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的关心残疾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失明老人的事。

  齐读课题

  二、解题

  盲婆婆:是位瞎了眼睛的老年妇女。蝈蝈是一种绿色的虫儿,能发出清脆的叫声。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学生质疑

  2、自读课文自己找答案。

  三、自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 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2) 指明认读生字,组词,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这个字。

  (3) 分析字形。

  四、学生对生字进行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

  2、2、指明读

  3、3、读词语(利用多媒体出示依次词语,生认读)

  二、 感受盲人的生活

  1、请学生两次拿橡皮。第一次睁着眼睛,第二次闭上眼睛。

  2、谈自己两次拿橡皮有什么不同,有和感受。

  师:是呀,如果眼睛看不到了,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方便。那你想到过那些盲人吗?他们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蓝天白云,看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生活因黑暗变得孤独寂寞,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关于盲婆婆的诗歌。

  三、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情?

  四、 精读训练

  (一)多媒体展示蝈蝈,请学生观察。

  师:小朋友都说蝈蝈可爱,课文里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它,可他却把蝈蝈送给了盲婆婆,那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你读读第一小节。

  1、指导读第一段。

  2、通过乐呵呵、喜滋滋读出喜悦的心情

  3、小朋友把蝈蝈送给了婆婆为什么还那么高兴?(说明他很有爱心)

  4、指名读---评价-----再读

  (二)指导学习第三小节

  1、师:小朋友送蝈蝈给婆婆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读这一段(多媒体出示次段)

  2、蝈蝈会唱歌吗?为什么说它会唱歌?(因为叫声好听,像唱歌)

  3、“替”什么意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小朋友常去看婆婆给她唱歌聊天,帮她消除寂寞)

  4、谁来做这个有爱心的孩子读读这一段?指导读此段。

  (三)指导学习第四小节

  1、“瞧,婆婆手捧蝈蝈听的多入神啊,她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引导学生读出婆婆欢乐的心情

  3、歌声除了把婆婆带到田野还会把她带到那里呢?(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用“歌声会…..歌声会……”说话,(学生也可自由发挥想象来说,图只是给学生一些提示)

  (四)学习第四小节

  “你们说的真棒,看来这只蝈蝈可真不简单,给婆婆带来这么多换了,咱门再听听他又说什么了?”

  1、指明读这一小节

  2、指导读好最后一行的3个“咯咯”,要由重到轻,读出余音未尽的样子,好像要把这个故事记在心中。

  五、各种方式练读

  1、请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动画片,请学生为动画片配音

  3、配乐朗诵

  五、 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盲婆婆的邻居或者你遇到残疾人你会怎么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