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伪造国家证件量刑标准

伪造国家证件量刑标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证件罪,是《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确定的其中一个罪名。

所谓伪造,是指非法制造虚假的证件。所谓变造,是指在真实的证件上采用涂改、擦消、揭换、拼接等方法予以加工、改造。买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向他人有偿提供证件。实践中,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一些犯罪分子收集、购买后再转卖;一些人将属于自己或本公司、企业的国家机关证件非法买卖等等。本罪行为人买卖的出入境证件必须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发的真实的证件。至于买卖的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虽然刑法条文显示本罪为行为犯,既只要实施了该行为便构成犯罪,不受数量等其他情节的限制,而且相关司法解释也没有专门针对本罪规定具体的追诉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证件三本以上的,才构成犯罪;十五本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其中,行为人伪造或者变造国家机关证书后又进行买卖的,根据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证书数量不应累积计算,但可以作为从重量刑情节考虑。如果行为人既有伪造或者变国家机关证书的行为,又有买卖他人伪造、变造证书的行为的,证书的数量就应当累积计算。

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对上述的司法惯例予以了肯定,该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达到第一款规定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名所涉及的国家机关证件包括《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商标注册证》、《营业执照》、《计划生育证明》和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临时性机构的证件;林木和陆生野生动物狩猎证、特许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明、森林、林木、林地权属证书以及由国家机关批准的其他关于林业和陆生野生动物证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