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金额200万元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只有判处缓刑,不会收监。综上所述,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十年以上刑罚,从犯则可能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适用于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收监的概率较大,除非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1、诈骗金额20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只有判处缓刑,不会收监。
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综上所述,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应在十年以上判处刑罚,从犯即使减轻处罚也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而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因此收监的概率比较大,除非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大规模团伙犯罪判缓刑:法律界的争议与观点
大规模团伙犯罪判缓刑一直是法律界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支持者认为对于涉及数百万成员的团伙,判缓刑能够减轻监狱系统的负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此外,他们主张判缓刑能够鼓励犯罪分子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然而,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罪犯逃避应有的惩罚,对受害者和社会公正构成威胁。他们主张应该依法严惩犯罪分子,确保公正和社会安全。综上所述,大规模团伙犯罪判缓刑的合法性与实施方式仍然需要法律界深入讨论和权衡。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涉及数百万元的巨额诈骗犯罪,按照法律规定,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即使是从犯,也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缓刑适用对象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收监的概率较大,除非免除处罚。大规模团伙犯罪判缓刑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其合法性与实施方式,需要法律界进一步讨论和权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