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不需要公证,协议离婚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诉讼离婚由法院判决财产分割,无需公证。但如果离婚证未办理,双方达成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且希望确保分割生效,可办理离婚财产公证。公证需要身份证明、财产分割协议和其他证据,申请可前往当地公证处办理。
法律分析
一、夫妻的财产分割要公证吗
夫妻离婚房产分割不需要公证,离婚财产公证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达成协议,到公证处办理离婚财产公证。协议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无需办理财产公证。诉讼离婚的,法院对夫妻财产分割进行判决的,在判决书生效时,离婚财产分割生效,因此,诉讼离婚也不需要离婚财产公证。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时候离婚证未办理下来,双方又达成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一方想要确定离婚财产分割,以防对方变卦的,此时就需要办理离婚财产公证。具体来说,离婚财产公证包括两种情况:对夫妻财产的公证、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公证。
二、需要办理离婚财产公证的情况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对夫妻财产如何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是在双方签字时生效的,因此,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生效前,如何办理离婚财产公证成为保证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生效的关键。为了解决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如何公证的问题,必须了解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公证需要的材料、手续、流程等。
1、离婚财产公证如何办理,需要什么材料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2)财产分割协议文本;
(3)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据。
2、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如何公证,去哪里办理
首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然后,需要双方拿着前面的材料去当地的公证处申请公证。
离婚时,夫妻的财产分割是并不需要到公证处公证的。如果是协议离婚,那么对于离婚的财产分割协议书会在拿到离婚证的时候就自动生效的,不需要公证的。但是如果是诉讼离婚,是由法院去判决夫妻双方分割的财产,因此也是不需要公证的。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离婚的财产分割并不需要公证。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协议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无需公证;诉讼离婚时,法院判决的财产分割也不需要公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为了确保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性,双方可以选择办理离婚财产公证。具体办理流程包括准备身份证明、财产分割协议文本等材料,并前往当地公证处申请。请注意,公证并非必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条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六条 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