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当得利不返还能否承担刑事责任

不当得利不返还能否承担刑事责任

2022-05-0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不当得利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将构成侵占罪,承担刑事责任。

一、拾得失物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有哪些

拾得失物和不当得利的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拾取行为的法律性质属于物权问题,拾取行为形成的返还原物的诉讼为返还诉讼。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是债权债务,是债务发生的依据之一,诉讼是不当得利的诉讼;

2、确定责任的要求不同。根据有关法律的解释,拾取行为的民事责任,拾取物丢失、损坏,拾取人无意,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不当得利人的民事责任则以其主观上还是恶意的;

3、申请报酬的权利不同。在拾取行为中,拾取将拾得的物品返还失主时,有权要求报酬。不当得利中,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无权要求报酬。

二、不当得利之债处理方法是什么

不当得利之债处理方法: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被确认为是因为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比如卖货时多收货款,捡丢失的物据为己有等。在不当得利债务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损人为债权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债权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三、退款了又收到货需要退回吗

退款了又收到货需要退回。退款了又收到货买家确定不再需要此货物的应当及时联系卖家协商退货处理,私自扣留属于不当得利。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如果数额较大,卖家可能追究法律责任。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别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不当得利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