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失职执行判决、裁定罪如何构成?

失职执行判决、裁定罪如何构成?

2021-01-1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当事人或其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构成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该罪行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主观要件为过失,客体要件为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人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导致重大损失。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分析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由如下要件构成的:

1、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主体要件为司法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由过失构成;

3、客体要件是人民法院正常的执行活动;

4、客观要件由行为人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由下列要件构成:1、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2、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3、犯罪客体是人民法院正常的执行活动;4、客观方面由行为人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司法工作人员作为犯罪主体,过失构成主观要件,人民法院正常执行活动作为客体要件,以及行为人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当事人或其他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客观要件。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这一条款为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四十五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