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选择——基于广东省属国企支持乡村发展的思考吴昌泽【内容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举国上下的共同任务。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是其应有之义务。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18年7月,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72万亿元,净资产超过60万亿元①,巨大的资产存量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厚实基础。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广东省属国有企业支持乡村发展的经验,思考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有效实践路径,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关键词】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前言区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6529,分别是山东(0.4545)、江苏(0.3468)、浙江(0.2834)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均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持续出台政策,释放改革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完整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明显差距。2016年,广东地的1.4倍、1.9倍、2.3倍。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省属国有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精神,在省国资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推动全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新时代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扶持方式,进行有益探索,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一、广东省属国企支持乡村发展的具体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属国有企业加大对省内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深入基层,服务底层,助力乡村发展。具体实践主要包括党建帮扶、资本支持、产业带动、公共服务等形式。[作者简介] 吴昌泽(1981-),广东雷州人,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70August 2019 / 广东经济(一)党建帮扶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粤发〔2016〕13号)的总体要求,广东省属国企迅速行动,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抓细抓实。以定点帮扶、对口帮扶为突破口,加强对驻点农村党建工作的引导。1.高标准选拔驻村党员干部。驻村帮扶是一项特殊任务,对外派驻村人员也是较大考验。省属国企对驻村党员干部的要求非常高,按照严格的选拔程序,层层筛选,做到选派下去的党员干部都是精兵强将,确保驻村党员干部既能全面贯彻落实省属国企的党建帮扶精神,又能高效履行扶贫工作职责,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言传身教,为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榜样。2.注重宣传国企党建成就。把省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传播到农村,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水平,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养,将驻点农村作为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作风的有效阵地,从政治思想上促进贫穷落后农村重视和加强党建工作,并将党建工作和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有机结合,实现脱贫致富。以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2016年,该公司在内部以公开选拔方式遴选扶贫开发驻村干部,包括驻村工作队队长(兼帮扶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要求候选人必须为中共党员。此外,驻村工作队队长还须满足思想政治、年龄、综合能力、职级、身体等方面的高标准条件。被选人员下派到粤北山区进行为期三年驻村工作,把党建帮扶贯穿至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以党建帮扶指引经济扶贫和培养锻炼党员干部,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二)资本支持针对全省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不优化的问题,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资本运营为抓手,积极服务于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大局,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1.负责管理和运作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2017年,省政府设立全国首只农业基金——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总规模400亿元,由恒健控股公司管理和运作。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恒健控股公司充分发挥人才队伍、资本运营经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与新希望集团、温氏集团等农业领域龙头企业合作,以“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运作,母基金按照一定出资比例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子基金,由子基金投资农业项目,达到放大政府资金效用的目的。围绕农业基金建立资金池,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农业基金规模已达100亿元,首期到位资金30亿元,已投资多个农业项目,涵盖农业多个细分领域。后续将扩大投资规模,使农业基金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2.积极争取省农业厅、省国资委等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在农业投资项目的遴选入库方面,恒健控股公司通过省农业厅的协调,广泛动员地方农业局予以配合,为农业项目选择、调研、入库提供帮助;利用农业管理部门专业性,对行业分析、政策研究和项目资源进行把关,确保农业基金投资的有效性并降低风险。在与国资系统内企业合作、与政府其他部门沟通方面,通过省国资委的指导,促进资源整合利用,加快了工作进度,使基金投资及时落地。(三)产业带动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的发展,乡村发展就失去了依托,乡村经济也难以搞活。广东省属国企规模大、经营范围广,具备支持乡村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省属国企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广东经济/ August 2019
71ACADEMIC学术
1.带动生态农业发展。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将种桑养蚕技术与英德市浛洸镇以及广东边远山区蚕桑资源相结合,扩大产业开发利用,搭建贸工农全产业链运营平台,指导村民种桑养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带领农民致富,以生态农业打造美丽乡村。2.带动海洋产业发展。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顺应全国盐业改革趋势,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契机,加大雷州半岛海盐盐场技术改造。2017年6月,该集团与以色列IDE公司签署协议,拟投资10亿元,引进IDE公司海水淡化制盐技术,在雷州半岛盐场规模化生产高品质海盐。通过技术创新,使老盐场焕发新活力。同时,利用盐场规模化生产后集约下来的3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海洋产业集群和建设特色小镇,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3.带动环保产业发展。省广业集团有限公司努力发挥环保领域国有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实现广东省《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为己任,面对农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严重问题,积极投身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6年4月,广业集团与梅州市达成合作意向,在该市丰顺县承建了梅溪村、拾荷村等4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目前,该集团在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设施达60多座,平均年处理污水约5.5亿吨,COD削减量5.8万吨,氨氮削减量4500吨②。“广业模式”的成功,为农村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也为省属国企参与广东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新路径。4.带动农村电商发展。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把“互联网+”带到农村,在其扶贫的大埔县枫朗镇四联村注册成立“四联货栈”电商平台,大力推广电子商务,村里各种稻米、72August 2019 / 广东经济水果、蔬菜、茶叶、山货等农副产品依托电商平台,实现与外部市场连接,把乡村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也通过电商平台,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行业变化,适时调控生产。“四联货栈”于2017年10月开始试运营后,线上销售农产品150多种,当年实现收益4万多元,2018年销售收益预计突破10万元③。农村电商不仅畅通了农产品销路,也创新了乡村商业模式,更是打通了农民致富之路。(四)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乡村公共服务比较落后,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服务之间的矛盾,严重约束着乡村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配套服务的完善、清洁能源的充分供给,是乡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些领域,省属国有企业正在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例如,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构建和谐交通 延伸美好生活”为愿景,在高速公路营运和建设、汽车运输和现代物流等方面,加大投资,优化服务,逐步缩短城乡之间距离;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增加绿色能源供给为追求,利用农村丰富的风能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加大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不断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二、“广东经验”对国有企业选择乡村振兴路径的启示广东省属国有企业支持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使我们得到不少收获,对国有企业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选择实践路径,提供了以下启示:(一)党的领导是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顶层规划的思想结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施,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新时期落实党领导一切工作的迫切要求。国有企业支持乡村振兴与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将党的领导置于国有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首要位置,是获得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支持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夯实基层群众基础,统筹兼顾国有企业投资利益和乡村振兴目标,使国有企业在投身于乡村振兴大潮中得到发展,也使乡村在国有企业的扶持下获得全面振兴。(二)经济振兴是重点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经济振兴。经济发展了,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经济振兴不仅要农业高质量发展,也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实体企业发力,也需要金融企业支持,最终是通过产业项目来实现。国有企业分布于众多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强,应以支持乡村经济建设为重点,聚焦三农领域,打造乡村经济新增长极;以三农项目带动三农产业发展,聚集上下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让产业兴旺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支撑;以国企的强项补上乡村的短板,把国企在城市投资、管理的先进做法推广到乡村经济发展中,促进城乡经济同步增长。(三)工作创新是关键从广东省属国有企业支持乡村发展的过程来看,工作创新是关键因素。国有企业支持乡村振兴,应注重工作实效,要找到乡村需求与企业自身能力的匹配点。不同乡村所处的发展阶段、整体水平、自然条件、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大相径庭,每个村都具有独特性,要使国有企业的支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正能量,务必研究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创新,包括政治工作方式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创新、资本运作方式创新、产业合作方式创新等,提高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针对性、有效性。(四)人才下乡是必要人才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 乡村之所以落后,专业人才缺乏是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鼓励专业人才下乡,通过人才下乡把党建工作、经济振兴和创新创业串联起来,形成叠加效应。政府应当对下乡专业人才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补助,在职称申报、求学进修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政府可将国企现行的党员干部驻村定点扶贫方式进行扩展延伸,从国企中选拔优秀人才到镇级甚至县级单位挂职锻炼,并形成常态化人才交流机制。 总之,国有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功能定位,发挥核心专长和资源优势,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形成“思想重视、行动支持和人才下乡”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编辑/王婷)注释:①王文博,王璐.国有资产情况报告制度步入落地期 监管超84万亿国资[N].经济参考报,2018-08-28.②坚持绿色发展 惠及民生福祉[N].南方日报,2017-03-08.③聚力产业扶贫 攻坚精准脱贫[DB/OL].广东旅控集团官网,2018-08-18.参考文献:[1]王文博,王璐.国有资产情况报告制度步入落地期 监管超84万亿国资[N].经济参考报,2018-08-28.[2]坚持绿色发展 惠及民生福祉[N].南方日报,2017-03-08.[3]聚力产业扶贫 攻坚精准脱贫[DB/OL].广东旅控集团官网,2018-08-18.[4]谭炳才.优化治理:广东乡村振兴的对症之举[J].广东经济,2018(8).[5]丝纺集团推动蚕桑产业扶贫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DB/OL].丝纺集团官网,2018-04-02.[6]袁佩如.引进以色列技术破局“有海无盐”[N].南方日报,2017-06-08.广东经济/ August 2019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