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温病条辨》看化湿止渴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从《温病条辨》看化湿止渴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河北中医2012年6月第34卷第6期Hebei J TCM,Jun—e—2012 .鱼 9ll 从《温病条辨》看化湿止渴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王 肃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天津【关键词】 《温病条辨》;糖尿病;化湿 300450) 【中图分类号】R781.640.5;R2—06;R24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2)136—0911-02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李赛美等…报道,住院糖 尿病患者湿热证发生率达30.7%。林兰等 发现,350例 中焦。脾胃受邪,湿蕴不化,气不布津,津不上承,故致口 渴,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往往口渴不著或渴不 多饮。 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中气阴两虚夹痰湿型占14.0%,阴阳 两虚夹痰湿型占5.0%,气阴两虚夹湿热型占11.O%。于 青云等 发现,辨证属湿热困脾型(包括脾虚加湿热痰湿 2《温病条辨》中利湿止渴法及用药 2.1宣肺利气,化湿止渴《温病条辨》指出“治上焦如 证)占11.4%,且多发生在病程较短的患者中。有报道显 示,2型糖尿病兼夹湿热证时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清热 利湿治疗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j。52.O%的糖尿病患 者伴口渴多饮,58.7%伴口干咽燥,仅28.6%口淡不 羽,非轻不举”,“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吴鞠通十 分强调宣肺化湿这一治则在湿热证治疗中的应用,代表方 剂为三仁汤。伏暑湿热聚上焦,法以轻宣肺气,无使邪聚 则愈。《温病条辨・上焦》32条“暑温寒热,舌白不渴……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主之”,52条“舌白渴饮……伏 暑所致……杏仁汤主之”。不但湿阻上焦重在宣肺,且湿 渴 J,伴口渴症状频率极高。《温病条辨》中多条提示口 渴可因湿邪所致,兹从《温病条辨》中对湿邪致消渴病机 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化湿止渴法,为扩展糖尿病及 兼夹症的治疗提供思路。 1 湿邪致口渴及糖尿病湿邪之病机 在中、下二焦,也十分重视宣肺化湿法的应用。《温病条 辨・中焦》42条“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 热呕恶,烦渴自利……杏仁滑石汤主之”。宣肺利湿法的 《温病条辨・中焦》43条载“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 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临证细 推,不可泛论”。湿邪阻滞而津液不升所致口渴,多见口渴 应用正如《医原》所言,宣畅肺气能够“启上闸,开支河,导 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 2.2分利三焦,利湿止渴 《温病条辨》重视三焦分利。 不多饮,或烦渴自利,胸痞,舌苔白。湿常与热相搏,湿为 阴邪,热为阳邪,湿热缠绵难愈,薛生白云:“热则液不升而 《温病条辨・上焦》32条用清络饮加杏仁、滑石、薏苡仁, 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三仁汤主之”, 以杏仁、薏苡仁、白豆蔻仁、滑石、厚朴同用。《温病条辨・ 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湿之阴邪伤及脾阳,见舌先 灰白,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性黏着,常缠绵难愈,变证 从生。临证见口渴症状较轻,口虽渴但不喜饮,或欲饮不 多,且饮喜温和等,应考虑是否湿邪为患。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形体肥胖者,可呈现湿热为主或 中焦》42条“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杏仁滑石汤 主之”,以杏仁、滑石、通草同用。可见吴鞠通非常重视宣 肺与利小便同时使用,先宣肺气由肺而直达膀胱,给湿邪 以出路。湿为阴邪,易于犯中焦,在用药时又常同时加厚 夹有湿热症状,究其湿热的形成,有因饮食不节,尤其是嗜 食肥甘,醇酒厚味,使脾胃受伤,运化失健,湿热积滞,久而 朴、自豆蔻仁、薏苡仁等宽中健脾药物。药选滑石、猪苓、 茯苓、泽泻、通草等利小便,分消湿邪,正是“治湿不利小 便,非其治也”(《金匮要略》)。 2.3清热利湿并用在湿热证时区分湿与热的轻重,或 湿与热的急缓。湿与热不可偏治,清湿中之热,利热中之 湿,分而治之,宣气利小便,气化则湿化。正如《温病条 辨・中焦》63条中指出“渴不多饮,或竞不渴……徒清热 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炙”。湿轻热重选三石汤,湿热并 化热,酿成湿热,耗损津液而成,《素问・奇病论》载:“此 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 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或因情志失 调,肝郁气滞,横乘脾土,使脾失健运,内湿停积,日久化 热,耗灼胃津,消渴乃成;或湿热阻碍气机,影响津液敷布, 导致肺、胃、肾等脏乏于津液濡润,而生消渴。湿性属土, 脾胃为湿土之脏,湿土之气同气相求,故湿热病多在脾胃 作者简介:王肃(1968一),女,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内分泌临 床工作。 重选黄芩滑石汤,湿重于热方用正气散加减。《温病条 辨・中焦》56条中指出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 见“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 饮”,要积极宣窍清热而护神明,“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 912 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j 空医 Q 6月第34卷第6期Hebei J TCMJune 2012。VoI 34.No.6 ,解郁,枳壳宽中行气,薏苡仁渗湿健脾,丹参活血化瘀,共 奏利胆通腑、引热邪从小便出而止消渴之功,治疗2型糖 尿病40例,血糖及血脂均明显下降。 3.3湿困脾阳 临床表现为早饱,腹胀,恶心,嗳气,纳 2.4温阳化湿寒湿伤表阳中经络之证见《温病条辨・ 上焦}49条“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法 通阳行表,方用桂枝姜附汤。《温病条辨・中焦}85条“舌 白脘闷……渴喜热饮……此热少湿多之证……湿郁脾阳, 脾主四肢,故寒起于此……为湿邪弥漫于中,喜热以开之。 少,便秘,脘闷,渴喜热饮,舌苔白,脉濡缓。治宜温阳健 脾,利水渗湿。方用厚朴草果汤加藿香、白豆蔻、杏仁、枳 壳、桔梗、苍术、半夏、石菖蒲、佩兰等常获得较好效果。另 外在糖尿病治疗中适当使用温阳药物,如仝小林教授在大 剂量使用苦寒清热药物时,常加用干姜佐制寒凉药之伤 胃,又可兼起发散湿邪之用 J。 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纯用温开,不用苦寒也”。方用厚朴草 果汤。湿邪不仅损伤中阳,而且可流注下焦,伏藏少阴,损 伤肾阳,反过来又致火不生土,寒湿益盛,出现“湿久不治, 伏足少阴,舌自身痛,足跗浮肿”(《温病条辨・下焦》43 条)之症。法以温肾阳,补督脉,以使全身阳气振奋,则寒 湿可消。方用鹿附汤,用鹿茸、附子、菟丝子温补肾阳;草 果醒脾阳;茯苓开膀胱,小便得利。《温病条辨・下焦}44 条辛温甘法之安肾汤、45条辛温苦淡法之术附姜苓汤等, 实亦属本法。 2.5芳香散湿止渴如《温病条辨・上焦}24条“手太阴 暑湿”,见面赤口渴,汗不出,用新加香薷饮,以香薷、扁豆 花芳香发散而散湿。《温病条辨・下焦}91条“滞下红白, 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汤主之。此暑湿 内伏,三焦气机阻窒,故不肯见积治积,乃以辛淡渗湿宣 气,芳香利窍,治所以致积之因,庶积滞不期愈而自愈矣”。 或用郁金芳香走窍而开闭结,散郁止渴。 2.6蠲饮止渴用药规律暑温兼水饮者用小半夏加茯苓 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湿。《温病条辨・上 焦}29条“两太阴暑温……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法蠲 饮止渴,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主 之”。《温病条辨・ 下焦}50条“饮家反渴,必重用辛,上焦 加干姜、桂枝,中焦加枳实、橘皮,下焦加附子、生姜”。即 饮邪阻滞滓液不能敷布,上焦用干姜、桂枝发散温化,中焦 选枳实、陈皮行气推动,下焦用附子、生姜温化之。饮邪致 气机阻滞,津液不能敷布,重用辛散之品取温化、行气、发 散之功。 3辨渴化湿治疗糖尿病 3.1 湿邪阻滞三焦 临床表现为头重身痛,困倦乏力,脘 闷纳呆,口淡乏味,便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 宜清热,健脾,祛湿。方用三仁汤加减。三仁汤具有开上、 宣中、渗下之功。周玉兰等 通过对54例湿热中阻型糖 尿病患者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血糖及血脂均明显改善。 3.2湿热相搏型湿热困脾者,临床表现为口渴不多饮, 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形体肥胖,心胸烦闷,四 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合方加减 或 黄连温胆汤。若厥阴肝经失疏泄,少阳枢机不利,胆汁排 泄失调,脾胃运化失常,水精不化,聚而成湿,湿郁化热,热 燔脾胃,发为消渴,临床可见口苦,胁下胀满疼痛,便秘,急 躁易怒,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等。治宜清肝利胆,清 热祛湿,兼顾脾胃。方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时清热利湿 同用,收到好的效果。袁效涵等 用茵陈蒿汤加姜黄疏肝 3.4湿邪伤肾阳临床表现腰疫肢重,倦乏神萎,腰腹冷 痛,舌自身痛,足跗水肿,小便不利等糖尿病肾病症状。治 以补阳壮督化湿法。方用鹿附汤、安肾汤或术附姜苓汤 等。药用狗脊、续断、杜仲、肉桂、附子、细辛、鹿茸等。 小结综上所述,糖尿病常伴湿邪存在,或水湿痰 浊等停于三焦,阻滞津液上承布散;或湿与热搏结,胶着难 愈;或气化功能失常,水津不能蒸腾上升;或湿邪阻滞气 机,常可影响津液在体内分布,津不上承而出现口渴。“治 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 辛温、甘温、淡渗、苦渗之治,庶所投必效”(《温病条辨・ 中焦}43条)。治疗时注重宣肺利小便同用及清热利湿同 用。寒湿困脾伤肾阳,应用芳香、温化之品。从湿辨治糖 尿病超越了传统中医对糖尿病辨证局限于阴虚的认识,为 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赛美,李易崇.糖尿病湿热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 1000例临床资料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 (5):65—68. [2]林兰,倪青,庞健丽,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2型糖尿病辨 证规范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 9—12. [3]于青云,张德宪,杨浚宪,等.糖尿病证群调查及证型研究 [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3):185—188. [4] 肖燕倩,杨志新,郭美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 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 f41:743—745. [5] 丁艳,刘金玲,张洁,等.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 抗模型大鼠TNF— 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2010,8(1):75—77. [6]周玉兰,王尚勇.消渴病(糖尿病)湿热中阻型治疗研究 c J]北京中医,2002,21(2):90—92. [7] 李鸿泓.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30例临 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10):797—799. [8]袁效涵,石鹤峰,韩伟峰.加味茵陈蒿汤治疗2型糖尿病4O 例[J].中医研究,2007,20(2):43—44. [9] 赵林华,连凤梅,姬航宇,等.仝小林教授运用不同剂量葛根 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验案[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4):249—251. (收稿日期:2011—12—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