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处理医院医疗事故的最佳方法以及医疗事故的注意事项和争议处理期限。医疗事故的解决方式包括沟通、调查、调解、鉴定和起诉。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应注意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和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期限为两个月,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处理医院医疗事故的最佳方法如下:
1. 在医护人员与患者或家属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和解答工作;
2. 如果解释未能解决问题,应立即向医务部汇报;
3. 医务部收到上报后,应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和沟通,并组织调解;
4. 如果无法调解,医务部应向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报告,并请求其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5. 如果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二、医疗事故的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的注意事项有:
1.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有这种情况,按照诉讼阻却行政处理的原则,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影响医疗事故赔偿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因素,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会有列出。
3.在诉讼过程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院方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诊疗护理常规,如果不能证明,则责任在院方。
三、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期限是多久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期限一般是两个月,但是法律没有对医疗事故处理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应当在医疗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纠纷是指患者或其亲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从而向医疗机构提出的一种民事纠纷。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患者或其亲属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
2. 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后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进行处理的书面答复;
3. 如果医疗机构同意进行处理,那么双方应当书面约定处理时间、地点和方式,并确定一名处理人员;
4. 医疗机构应当在处理时间、地点和方式确定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并书面答复患者或其亲属;
5. 如果医疗机构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或者处理结果不满意,患者或其亲属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医疗机构的及时处理、书面申请和答复、处理时间的确定以及处理结果的书面答复。这些步骤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监管。
结语
医疗事故处理的最佳方法是在医护人员与患者或家属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和解答工作,如果解释未能解决问题,应立即向医务部汇报。医务部收到上报后,应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和沟通,并组织调解。如果无法调解,医务部应向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报告,并请求其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如果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事故的注意事项有: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有这种情况,按照诉讼阻却行政处理的原则,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影响医疗事故赔偿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在诉讼过程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期限一般是两个月,但是法律没有对医疗事故处理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应当在医疗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