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时,需按法定程序清理财产和债务关系,消灭公司法人资格。除合并或分立外,其他解散原因需经清算程序。根据《公司法》183条,解散公司需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包括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决议、被吊销执照或司法解散。
法律分析
公司解散时,为终结现存的财产和其他法律关系,依照法定程序,对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和分配,了结其债权债务关系,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起的解散,须经过清算程序。根据《公司法》183条规定,公司因下列情形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股东请求而被司法解散。
拓展延伸
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和步骤
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和步骤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司或组织进行清算的程序和步骤。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清算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召开清算组织会议,选举清算组织负责人;2.编制清算方案,包括资产清查、债权债务处理等;3.公告债权人,接受债权债务申报;4.履行清算义务,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5.办理清算结案手续,进行注销。在执行清算程序时,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清算工作的公正、透明和合法性。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和步骤对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企业的合法退出提供了法律依据。
结语
公司解散时,根据法定程序,对财产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和分配,以消除公司法人资格。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解散情形下需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程序。清算程序包括召开会议、编制方案、公告债权人、清偿债务、分配财产和办理结案手续等步骤。执行清算程序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公正、透明和合法。清算程序的法律规定和步骤对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也为企业合法退出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零五条 公司在清算期间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三条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一十四条 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