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撤销权的发生可以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一方或第三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背离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三是一方或第三方通过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四是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该规定,受胁迫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行为。
法律分析
撤销权发生的原因有: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一方或者第三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拓展延伸
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及相关解释
撤销权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合同或行为存在某些缺陷或违法情况时,一方可以要求撤销合同或行为的权利。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包括:1.合同存在重大误导或欺诈行为;2.合同缔约方在签订合同时受到威胁或胁迫;3.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4.合同因重大错误、不可能履行或不合理的条款而失去公平性。相关解释包括:撤销权的行使应符合法定时限和程序,受损害方应及时行使权利;撤销权的行使可以通过书面通知、诉讼等方式进行;撤销权的行使应考虑对他方的合理权益保护,遵循公平原则。总之,撤销权是一种法律保护机制,可以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撤销权,当合同或行为存在重大误导、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等情况时,受损害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权的行使应遵循法定时限和程序,并考虑对他方的合理权益保护,维护公平原则。撤销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保护机制,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