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器

计算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设计者:德胜小学李一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比赛激情

  1、出示一组计算题, 师生同时进行计算比赛。(教师用,学生用笔算。)

  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

  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

  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3、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等。)

  4、尝试用计算:

  (1)挑选比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二、释疑、操作

  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释疑,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

  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

  (明确这些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

  4、巩固的使用方法:

  (1)    计算前面比赛中的另外三道题。(教师巡视需要帮助的学生)

  (2)    师生第二次竞赛:(选用练一练第1题中的部分习题再补充几道。)

  第一组:4187+5492    10825-9418   1.25×8

  289×108     600÷20      40584÷456

  第二组: 1036-897+218-164           1350÷15×2100 

  21.28÷7.6×0÷21.7          20-3.816+0.903-7.05

  (3)反馈结果,交流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象1.25×8,600÷20,21.28÷7.6×0÷21.7 不需要用,口算就行了。)

  (4)进一步明确要用于复杂的计算,才能显得方便的道理。

  三、简单应用

  1.            解决实际问题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

  (1)    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学生用计算并汇报结果)

  (2)    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    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如果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

  2.            用探索规律

  (1)    用计算下列各题:

  41×6

  441×6

  4441×6

  44441×6

  (2)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

  (3)    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

  4444441×6

  44444441×6

  (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5)    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6)    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增加内容。虽然在教材中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但对于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我首先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的方法,在尝试用计算中,重点解决运用进行混合运算的按键顺序。

  其次,采用师生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互相释疑、教师补充这样的学习方式来进一步学习、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唤起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从而掌握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

  第三,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和用探索规律这两个环节,借助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的优越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