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____是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久记忆 D:长时记忆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后,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大决策。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4、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5、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A:基因理论 B:条件反射 C:进化论 D:细胞学说 6、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__。 A.动态性 B.静止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7、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__ A.前提 B.基础
C.条件 D.目标
8、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9、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10、投射法测量了人格哪一层面的内容__。 A.客观 B.自然 C.无意识 D.意识
11、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12、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时期是____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13、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学习动机划分为__ A.广泛的动机与狭隘的动机
B.意识到的动机与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C.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D.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14、对社会制度的维护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是()。 A.教师劳动 B.教育能力 C.教师观念 D.教师形象 15、中国古代主流以____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道学 B:儒学
C:阴阳学 D:伦理道德 E:经学
16、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__。 A.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B.现有的发展水平 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18、此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考查的重点。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见,赞美欣赏 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19、()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20、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____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德育的____原则。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2、下面哪个作品不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A:《卖火柴的小女孩》 B:《夜莺》 C:《园丁和主人》 D:《白雪公主》
3、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__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5、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6、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7、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__,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 B.强度越接近 C.频率相差越大 D.音色相差越大
8、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__。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9、.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10、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____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育人
D:公而忘私
11、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__ 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D.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应该包括____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13、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____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14、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5、(2007年)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16、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幸福的童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有责任为儿童实现这项权利积极创造条件。 A:受教育 B:游戏 C:被关爱
D:被平等对待 17、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__。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三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1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__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20、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__。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