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圳市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深圳市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20-06-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应急预案编号:JYSE—2013 应急预案版本号:第A/01版

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颁布时间: 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 月 日

批 准 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目的,特编制了《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公司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公司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及处置行动。

2013年 月 日,公司组织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安监科、坑梓安监办工作人员和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召开现场评审会,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预案的培训、演练,履行各自的应急职责,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公司的各项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安全生产。

签发人: 年 月 日 (单位盖章)

各部门:

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工作小组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强化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应急各部提供协作与交流机会,利于统一不同观点和意见,经公司研究决定,现成立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徐爱平(董事长) 副组长:唐汇银(总经理) 组 员:邹 胜(行政主管)

向乾解(生产厂长) 杨小兰(喷涂部主管) 王致新(PMC主管) 段虎刚(品质主管) 江秀珍(财务主管) 樊凤鸣(保安队长) 万伟权(机修电工)

主 编:邹 胜(行政主管) 特此通知。

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目 录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1 总则 .......................................................................

编制目的 ................................................................ 编制依据 ................................................................ 适用范围 ................................................................ 应急预案体系 ............................................................ 应急工作原则 ............................................................ 2 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

单位概况 ................................................................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体系 ............................................................ 指挥机构及职责 .......................................................... 4 预防与预警 .................................................................

危险源监控 .............................................................. 预警行动 ................................................................ 信息报告与处置 .......................................................... 5 应急响应 ...................................................................

响应分级 ................................................................ 基本响应 ................................................................ 响应程序 ................................................................ 应急结束 ................................................................ 6 信息发布 ...................................................................

信息发布的部门 .......................................................... 应急信息发布原则 ........................................................ 应急信息发布程序 ........................................................ 7 后期处置 ...................................................................

污染物处理 ..............................................................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 生产秩序恢复 ............................................................ 善后处理 ................................................................ 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 8 保障措施 ...................................................................

通信与信息保障 .......................................................... 应急队伍保障 ............................................................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经费保障 ................................................................ 其他保障 ................................................................ 9 培训与演练 .................................................................

培训 .................................................................... 演练 .................................................................... 10 奖惩 ......................................................................

奖励 .................................................................... 处罚 .................................................................... 11 附则 ......................................................................

术语和定义 .............................................................. 应急预案备案 ............................................................

维护和更新 .............................................................. 制定与解释 .............................................................. 应急预案实施 ............................................................ 火灾和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危险源 ..................................................................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体系 ............................................................ 指挥机构及职责 .......................................................... 4 预防与预警 .................................................................

危险源监控 .............................................................. 预警行动 ................................................................ 5 信息报告程序 ...............................................................

信息报告与接警 .......................................................... 信息上报 ................................................................ 信息传递 ................................................................ 6 应急响应 ...................................................................

响应分级 ................................................................ 响应程序 ................................................................ 处置措施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 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 2 触电事故处置方案 ........................................................... 3 高处坠落事故处置方案 ....................................................... 4 灼烫事故处置方案 ........................................................... 5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 ....................................................... 6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处置方案 ................................................... 7 易燃液体中间仓事故处置方案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附件 ......................................................

附件1:厂区四周及平面布置图、应急疏散线路图 .............................. 附件2:应急机构、人员通讯 ................................................ 附件3: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应急机构联系电话 ................................ 附件4:应急器材明细 ...................................................... 附件5:事故信息上报表 .................................................... 附件6:应急演练评估表 .................................................... 附件7:预案修订记录表 ....................................................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当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规定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组织和程序。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修订)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安监总局令第17号) (9)《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10)《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

(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3)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粤安监〔2012〕35号)

(1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15)《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16)《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1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19)《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 7001-2007) (20)《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 (2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 587-2005) (2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 (23)《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

(24)《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二次修订版》(TSG Q7015-2008) (2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2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5607-2008)

(27)《加工中心安全防护技术条件》(GB 18568-2001) (2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2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 (30)《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 (3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所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机械伤害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灼烫事故、特种设备事故。根据本预案,在发生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液化、特种设备等事故时,公司须实施紧急措施。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职能人员应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本预案依据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事故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的评估结果,将事故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即车间级应急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和社会级应急响应,详见本预案第节。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针对公司内发生的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灼烫、中毒和窒息、特种设备事故等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覆盖了公司生产经营中(车间、仓库、办公楼、宿舍)可能发生的较大事故类型。

应急预案体系图如下:

现场处置 方案 应急预案 体系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和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处置方案 易燃液体中间库事故处置方案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员工乃是公司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万一发生紧急事故,公司即准备保护全体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统一领导,科学救援。

在应急救援指挥部 (设在行政部)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作用,各应急小组成员按照权限,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本预案是为了有系统地应对紧急情况。全体员工均须了解并遵守本预案列出程序。

2 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单位概况

2.1.1 基本情况

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的生产制造类企业,公司地址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办宝东路3号,公司法定代表人徐爱平女士,固定资产480万元,经营范围为金属制品、金属构件、五金件、塑胶件的技术开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国内贸易,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其中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危险化学品:开油水、洗网水、天那水、工业酒精、丝印油墨、醇酸调和漆等。

公司拥有员工15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公司成立了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编制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公司委任总经理统管日常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

公司主要设置有以下部门:行政部、生产部、财务部、品质部、PMC部、喷涂部。

公司生产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由深圳市坪山新区电网,采用YJV22—10Kv电缆接入公司高压室,经两台SJ9—630/10配电变压器后,由公司的低压配电室二台

GGD

型全封

闭式低压配电屏向全公司供给380/220低压电源。

公司给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年用水量5000m3。自来水总管以DN110接入公司,压力~。消防水管与生产、生活用水管分开布置,生产、生活用水用同一条供水总管、枝干状排列给水,总管在厂内埋地敷设至各建筑物,再以竖管沿墙敷设,至各用水点。

生活污水及地表雨水,经沟渠收入排水管,进入工业区下水道排出。

厂区拥有天台消防水池,设有室内消防系统和室外消火栓,厂房室内消防系统主要由消防栓和灭火器组成。消防系统经过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消防大队出具消防复查意见书,意见书号为深公龙消建NO:[2000] 验字第653 号,深公龙消建NO:[98] 验字第223 号。

厂区由1条110mm管道从市政给水管供水,设有地上栓4个、室内消防栓56个,水泵接合器2个。天台水池容量64m3,全厂范围中设有115只ABC干粉灭火器。

厂房内采用自然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全厂生产车间通过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采用局部抽风和送风。

2.1.2 总平面布置及四周情况 (1)周边情况

公司占地面积约7700㎡,总建筑面积为10387㎡。东面为宝东路,南面毗邻协和精密有限公司,西面毗邻深圳市华利制衣厂,北临毗邻深圳市景恒运动制品厂。

公司交通比较便利,附近无繁华商业区和稠密的人员居住区。厂区东面设置了一个大门,车辆运送货物进出大门面向宝东路直通中兴路、梓横西路,连接宝梓北路,分别直达丹梓大道、深汕公路。

(2)总平面布置

公司厂区地块大致呈方形,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有厂房A栋、B栋、C栋(铁皮棚)共3栋,宿舍1号(连建铁皮棚)、2号共2栋。A栋、B栋厂房位于厂区左侧,楼高米,框架结构各4层,防火等级二级;C栋厂房(6米),1号、2号宿舍位于厂区右侧,楼高米,框架结构各4层,防火等级二级。

公司的周边建筑及厂区平面布置情况、楼层应急疏散示意图详见附件1。

2.1.3 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来料——检查——冲压——折弯——焊接——酸洗、磷化——喷涂——丝印——检包——出货。(由于公司未取得酸洗、磷化的环保批文,故委外加工)

2.1.4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剪板机 生产流水线 数控冲床 数控折弯机 普通冲床 车床 铣床 磨床 锯床 网孔机 校平机 压铆机 点焊机 氩弧焊机 二氧化碳保护焊 台式钻床 万向摇臂钻床 切割机 烤箱 空压机 冷水机 电梯 储气罐 配电设施 前处理设施 数量 2 1 3 4 9 2 2 1 1 1 1 3 3 15 5 10 1 3 1 2 2 2 3 1 1 AIRFACT 三洋2吨货梯 技术参数及规格 QC12Y 自制 AMADA-2510C/AC2510 AMADA-RG-100/80/35 J23-25-63T CD6140 KA-300 M618 G4018 楚天 / P8-500B700 DN-25 WSE-315 / ZQ4116 232K J3GB-400 / 使用场所 钳冲组 喷涂组 数冲组 数折组 钳冲组 机加组 机加组 机加组 机加组 钳冲组 钳冲组 钳冲组 焊接组 焊接组 焊接组 钳冲组 钳冲组 机加组 车间一楼 车间一楼 厂房 厂房 厂房 配电房 前处理站 1立方 湘升SCB9-630KVA /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电动葫芦 桥式起重机 数量 2 技术参数及规格 使用场所 LDA10T电动单梁桥式起货台、前处理站 重机 2.1.5 物质危险性 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参与该过程的物质危险性。公司生产过程使用的主要物质开油水、洗网水、天那水、工业酒精、丝印油墨、醇酸调和漆、稀释剂属于易燃液体;焊接车间使用二氧化碳、氩气为不燃气体,以及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可燃的空压机油、润滑脂、高温链条油、黄油、柴油,其危险特性及健康危害分别见下表:

名称 最大 储存量 危险特性 健康危害 丝印 油墨 易燃性液体,泄漏的气体 皮肤接触或口食入,也可吸入。有致癌车间: 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的影响,进入眼睛会对眼睛有严重的伤害,10kg 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接触皮肤后可能会导致敏感。 本品易燃。闪点25℃。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车间: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天那水 20kg 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蒸气毒性比简单的脂肪族酮大,但常温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下蒸气压低,故危害性较小。大鼠试验结果车间: 动、激荡后因产生静电火花放表明异佛尔酮是毒性强的酮类之一,能引起开油水 20kg 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肾脏障碍,损害眼的角膜。人类接触后有烦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燥感。当蒸气浓度达14mg/m3以上,对眼、鼻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有刺激。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吸入8h浓度为100-200ppm的甲苯蒸气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时,会出现疲惫、恶心、错觉、活动失灵、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全身无力、嗜眠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车间: 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洗网水 甲苯蒸气时,造成慢性中毒,引起食欲减退、20kg 动、激荡后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疲劳、白血球减少、贫血,甲苯还可经皮肤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吸收,溶解皮肤中脂肪,应避免皮肤直接接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触。 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名称 最大 储存量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 易燃(闪点12℃),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工业 车间: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酒精 30kg 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醇酸调 和漆 见图片 压缩 存量: 气体 10 瓶 (氩气) 压缩 气体 (二氧化碳) 存量: 2 瓶 柴油 备用量20kg 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微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溶于水,本品不燃,具窒息性;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对环境无害;用于灯泡充气和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接,即“氩弧焊”。 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本品不燃。若遇高热,容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危险。 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本品对人体侵入途径:皮肤吸收为主、可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呼吸道吸入。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柴油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柴易燃烧爆炸。 油可致接触性皮炎。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危险源

公司存在危险源主要有危险物质,包括开油水、洗网水、天那水、工业酒精、丝印油墨、醇酸调和漆、稀释剂属于易燃液体;焊接车间

使用二氧化碳、氩气为不燃气体;危险机器设备,如起重设备、储气罐、电梯、冲剪压机械、金属加工机床;危险场所,如危险化学品中间仓库、金属加工车间、丝印车间、表面处理池、污水处理站、配电房、空气动力房等。

2.2.2 危险性分析

产品主要由钣金件组装而成,生产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物品,厂区内设有储存易燃化学品的中间仓库;电气设备有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

另外危险性生产设备相对较多,也具有多台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有空压设备、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储存设备有空气储气罐、小型柴油箱、工业气瓶等。

根据GB6441-1986《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中有关规定,对公司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灾、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淹溺、灼烫、其他伤害等。具体分析如下:

2.2.2.1 厂址、建(构)筑物及环境条件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建(构)筑物间的防火要求及防护距离。如果易燃液体未设置、存放中间仓,喷粉车间与丝印车间未做防火分隔,或者车间与车间、仓库、宿舍防火间距占用,防火分区之间采用的防火分隔设施(防火门、防火卷帘)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作业场所的消防器具不合格,或未按规定配置,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扩大事故危害。

(2)疏散通道。当生产物料多,特别是遇上急的生产订单或现场人员对定置管理不落实,造成疏散通道占用、阻塞,事故发生对人

员疏散形成阻碍,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

(3)雷电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震:根据1990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将深圳市大部份划为七度区,仅公明、平湖、坪山以北一带为六度区(深府[1999]26号)。公司地处坪山,存在一定的地震危害。如果发生超过设备设施抗震设防烈度等级的地震,则可能导致建构筑物损毁甚至倒塌,人员伤亡。

中暑:夏季高温酷暑使作业人员存在中暑的危害因素,可能发生在喷涂岗位。

雷电:深圳市雷暴日为69天,各类电气设备在雷雨季节均有可能遭受雷击(包括间接雷),产生火灾、爆炸、设备损坏、人员触电事故。雷雨天气在高处作业或接触金属丝等导体引发雷击死亡事故。

台风:公司所在地为季风气候,春、夏、秋三季常遭台风和突发性阵风侵袭。因此,如防台风措施不落实,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

2.2.2.2 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钣金加工工序

此工序主要包括:来料——检查——冲压——折弯——焊接——压铆。

1)火灾、爆炸

电气设施、设备(如机床)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由于过电流的保护、过载保护、电动机的超速保护防止或限制失效,可能形成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危险。

工业气瓶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可能发生于焊接组。

2)机械伤害

可能发生于数冲组、普冲组、焊接组、压铆组、折弯组、工模组。 主轴箱和工作台未采用安全措施,工作台与墙或其他物体之间不符合最小挤压距离,滑鞍(或滑板)与墙或其他物体之间不符合最小挤压距离,刀具和刀具夹紧机构的工作区域未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工件和工件动力夹紧机构的夹紧移动距离超过6mm时未采取安全措施,操作者由于意料不到的运动或观察加工时工作区域周边未加防护装置、或采用可调式防护装置、或压敏防护装置,可能产生挤压危险;工作台与滑鞍之间、滑鞍与立柱(或滑板)之间、主轴箱与立柱之间未采取措施可能产生剪切危险;静止或旋转的刀具未设置周边栅栏或其他固定式防护装置(罩)、换刀功能控制装置,可能产生切割或切断危险;机床的丝杠、主轴、链轮、链条、刀库和排屑装置等未采取措施可能产生缠绕危险;机床的蜗轮、蜗杆、齿轮、齿条、皮带、皮带轮等未采用防护装置或封闭可能产生卷入危险;工作台、滑座、立柱等部件移动的极限位置未设有可靠的限位装置或标志,主轴箱快速下降未采取措施,机械手移动未采取措施存在冲击危险;机床的外露部分的锐棱、尖角、突出部分和开口未在其附近设置警告标志,控制台或悬挂式控制柜未采取措施可能导致刺伤或扎伤伤害;机床输送高压流体的冷却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及润滑系统脱开、断裂存在高压流体喷射危险;工件的机动夹紧装置失灵将门生机械零件或被加工材料/工件的甩出危险甩出危险;

由于机床的联锁装置、防护装置(如:防护挡板和传动件的防护装置等)性能不可靠,安全符号和信号在机床危险部位(如:电柜、按钮站、接线盒、分线盒内表面、电动机、轴端、皮带轮缘、托板边缘等)未涂安全色或未设置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能从操作位置看到

和/或听到警告信号、信息,在每个工作或操作位置未设置一个紧急停止控制器件,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的损坏。

3)触电

此类事故可能发生于数冲组、普冲组、焊接组、压铆组、折弯组、工模组。

带电体的防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电气设备的接地应有效。 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机修电工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被油污腐蚀,有可能造成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当场所潮湿,线路又未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会引起触电死亡事故。

电气设备的外壳未按规定采取接地措施;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未采取接地措施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极易引起触电死亡事故。

4)中毒和窒息

氩气因操作不当,或者阀门、气管损坏发生泄漏,如泄漏在局部狭小空间或有限空间使用,有的可致人窒息、直至死亡。可能发生于焊接组。

5)物体打击

在生产、检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思想麻痹等原因导致物体掉落、器具部件飞出,都有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比如高处工作平台无踢脚挡板,工具物品掉落等,均可能造成物体砸伤作业人员,从而引起物体打击事故。

6)容器爆炸

工业气瓶(氩气、二氧化碳)本体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接受外部热源或使用不当(撞击),可引发物理爆炸。可能发生于焊接组。

7)灼烫

数冲组、普冲组、焊接组、压铆组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灼烫事故。机床的照明灯、电气元件未采取措施避免引起烫伤;操作员经常接触的机床部件表面温度,存在由热接触和热辐射引起的烧伤或烫伤;焊接作业员在使用焊接机械时,人体接触高温部件而产生灼烫。

8)高处坠落

当进行机台检修、维护和调整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上时,如未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栏杆、安全护笼及防护板等,在作业中发生坠落。

9)其他爆炸

打磨过程产生铁粉,如粉尘产生在油雾或由于两者混合在有限空间(管道、除尘器),在机械力的作用会扬起大量粉尘,设备内悬浮的粉尘往往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当电气火花 (接线盒、开关、控制箱漏电、短路、接触不良、继电器接点等)、撞击与摩擦火花(使用铁制工具、运输工具撞刮)、静电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火花放电)等点火源作用,导致粉尘爆炸的发生。

10)噪声

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产生一定的噪声危害。人员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会对人的听觉器官造成损害,使人听力减退,心情烦躁,造成人员误操作引发二次事故,并且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存在数冲组、普冲组、焊接组、压铆组、折弯组、

工模组。

11)振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性、电磁性、流体动力性等对人体身心健康和设备造成振动的危害。

12)生产性粉尘

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例如:

金属焊接、切割产生烟尘,金属熏烟引起之金属致热症。 焊接后五金表面的打磨抛光,产生粉尘。作业人员长期或反复暴露在无机性粉尘环境可导致金属粉尘肺;容易患肺粉尘沉着症、呼吸系统肿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3)其他伤害

有害液体、气体、雾、烟及粉尘,工作时产生有害气体或大量油雾的机床,应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或设置有效的排气或吸雾装置,工作时产生大量粉尘的机床,应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或设置有效的吸尘装置。

①有毒物质

a)有毒性粉尘和气溶胶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侵入人体,可刺激粘膜(上呼吸道),引起过敏反应或皮炎,造成急、慢性中毒或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的毒性物质。例如:

油雾。空压机、各设备的润滑所产生的,未被捕集而弥散于周围空气中的含有油雾的细微颗粒。

有毒物质粉尘、烟雾。打磨、热加工、焊接等作业产生的有毒物质(有机和无机粉尘)。

②有害物质

其他有害物质所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侵入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的其他物质。油雾、烟雾等有害气体外泄引起的危险;粉尘外泄引起的危险。

生物和微生物。油箱、冷却箱未加盖,机床的油箱、冷却箱、冷却槽等未及时清理,存在冷却液、油液发霉和变质的危险。

③其他

机床本可容纳和有效回收冷却液、切削液、油液和润滑剂流失到机床周围的地面和溅出,造成滑倒、绊倒和跌落危险。

数冲组、焊接组作业员未穿戴个人防护装置,电弧辐射未能有效屏蔽,在危险辐射暴露处,人体受到辐射危险。

(2)喷涂工序

此工序主要包括:喷涂——丝印——检包——出货。 1)火灾、爆炸

涂装线喷涂组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产生作业粉尘。由于粉尘的存在,在机械力的作用会扬起大量粉尘,或者粉末回收系统失效,设备内悬浮的粉尘可能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当电气火花 (接线盒、开关、控制箱漏电、短路、接触不良、继电器接点等)、撞击与摩擦火花(使用铁制工具、运输工具撞刮)、静电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火花放电)等点火源作用,导致粉尘爆炸的发生。

生物燃料炉附属的柴油油罐、管道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静电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丝印车间使用易燃液体,如作业现场调油且存放溶剂量,在通风不良的状态下,1区、2区电气也不防爆;或者调油以及倾倒有机溶剂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原因引起的放电;使用铁制工具调油撞击与摩

擦火花,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2)中毒和窒息

使用、存放溶剂的作业场所(如丝印调油车间)通风不良、大量泄漏,作业员工在作业场所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未按规定穿戴易引发职业中毒。

3)灼烫

涂装线隧道炉高温蒸汽泄漏喷出或操作人员触及高温表面,均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烫伤危险。加热系统及其炉膛均为高温物质,如在事故状态下与人体接触或在高温热源旁长时间工作,均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灼伤的危险,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4)生产性粉尘

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例如:有机粉尘。涂装线喷涂组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产生作业粉尘,由于粉尘回收系统不正动作,作业员工在作业场所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未按规定穿戴易引发职业病。

5)触电

涂装线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接地错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机修电工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电伤害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喷漆的工件或待喷漆材料与电极、静电雾化器或带电导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规定的数值电压下的火花放电最大距离的两倍时,会形成火花放电,可能发生静电放电灼伤。

用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当设备绝缘损坏、保护失效时,一旦作业

人员触及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也可能引发人身触电伤害事故。

手持式电动工具(除Ⅲ类外)、其他移动式机电设备,以及触电危险性大的用电设备,未采取接地措施和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极易引起触电死亡事故。主要可发生检验包装流水线。

6)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提升装置、坍塌等引起的物体打击。

涂装工件在吊挂输送过程中,如吊挂的工件不牢,或吊具断裂,可引起人员伤害。

7)车辆伤害

公司原材料、产品主要依靠汽车进行运输,周转量较大,车辆进出厂区频繁。如人员在装卸区、车辆行驶区交叉作业而无人监护,驾驶人员违章操作,或车况不好(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或管理不好道路缺陷,安全标志缺陷等,都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货仓常年使用电瓶叉车周转、堆码物料,电瓶叉车作业中提升重物动作太快,超速驾驶,突然刹车,碰撞障碍物,或在已有重物时使用前铲,在车辆前部有重载时下斜坡,横穿斜坡或在斜坡上转弯、卸载,在不适的路面或支撑条件下运行,超过车辆的最大载荷,违规作业,可能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也可能发生翻倒,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

2.2.2.3 公共设备、设施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机修电工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

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动力照明线路、电箱、插座等若不符合安全规范;生产车间内各种配(用)电装置运行、检修时,由于防护不当或安全措施不足,作业人员工作失误等原因而触及带电体,都可能引发人身触电伤害事故,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电气抢险抢修工作中。

电缆内因火灾是由电缆本身的隐患引发的火灾,如电缆短路起火、接头接触不良、绝缘失效或电流过载引起的电缆火灾;电缆外因火灾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电缆火灾,如高温敷设、粉尘自燃、因孔洞封堵不严,配电设备引发的电缆火灾等。

(2)中毒和窒息

当进入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坑、污水池(井)、下水道、电梯井道、消防水塔(水池)、窨井、喷涂室、隧道箱等设施设备内;作业前作业审批表手续不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由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产生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救护人员未做好自身防护进入设施设备抢救,形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建议有限空间作业委托外部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提供服务。

(3)火灾、爆炸

易燃化学品中间仓存放的天那水、油漆等有机溶剂等都是易燃危险物质,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通风不良时易燃液体的蒸气不断积聚,最后达到爆炸极限浓度,遇明火、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冲击摩擦热等火源高热能会燃烧爆炸。

(4)高处坠落

凡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伤害,主要表现在检机修电工人员从事更换楼顶灯泡,机修电工屋面、水管或高处设备设施过程。如果登石棉瓦、透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作业时,可能发生高处坠落,造成坠落伤害事故。清洁和仓库使用梯子也会发生高空坠落伤亡事故。

(5)起重伤害

公司有2台起重设备、2部载货电梯。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吊钩损坏、滑轮故障、卷筒损坏、轴或轴颈损坏、联轴器损坏或磨损严重、制动器故障,不及时更换报废零件;保养不良带病运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吊运现场管理不善等,都可能发生起重伤害。

电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起重伤害。

(6)噪声

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产生一定的噪声危害。人员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会对人的听觉器官造成损害,使人听力减退,心情烦躁,造成人员误操作引发二次事故,并且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存在空气压缩机房。

(7)容器爆炸

压力容器设备(储气罐),如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接受外部热源或使用不当(撞击),可引发物理爆炸。可能发生动力房。

(8)淹溺

废弃的表面处理池、污水处理池多为水槽、下沉地表的水池,如水池、水槽无盖板,池边防护栏损坏或注意力不集中,员工在此经过时,导致不小心跌入(或滑入)池内,有产生淹溺事故的可能。

(9)物体打击

在正常生产巡查和设备机修电工时,由于操作不当,工件(具)存放、连接不牢固,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和高空坠物伤人事故。还有人工装卸和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如不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物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作业,野蛮装卸,超重存放,奔跑作业,有可能发生重物坠落,引起人员伤害。

2.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该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辨识指标的计算表

危险化学品名称 稀释剂 醇酸调和漆 丝印油墨 最大储存量(T) 50 5000 临界量(T) 辨识指标AQR 天那水 开油水 洗网水 工业酒精 合计 -- 1000 5000 5000 500 --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重大危险源列名物质,以及该项目涉及的重大危险源列名物质的最大存在量、临界量,公司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远远小于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工艺装置及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指导意见》的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公司没有符合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列名的工艺装置及设备。

2.2.4 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如下:

序号 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 火灾 容器爆炸 其它爆炸 触电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所在区域岗位 全公司范围 焊接车间、空压机房 喷涂线 各用电电器 机械设备岗位 金属加工车间、仓库 电梯、电动葫芦行车 事故可能性 危害程度 不容易发生 破坏性的 难以发生 难以发生 不容易发生 较容易发生 难以发生 难以发生 难以发生 不容易发生 容易发生 难以发生 难以发生 较容易发生 破坏性的 破坏性的 危险的 危险的 危险的 破坏性的 危险的 危险的 临界的 危险的 危险的 危险的 危害人数 群体 个体 群体 个体 个体 个体 个体 个体 个体 群体 个体 个体 个体 高处坠落 设备、设施机修电工、清洁 车辆伤害 噪声 厂区道路 金属加工车间、 空压机房、喷涂线 消防水池、表面处理池、污水中毒和窒息 池、电梯井道、喷涂线 消防水池、表面处理池、 淹溺 污水池 灼烫 喷涂线、丝印车间、焊接组 注:危险源分级,按事故出现可能性大小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的等级别。 根据对生产中固有危险性分析和事故发生可能引发危害程度统计综合考虑确定以下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重)做为预案目标,具体是:火灾爆炸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自动中止,不再扩大蔓延)、机械伤害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灼烫事故、特种设备事故。

受生产安全事故影响的车间(部门)、设备设施应立即停产撤人,在事故解除前不可贸然组织生产作业。应急指挥部应及时了解受生产安全事故影响的车间(部门)、设备设施等敏感设施和区域的相关情况,防控可能出现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物以及电力等基础设施倒塌、压力管道爆破、化学品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并做好以下工作:

应加强供油气管线的检测,要派员驻守,防止管线遭受破坏;涉及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部位,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防止物料外泄;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保管、使用部位或设备设施,公司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亲自带班,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点、中间仓库等重点部位实行专人监控;要加强电气布设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恢复生产前,要认真排查各类隐患,经应急指挥部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设在行政部),各部门(车间)现场处置小组(第一梯队)和各应急救援组(第二梯队)组成。

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生产厂长、部门(车间)主管组成。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及应急成员通信联络表见附件2。

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安全地带设立临时指挥部,由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调度,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副总指挥(行政主管)、生产厂长按顺序接任,全权代理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事故初期由现场负责人(部门主管、组长)任现场指挥员,负责事故初期的应急救援处理。

公司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设立第一梯队----事故初期现场处置组,第二梯队----通信联络组、灭火救援组、抢险抢修组、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组、急救护理组。

3.2.1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1)指挥部职责

1)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6)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2)应急指挥部应备有如下资料:

1)易燃可燃液体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2)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质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3)公司员工名单;

4)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及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和人员);

5)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6)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7)政府部门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和公司附近的有关应急救援单位,如:医院、消防队、安全、环保部门等)。

公司外部相关部门应急响应通信联络表见附件3。

(3)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指挥工作,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3)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4)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5)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6)通报外部机构; 7)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8)决定应急撤离;

9)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10)当第三梯队----专职、公安消防队增援到达,应及时向专职、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汇报灭火情况,并移交火场指挥权。

(4)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下达应急命令,协调事故现场抢救工作,并当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负责建立集合场地,收集各车间的应急汇报情况,对收集的信息汇总报告总指挥;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现场应急的进展,提供救援对策。

(5)现场指挥员

正常情况由事故部门主管、组长人员担任,可根据事故类型由指挥部指令专业特长人员担任,如机修电工主管、特种设备管理员。

1)检查和证实事故情况,将结果报告总指挥; 2)当副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 3)对应急救援行动提出建议;

4)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直接指挥和协调;

5)组织应急成员以及员工协同作战,控制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 6)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 3.2.2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事故初期现场处置组(第一梯队)

事故部门(车间)主管任组长,部门(车间)志愿消防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是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报警、疏散、救援),采取控制泄漏、防爆炸、防毒、防蔓延等措施,取用附近的消防设施、器材灭火,同时向邻近部门、指挥部发布、汇报警情。

(2)灭火救援组职责

邻近车间主管任组长,邻近车间志愿消防员为成员。

1)接到信息、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协助事故发生部门(车间、仓库)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可燃物质;

2)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占有利位置,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3)现场指导抢救人员,消险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4)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

告,请求力量救援。

(3)抢险抢修组职责

由电工、焊接、工模机修电工人员成员组成。

负责供电控制、水源保障,提供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组织设备机修电工、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灭火、医护、疏散等救援队伍展开应急救援行动,

(4)后勤保障组职责

由行政、财务及仓库成员组成。

1)在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

2)根据事故装置、部位、设备等型号及,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

3)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临近单位联系,借用物质、器具等; 4)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5) 组织生活后勤保障队伍,实施事故抢险救援的生活后勤保障。 (5)安全警戒组职责

由保安人员、办公室人员组成。

1)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情景配戴个体防护用品,迅速奔赴现场;

2)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

3)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4)引导消防人员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6)疏散引导组职责

由各部门(车间)主管任组长,部门(车间)志愿消防员为成员

组成。

1)接到撤离通知时,指挥所有人员停止工作,关掉所有机器和设备;情况紧急时,自行作出撤离决定;

2)迅速而有序地将所有人员通过指定出口撤离到集合场地; 3)保证所属区内的所有来访人员、合同方、员工一起撤离; 4)一旦撤离到集合场所,即刻检查其员工人数; 5)向指挥部报告应到总人数,是否有人员失踪; 6)确保撤离人员有序地暂留在指定集合场地; 7)等候指挥部的指令,并传达给工人。 (7)通信联络组职责

由现场值班员、大门保安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8)急救护理组职责

由各部门经过外部或内部急救知识培训的人员组成。 1)收集急救箱,到集合地点集合;

2)给伤员提供救护,并记录所有伤员及给其提供的救助; 3)如有需要,叫救护车。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

为了能够及早发现生产经营场所的事故隐患,避免较大及以上事故,公司采取下列监控预防措施对生产场所进行监控和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1)技术控制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系统,执行24小时人员值班,采用视屏技术对全厂范围监控,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车间、仓库、办公室配置了、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手动报警系统。凡能够采用仪器、仪表(可燃气体报警仪、压力表、安全阀、监控探头)等技术监控措施的主要危险源,要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掌握和控制主要危险源运行参数,保证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4.1.2 预防措施

(1)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按规定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并持证上岗。

(2)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预案。

(3)公司应对政府强制性要求检验检测的设施如消防设施、简单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定期进行审验、检测并合格。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特种设备按时维护保养,不得带故障运行,不得违章、无证作业。

(5)加强对机修电工、用火、用电的管理,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要实行动火审批制度,指定动火作业方案,落实防火措施。车间、仓库严禁吸烟和采用明火。

(6)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严禁乱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由电工经常对电气线路、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有损坏现象要及时机修电工更换,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7)加强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管理,选择合适的消防器材,日常管理中要落实到人,不能乱丢乱放,放置位置要明显,取用方便,要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测机修电工。

(8)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电气专项检查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9)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异常情况的应变能力,并配备必要的宣传教育设备设施。

(10)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11)普通仓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酸、碱、氧化剂、易燃液体等相忌的物质应隔开、分开存放。

(12)执行危险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火、破拆等)审批,制订并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13)水塔、水池、地坑、下水道、储油罐等应设置防护栏,孔洞有板盖,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14)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存放场所设置应急水喷淋装置。 (15)设置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资金,确保安全设施的投入。

预警行动

4.2.1 预警条件及级别

生产班组及现场人员发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响应措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预警。

根据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预警级别,即:三级(车间级)预警、二级(公司级)预警、一级(社会级)公司外部预警——主要是坪山新区相关社会救援力量预警。

(1)三级(车间级)预警:发现事故征兆或发生较轻突发事件时(如冒烟、焦糊异味,小火苗; 1人轻微中毒、轻伤事故),能被车间(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下应发生的警报。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某个车间(班组)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调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资等。现场当班主管人员(现场指挥员)对事故征兆或事故做出应急决策。

(2)二级(公司级)预警:能被公司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事故仅限于公司内范围,需利用公司现有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方可控制和处理,或者可能造成主要工序停产的紧急情况下应发生的警报,由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对事故征兆或事故做出应急决策。

(3)一级预警(社会级预警):发生较严重安全生产事故,超过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或不能控制险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企业时而发生的警报,需应急总指挥向坪山新区应急值班中心、坑梓办事处安监办等有关部门报告。

4.2.2 预警信息的发布 (1)信息发布方式

预警信息发布采用无线和有线两套系统配合使用,即使用手机或电话等。

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各应急组组长及成员、社会机构及相关政府应急部门的联系方式见附件2和附件3。

(2)预警信息的内容

发布预警信息时应说明清楚:事故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发生地点、发展变化趋势、有无人员伤亡、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3)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为:第一发现人→现场负责人(主管)→应急副总指挥→应急总指挥→坪山新区相关部门,并在报告坪山新区相关部门的同时向周边企业发出预警,情况紧急时可越级报告。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

(1)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所在班组和部门(车间)要立即启动公司现场处置方案实施自救,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抢险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公司电话:。 总指挥电话:,。

副总指挥电话:,。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所有事故都必须报告。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或见证人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然后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非工作时间内发生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值班人员(通常是保安)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

(2)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和事故损失,对于轻伤及以下的安全事故,按照《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执行;对于出现或有可能出现1人以上轻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对于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较大、重大或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在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启动本预案的同时,请求响应坪山新区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预案。

(3)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值班员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和副总指挥(行政主管)、生产厂长报告,同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其他成员、各专业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或现场临时指挥部地点,组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各救援组组织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4.3.2 信息上报

如事故重大,及时通知周边企业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请求社会支援,同时向“119”报警。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行政主管、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坑梓办事处安监办或坑梓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通报

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5)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3.3 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到企业外围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单位、人员通报事故信息。

5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预案的响应分级分为三级应急响应,即车间级应急响应(三级)、公司级应急响应(二级)和厂外社会应急响应(一级),厂外社会应急响应级别最高。

(1)车间级应急响应:发现事故征兆(冒烟、焦糊异味,小火苗),或已经发生事故但后果、影响范围较小的事故(如1人轻微中毒、轻伤事故),并不影响全公司正常生产的,不需要启动全公司力量即可处置的事故时响应,现场负责人指挥作业人员对事故征兆或事故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现场指挥员根据事故发展趋势判断是否发出二级预警。

通常由部门(车间)主管担任现场指挥员,全权负责现场应急救

援处置工作。

(2)公司级应急响应:事故超出现场人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时,或可能波及厂内其他区域,尚处于公司可控状态、不会波及周边其他企业或民用设施等状态,需要动用全公司所有应急力量,由现场主管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研判事故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发出一级预警。

(3)社会级应急响应:当事故情况紧急、事态影响已超出了厂界,超出公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启动厂外应急响应,并紧急寻求公司外的社会救援以有效控制事态。

基本响应

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部门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启动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具体为:

1、事故发生后,安全警戒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通道上实行通行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2、除应急处理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3、疏散引导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5、通讯联络组向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企业、社区通报事故险情状况。

6、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

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7、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1)外伤应急处理

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A.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3)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社康中心或医院。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保安员协助。

响应程序

本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如下图:

事故 接 警 应急启动 抢险救护 通讯联络 应急扩大 应急救援行动 疏散警戒 申请增援 否 事态控制 是 应急恢复 后勤保障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应急结束 事故调查 总 结 5.3.1 应急指挥及行动

应急指挥部成员接到应急救援电话通知或事故班组、部门(车间)报告后,须在3分钟或最快的时间内赶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或事故现场临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地点集合,指挥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指挥部接警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启动相应应急程序,并实施本预案,做好现场指挥、领导工作。

(2)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等调集相应的应急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状态,并根据事故级别决定是否向坪山新区安监、消防、公安、救护等部门报告求援。

(3)现场人员在现场指挥员(部门、车间主管)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事故扩大。

5.3.2 应急物资调配

后勤保障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指挥下,根据现场抢险救援的要求有序的提供各种所需物资装备,为完成抢险、疏散救护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若公司无法提供的物资装备,应向外界专业救援机构请求技术、物资装备的支援。

5.3.3 应急疏散避险

各应急救援组采取应急行动前必须作好次生、衍生事故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疏散警戒组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警戒区域,按预先设置的疏散路线、安置点或应急指令,有序的疏散事故现场无关人员,防止事态扩大造成其他人员伤害。

5.3.4 应急行动要求

(1)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切不可随意行动,保持冷静,必须按照“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措施优先”的原则,快速组织先期抢险与救援。

(2)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要在总指挥部或副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按照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要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掌握情况,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4)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要本着遇事冷静,互相协调,通力配合,不慌不乱的原则,尽快完成报警、抢险、疏散、保护现场等各项工作。

(5))迅速组织撤离、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和其他非应急救援人员,

封锁事故区域,按规定实施警戒和警示;

(6)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相邻装置、设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7)参加应急救援人员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隔热、防毒等),并设有专人监护;

(8)根据人员伤亡的情况展开救治和转移;

(9)及时掌握事故的发展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和完善现场救援预案和资源配置。

(10)抢险结束后,应急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由总指挥下达人员撤离现场的命令,并指定人员对现场实施警戒保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随后进入善后工作处理阶段。

5.3.5 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一旦发生事故后,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及事故严重程度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响应响应级别后,如事故不能得到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周边企业时,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现场负责人报请坪山新区有关部门,请求社会力量支援。社会应急力量到达后,公司应急组织服从并协助社会应急力量进行救援及处置。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应急响应的最高指挥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5.4.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事

件条件已经消除;

(2)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 (3)没有被困人员,事故现场人员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4)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

(5)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 (6)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4.2 事故终止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故责任班组、部门(车间)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现场监测,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5.4.3 应急结束后续工作

(1)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如实上报坑梓办事处安监办或坑梓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

(2)保护事故现场。

(3)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一切记录,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取得相关证据。

(4)由应急指挥部负责总结评审整改,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坑梓办事处安监办。

(5)做好受伤人员的慰问和善后处理工作。

(6)总结事故教训,补充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 (8)落实四不放过原则,避免重复事故发生。

6 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和应急救援的信息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的部门

通常应急救援指挥部授权公司行政部发布事故信息和有关事故抢险救援的宣传报导。

应急信息发布原则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报道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

突发事故信息报告应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等。一般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传真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应急工作信息报告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形式,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

应急信息发布程序

所有对外发布的报道,经公司应急指挥部审定,由行政部向外界发布;必要时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当突发事故信息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由坪山新区成立新闻发布工作组,统一组织新闻发布工作。

7 后期处置

事故应急结束后,应做好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营业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

的修订等后期处置工作。

污染物处理

所有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及时全面彻底的清理和统一收集,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普通废物可以归入生活垃圾由由坑梓办事处环卫部门处理,对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必须由有回收资质的公司收集处理。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事故后果影响包括事故对现场、环境和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 事故应急结束后,要配合安监、公安、消防等事故调查处理部门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事故现场范围,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经过,制订和落实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于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企业应继续跟踪监测,积极采取响应环境处理措施尽量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产秩序恢复

为减少事故带来的经营损失,事故应急结束后,在取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清理事故现场,逐步恢复生产。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队伍员工思想;二是对事故造成损坏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和现场积极修复,尽快使经营场所满足经营条件;三是做好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经营。

善后处理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周边社区生产生活影响的,应积

极主动与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受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并及时救助,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赔偿,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财务部、行政部负责向保险公司办理事故损失认定、核准和赔偿事宜。

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应急指挥组成员、各应急小组成员及公司其他人员经过必要的应急知识培训及模拟事故发生的应急演练,当物资齐备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事故初期的控制、应对,实施有效的内部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化。

应急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参加应急的相关人员对应急救援及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对抢险过程中应急行动的程序、步骤、措施、人力、物力等是否满足应急救援及处置的需要进行评估,总结评估结果要形成报告;并组织临时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察和分析调查取证,初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针对预案在实施过程中的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

8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负有救援及处置任务的全体人员,随时保证信息畅通,各种联络方式必须建立备用方案,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通讯录(见附件2),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应急机构通讯录(见附件3)。通讯方式如有变更要及时进行更改、公布。

(1)针对公司的日常工作与应急通信实际状况,应急通信有以下二种保障方式:一是固定电话;二是手机移动通信。公司所在区域通讯信号良好,所有应急成员必须24小时开机,事故发生时有多种

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能够保障通信的畅通、快捷、有效。

(2)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

对各有关预案的人员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每月收集更新;更新后的信息要在24小时内向各车间传达,并更新预案附件2;

(3)公司及周边单位通信信息收集及有关政府部门通信信息收集由行政部负责;化学品供应单位通信信息收集由采购员负责。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按照有关规定成立事故应急机构,由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和8个应急小组构成,应急小组包括:事故初期现场处置组、通信联络组、灭火救援组、抢险抢修组、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组、急救护理组。

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救援组织的有效运转,当有应急成员离开组织后,应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应急指挥部应加强各应急小组成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承担起响应的职责。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障应急需要,公司配置有应急器材,定点定量存放,并指定有专人进行管理,定期对所有应急器材进行检查,及时补充和机修电工维护,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符合应急要求,在需要时可获取并有效使用。对于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公司目前现配备急救药箱、手电筒、线手套、皮手套、绝缘鞋、撬杠、手拉叉车等;生产区内各工序应配备应急设施(备)与物资见附件4,物资齐备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救援的应对、实施。

经费保障

公司应急物资器材更新补充和机修电工维护、应急救援演练或演习、应急人员培训等费用列入年度预算,在成本中列支,确保应急物资日常更新补充和机修电工等费用落实。

一旦发生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经费不受预算限制,由财务部落实并保障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其他保障

(1)交通运输保障。建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请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支持,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2)医疗卫生保障。行政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急救护理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各医疗机构接到新区相关部门指令后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救治,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治疗。

医疗急救机构: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距公司约3公里;坪山新区坑梓人民医院秀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距公司约1公里。

(3)治安保障。安全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人员。必要时请求深圳市坪山新区公安分局坑梓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4)技术储备与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

通讯设备:配置一定数量的集群移动用户设备。 监控监测系统:监控探头16处。

在应急响应状态时,请求当地气象部门为应急救援决策和响应行动提供所需要的气象资料和气象技术支持。

(5)制度保障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好应急救援及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及处置常识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还建立以下响应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2)培训制度: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应急人员进行两次培训,提高应急人员检查和整改事故隐患的能力,切实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提高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切实做到“安全为人人、人人讲安全”。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应急知识培训,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会扑救初起火灾;懂逃生自救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三懂三会”要求。

3)日常检查制度:查用火用电,禁违章操作;查通道出口,禁堵塞封闭;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查重点部位,禁失控漏管。

4)应急装备、物资等检查、维护制度:在公司组织安全检查时,同时检查应急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 培训与演练

为提高应急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整体应急能力和技术水平,经常或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本预案培训和演练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突出重点、逐步提高”。

培训

根据本预案实施情况每年制定响应的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员工和应急有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应做好响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培训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突发事故预防、控制、抢险知识和技能。 (3)个人防护常识。

(4)工作协调、配合有关要求。

演练

(1)应急演习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2)每年年底要制订出下一年度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演练保持响应记录,并做好应急演练评估、应急演练总结与演练追踪记录。

10 奖惩

奖励

对在事故应急管理、处置、救援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对防止突发事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由公司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响应的补助和抚恤。

在应急救援管理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个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救援及处置任务,成绩显着的。 (2)防止或拯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员工的生命免受伤害的。 (3)对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着的。 (4)在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中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处罚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纳入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1 附则

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

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6)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7)突发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8)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9)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经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修订后,按照有关规定向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备案,并报送一份至坑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维护和更新

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1)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修订,经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再次签发、公布实施。

制定与解释

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制定与解释。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火灾和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险源

公司生产过程使用的主要危险化学品辅料有开油水、洗网水、天那水、工业酒精、丝印油墨、醇酸调和漆、稀释剂均属于易燃液体,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气体。上述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操作失误、设备失灵,或搬运不当,或受到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等,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还有空压机油、润滑脂、高温链条油、黄油、柴油等可燃液体,如果接触明火会助长火势。

1号危险源点:C栋厂房喷涂线

喷粉线有爆炸性纤维混合物的产生可能,由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引起燃爆;手动喷粉线烤炉使用液化,管道、点火炉如发生泄漏的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火灾,对整个车间构成火灾、爆炸威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号危险源点:C栋厂房丝印车间

丝印车间设有一条手工丝印台流水拉,配置一条隧道烤箱,存放、使用可燃易燃液体的总量相对较大。如果现场存放、使用可燃易燃液体现场管理不到位,违章存放大桶(50KG以上),在现场分装溶剂;将受污染、废弃的滤布、纱头、手套等任意堆积在现场不及时处理;在现场穿铁钉鞋、吸烟、打手机等;违章用铁器敲击设备、管路或用铁制工具搅拌等;由于通风不良,局部区域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且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危险区域电气装置不防爆或者型号选择错误,丝印作业场所可能由静电火花、碰撞火花、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3号危险源点:易燃液体中间仓

保管检查不到位,搬运不当,或在仓内分装,或受到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等,均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电气未做到全防爆或长期得不到合理的保养,如机电设施、配电设施、电气线路、排风设施、开关等,如果电气设备在选型、安装时不符合防爆要求,线路老化、安全性能差等,产生电火花将导致易燃物的燃烧、爆炸。

4号危险源点:成品仓、物料仓、宿舍可燃物火灾

成品仓违章存放易燃液体,开关箱、日光灯下堆放可燃物(纸张、胶料),或者由于电气设备过热、短路等电气事故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宿舍内员工使用大功率电器,或因吸烟、点蚊香等用火不当原因,可导致宿舍火灾事故。

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火灾、爆炸发生后,可能造成大量成品和原料及设备设施被损毁,由于疏散不利造成人员烧伤或窒息死亡。对扑灭的火源,要留下专人现场观察,防止死灰复燃;对经过大火较长时间烧灼的及受爆炸冲击开裂、变形的建筑,可采取主动拆除或推倒,防止倒塌;扑救过程会使用大量的水或灭火物质,需采取围堵、稀释、降尘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对周边土壤、河沟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以免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宏观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点突出、资源整合”的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各部门(车间)现场处置小组和各应急救援组组成。

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生产厂长、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组成。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下图所示:

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组 安全警戒组 抢险抢修组 灭火救援组 急救护理组 通讯联络组 后勤保障组 疏散引导组 现场处置小组部门(班组) 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安全地带设立指挥部,由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调度;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指挥,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

公司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公司成立七个专业救援组。由灭火救援组、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组、疏散引导组、急救护理组、通讯联络组组成。

3.2.1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1)指挥部职责见《综合预案》3.2.1 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2)应急总指挥

1)评估事件的规模,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并决定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和调动;

2)对整体应急行动给予命令和部署,实施应急步骤;确定救灾抢险方案,部署各组员工开展救灾抢险工作;

3)接收撤离人员报来的撤离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寻找和采取营救措施;

4)决定撤离人员是否可以调遣参与救援;

5)当紧急情况结束时,对事件进行讲评,发出“紧急解除”信号;

6)组织抢险后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处理以及总结应急抢险的经验教训;

7)当专职、公安消防队增援到达,应及时向专职、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汇报灭火情况,并移交火场指挥权。

(3)副总指挥

1)协助总指挥工作,并当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 2)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现场应急的进展,提供救援对策。 3)建立集合场地,收集各部门(班组)的应急汇报情况,对收集的信息汇总报告总指挥。

(4)现场指挥员

由事发部门经理(主管)担任。在总指挥、副总指挥到达现场之前,负责事故初期现场抢险救援组织工作。

1)检查和证实事故情况,将结果报告总指挥; 2)当副总指挥不在时履行其职责;

3)负责组织先期的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迅速组织火情侦察,判明火场的主要方向,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根据救人和灭火的需要,布置和调整力量;

5)向各组明确在下达救人、救物和灭火、供水命令,并检查执行情况;

6)组织志愿消防员以及员工协同作战,必要时划分战斗区(片、段),分别进行火场上的各项工作;

7)根据灭火战斗需要,调用灭火急需的工具、物资,通知相应救援组救护伤员、增加水压、切断电源、关闭油(气)管道等。

3.2.2 应急救援组职责 (1)灭火救援组

主要由保安人员和车间志愿消防队队员组成。

1)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协助事故发生部门(车间、班组)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2)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抢占有利位置,控制事故,以防扩大;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在灭火战斗中,必须服从调遣。

3)现场指导抢救人员,消险危险物品,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

4)负责现场灭火过程的通讯联络,视火灾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力量救援。

(2)抢险抢修组应急状态下,负责供电控制、水源保障。组织

设备机修电工、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主要由机电部机修电工员工组成。

(3)安全警戒组 由保安部人员组成。

1)配戴个体防护用品,迅速奔赴现场;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线。 2)保持大门入口处畅通,保证消防车通过。 3)防止外人进入,防止偷盗、劫掠。

4)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4)后勤保障组职责

由财务部、行政部、仓管部成员组成。

1)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

2)根据生产部门、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法兰、阀门、设备等型号及几何尺寸,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

3)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4)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5)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5)疏散引导组

由部门主管、车间志愿消防员等组成。

1)接到撤离通知时,指挥所有人员停止工作,关掉所有机器和设备;情况紧急时,自行作出撤离决定;

2)迅速而有序地将所有人员通过指定出口撤离到集合场地; 3)保证所属区内的所有来访人员、合同方、员工一起撤离; 4)一旦撤离到集合场所,即刻检查其员工人数;

5)向指挥部报告应到总人数,是否有人员失踪; 6)确保撤离人员有序地暂留在指定集合场地; 7)等候指挥部的指令,并传达给员工。 (6)急救护理组

由各部门经过急救知识专门培训的人员组成。 1)收集急救箱,到集合地点集合;

2)给伤员提供救护,并记录所有伤员及给其提供的救助; 3)如有需要,叫救护车。 (7)通信联络组

由车间主管、行政文员组成。

1)根据火情及时通报应急状态,传达指挥部指令。

2)负责各小组之间的通讯和联络,以及与外部机构(公安消防、安监、医疗等)的联系、协调。

(8)现场处置小组

由事故部门主管(组长)、志愿消防员组成。

第一时间控制泄漏,扑救初起火灾;疏散现场作业人员,疏导及转移物资,扶助中毒或受伤人员离开事故区域。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为了能够及早发现生产经营场所的事故隐患,避免较大及以上

事故,通过安全技术(报警装置、在线视屏、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检查、巡查)的方式方法,本公司具体采取下列监控预防措施对生产场所进行监控和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4.1.1 技术预防措施

盛装溶剂的金属容器接地,不使用铁质工具及撞击会产生火花的

其它工具;存放、作业场所不使用打火机、手机、相机等发火和非防爆的电子设备。

易燃液体、气体爆炸事故区域应根据有关规程、标准规定的防爆等级来选用防爆电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配线管及其配件、电缆保护管、电缆的金属护套等非带电的裸露金属部分均应接地,保障通风良好。

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使用压缩空气调和、搅拌易燃液体。

喷粉室应采用不燃材料制造,喷粉区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防尘型电气设备,采用防尘型冷光源灯具照明;喷粉区内所有导体都应可靠接地,每组专设的静电接电体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遵守铭牌上标明额定最低排风量,确保有足够排风量,通风管道应保持一定风速,同时应有良好接地,防止粉末和静电积聚。

设置气体报警装置监测事故前兆;手动报警器、可燃气体探头与消防系统联网。

各部位设有消防栓和灭火器;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全厂每年一次防雷防静电检测。 4.1.2 管理预防措施

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落实、大门保安管理制度,要求员工按规定着装,不得穿着化纤面料服装;

建立健全各项生产(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在车间、仓库、站房不得随意存放油墨、稀释剂等易燃易爆物品;

执行工作许可制度和动火制度。禁止所有人员带火种进入车间现

场,车间、仓库、站房严禁吸烟,在车间现场需明火作业时必须到公司开动火证,否则禁止使用明火作业;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

外来施工期间工程内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本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并且要配备充足灭火材料和消防器材。

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到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对作业区域易燃易爆物进行清理,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采取措施进行封堵。

现场不定期巡视检查制度,特别对丝印车间、调油房、危化品仓、物料仓、成品仓加强巡查,发生的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和处理,使现场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状况。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培训制度: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应急人员进行两次培训,提高应急人员检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的能力;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应急知识培训,做到三懂(懂得生产场所的危险性、预防措施、安全处置)三会(会报警、会使用应急器材、会逃生自救)。

做好交接班记录。 4.1.3 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现场观察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核实现场作业人数和被困人员人数,预判受困人员所在的位置。

(2)及时切断所有通向事故现场的能源供应,如电源、燃气,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3)迅速查找泄漏点,切断危险源,防止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继续外泄。

(4)设置警戒线,必要时向周边单位发出警报。 (5)迅速向指挥部报告。

(6)对于那些可能扩大火势和爆炸危险的物资、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以及能影响灭火工作的物资应预以疏散。

应紧急疏散的物资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档案资料;贵重的仪器、仪表;妨碍灭火的物资。

(7)按照人员就近原则,撤离、转移疏散通道上的阻碍物,各班组迅速组织本班组人员及区域来访客人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疏散到安全区(疏散集合场);以车间为单位向集合场的最高领导汇报疏散的人员、物资情况,是否有人员受伤或失踪。

(8)发现有受伤人员,用面板、担架等措施妥善将受伤者脱离危险区域,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转送医院。

(9)抢险工作完成后,清理好现场,经检查确认后,人员撤离抢险现场。

预警行动

4.2.1 事故预警的条件

公司一旦出现火灾、爆炸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将事故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级别。即:公司内部预警分为车间级预警(三级)、厂级预警(二级),公司外部预警主要是坑梓办事处安监办及社会救援力量预警(一级)。

(1)三级预警条件:发生冒烟、焦糊异味,设备发生连续报警

或较小的火灾、泄漏事件时,可能需要车间(班组)正常可利用灭火器材立即处理的紧急情况,而通报当前信息。

通常三级预警伴随着车间级响应的启动。

(2)二级预警条件:发生火灾、爆炸事件时,可能需要利用公司的所有车间和班组及公司可利用的应急资源进行控制处理的紧急情况,而通报当前信息。

一般情况下二级预警多数不会伴随着公司级响应启动。 (3)一级预警条件:发生较严重及以上火灾、爆炸事件时,可能超过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公司周边时,须公司应急指挥部现场总指挥决策报请社会救援的紧急情况而发出。

4.2.2 预警的方式、方法和流程 (1)预警的方式

信息发布可采用有线和无线两套系统配合使用,即固定电话、手机、互联网等。

(2)预警的方法

各应急救援组接到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和指令后,要立即按本预案采取应对行动,有效遏止事故,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当本公司的应急救援资源无法满足救援需要时,或事故有可能涉及到外单位的人员、设施的安全,应请求应急升级,启动上一级预案,依此类推,直至启动坪山新区的相关预案。

(3)信息的发布程序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为:第一发现人→现场负责人(主管)→应急指挥部→应急(副)总指挥→坪山新区相关部门、公司领导,并在报告坪山新区相关部门的同时向周边单位发出预警,情况紧急时可越级

报告。

5 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与接警

应急指挥部电话: 24小时安全值班电话: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5.1.1 工作时间内第一发现人发现火灾事故后,应第一时间以大声呼叫方式向现场人员和车间负责人报警,使用报警器发出相应火灾警报;车间主管应立即启动现场应急程序,然后逐级上报。

监测设备(比如探头)反馈危险信号,车间主管立即派出巡查人员前往确认信号源监测区的危险是否属实,危险确认属实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然后逐级上报。如属于误报,向当班保安、安全主行报告,解除报警。

5.1.2 非工作时间内发生火灾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保安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火灾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立即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主要成员。

信息上报

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公司应急指挥部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事故有关情况在1小时内尽快以电话方式向深圳市坑梓办事处安监办、坪山新区安全管理委员办公室及坑梓办事处消防、公安、医疗等相关部门报告,向可能受影响的周边企业通报。

报告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 (1)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类型及现场情况;

(3)事故伤亡情况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简要经过、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名称、性质、数量; (5)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现场风向、可能的影响范围、后果,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的分布;

(6)事故现场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抢救处置的情况,事故的可控情况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等;

(7)需要启动厂外应急救援的事宜;

(8)事故报告人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和电话联系方式。

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当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波及到企业外围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员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简况。

6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三级(即车间级)应急响应

车间级响应是指事故刚刚发生,处于可控状态,部门(车间)现场人员有应急处置能力时,能力事故或可能波及厂区其他场所,但不会波及相邻企业和周边民用设施等的状态,而做出相应的响应。同时发出二级预警(公司级预警)。

(2) 二级(即公司级)应急响应

部门(车间)现场人员不能有效控制事态,事故正在威胁或可能波及全厂,或厂区重点防范区域(部位),则启动公司级响应,由现场人员立即通报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同时发出一级预警(社会级预警)。

(3) 一级(社会级)应急响应

当火灾、爆炸事故情况紧急、事态影响已超出了厂界,超出企业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启动社会应急响应,并紧急寻求公司外的社会救援以有效控制事态。

响应程序

6.2.1 泄漏事故报警

在化学品的保管、转运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少量外漏,呼叫在近旁人员协助,用纯棉、沙土吸附收集。

如果发生管道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报告应急救援小组、指挥部,同时要打“110”报警,请求专业消防队伍救援。

6.2.2 火灾事故报警

(1)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大声呼叫的方式向现场人员报警,同时就近触发警铃,情况允许则可用固定电话或手机等报警。报警要讲清楚:起火部位、起火物质、火势大小、事故现场的环境条件、可见或预计火势的运动方向、预计将受威胁的区域、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以固定电话、手机等方式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第二梯队)依据职责按本预定方案处理,同时启动消防报警器向全体人员报警,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3)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级别决定是否向消防、医疗、坑梓办事处安监办等部门报告求援。如可能影响临近单位则同时向临近单位通报。

初期灭火无效时,应立即拨打“110”火警电话,报清详细地址、

单位名称或着火位置、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

6.2.3 现场警戒

根据现场询问和侦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非抢险人员进入,消除一切火源,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在不考虑风向的情况下,以事故发生点为中心,距事故点100m内的范围为警戒范围。

6.2.4 营救、疏散人员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燃烧爆炸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一切无关人员,转移至安全的疏散安置区。警戒区域内的重要物资、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由疏散引导组负责。

6.2.5 消防灭火

(1)灭火第一战斗力量的形成:

1)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 2)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到失火地点,自发组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哪里发生火灾,就在哪里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初期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具体任务要求是:第一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和公安消防“110”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引导在场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

(2)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的形成:

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响应处置。确认火警后,应立即通知公司志愿消防队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并拨打“110”电话报警。 2)公司志愿消防队员(应急指挥部管辖的灭火、通讯、疏散、救护等各个职能小组成员)接到火警通知后,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

预案要求迅速向火场集结,到场后组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接应第一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第二战斗力量应听从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并按本预案规定程序和要求实施灭火、救援。第一战斗力量应协助第二战斗力量。

6.2.6 现场洗消

处理事故的同时,在现场附近设置洗消地点,抢险抢修组负责对抢救出来人员及参战人员的洗消,防止人员中毒及毒物扩散。处置结束后,所有参战人员和器材都必须严格进行洗消。

6.2.7 行动要求

(1)进入浓烟火灾区域的人员要配戴好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并穿戴防火服,严防一切火源。浓烟具刺激性,应穿戴好防护服,戴好防护器具。

(2)参与火灾抢险的人员要穿戴好防护服,指挥员要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从上风或侧上风接近火场,选择正确位置,提高预防爆炸、烧伤和中毒的警惕性。

(3)堵漏时应采用沙土、吸附袋、棉布、胶木器材,使用木锤或胶皮锤等不产生火花工(用)具。

(4)警戒区域内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5)当灭火、救人、抢救物资情况发生变化,来不及请示时,可以改变行动,随后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6)使用水枪时,要利用掩蔽物体,尽量接近火源,充分发挥水枪的作用,禁止盲目射水,避免水渍损失。

(7)在战斗行动中,要正确使用和爱护消防器材工具,注意安全,与邻近战斗员要互相支援,互相照顾。

6.2.8 扩大应急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地点及火灾、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级别后,动用公司内部全部应急资料,事故还不能有效处置,有扩大、发展的趋势,影响到公司周边企业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外部预警,启动社会应急响应。

6.2.9 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图

报警确认 电话 通知当应急指挥部 班志愿 消防员确认警情 报告 总指挥各应急救援组119 指挥 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救援组 向外部报告警情 通报 警铃 疏散 人员 物资疏散 核实疏散情况 维护公共秩序 保障通道畅通 警戒 灭火 处置措施 火情消防栓 侦察 迫降电启动 切断着火区电源灭火梯 保证应急设备电源 救援 6.3.1 处置原则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应本着“抓住有利时机,第一时间扑灭小火;先控制、后灭火;先冷却保护着火部位及周围受影响的设备设施,后集中力量统一歼灭;先外围、后中间;先上风、后下风;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灭火时,穿戴好防护用具”作业现场 应急救援 人员应在上风方向,疏散引导、安全志愿消抢险抢的原则进行处理。 指挥部 警戒人员 防队员 修人员 6.3.2 易燃液体泄露事故处置措施 公安消防队 易燃液体化学品的储运过程或扑救初起火灾中,如果发生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小泄漏危害。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物,可用砂土或其他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胶膜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控制其蒸发,而后进行转移处理。泄漏到第二容器或托盘内的液体化学品,要在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收集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处理。

6.3.3 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扑救初期火灾: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比如发电机的供油桶阀门、管道阀门)、切断物料来源(如供油桶、油泵),用现场的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保护周围设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临设施,采取冷却、隔离等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转移危险物质(如:稀释剂、氩气等),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火灾扑救: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控制火灾,当外围火点已彻底扑灭、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堵漏准备就绪并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完成、消防力量已准备就绪时,可实施灭火。

扑救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救火,否则可能使得抢险人员触电;只有确定电源已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进行灭火。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可用干粉、干沙等灭火物质扑救。

(4)确定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当火灾失控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现场指挥员应通过电话立即通知疏散、指挥现场全部人员撤离至安全集合区(见附件1)。

(5)火灾扑灭后,应派人监护现场,防止复燃。

(6)一旦发生爆炸,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当爆炸引起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

6.3.4 现场的自救和逃生

初起火灾往往燃烧面积小,燃烧范围不大,火势蔓延慢,烟雾小,

火场温度低,烟气对流速度缓慢,火焰热辐射不强,扑救难度小。因此,迅速扑救初起火灾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关键。抓住这个关键,就能迅速控制火灾的发展,甚至将其消灭,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否则,可能将小火酿成大灾,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严重。所以,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意义非常重要,当初起火灾蔓延到控制不了时,就要学会自救和逃生。

(1)加强个人防护,减少烟气侵害

人员一旦被烟火围困,无论是逃生,还是去灭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搞好自身防护。否则,由于火势猛,烟雾浓,温度高,人们将难以自保。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当务之急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救援人员一般已经准备了防护服,对于无防护服的人员可采用下述方法:

①利用沾水棉织品如碎布、衣服、窗帘等捂住口鼻,防止烟气进入。

②如火势过大,又必须冲出去,要用湿布、湿包装袋等包裹好身体,捂住口鼻,就地滚出。

③逃生过程中要爬行。当被烟火围困时,要沿承重墙朝出口爬行,即使站起来感觉烟火不大,身体承受得了,也应极力避免,千万不要站立行走。因为1.5m以上的空气里,早已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毒气。

④逃离着火房间,千万要把门关牢,把火限制在起火房间内。 (2)正确选择逃生捷径,减少被烟火围困时间

火灾发生时,人员容易向经常使用的楼梯或出口奔去,在那里挤成一团,堵塞出口。因此,选择逃生路线至关重要。

①以班组组、楼层为单位选择最短的直通室外的通道、出口等。 ②尽量避免对面人流和交叉人流。

③选择烟气尚未充斥、有新鲜空气的封闭楼梯间、通道、走道和出口。

④选择通向疏散楼梯间的通道出口。 ⑤处在着火层的,应向下层逃生。

⑥处在着火层以上各层的,应通过疏散楼梯向室外或楼顶逃生。 ⑦千万不要乘坐电梯。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浓烟的毒性、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

(3)若人员被困在建筑内,火势猛,烟雾大,此时应采用下列方法逃生:

①捂好口鼻,迅速逃向出口。当一个出口由于人员拥挤堵塞时,千万不要参与拥挤,而应选择自己熟悉的路线,逃向其他出口。

②若出口又被大火封堵,无法外逃时,应用自身衣服撕成布条,捂好口鼻,迅速跑向室内消火栓处,打开水带,接上消火栓出水口,接上水枪,旋转消火栓阀门。然后靠窗子,低姿射水,将水射向火势蔓延方向,射向烟雾向自己扩散的方向。同时,要不断地将水射向自身。这样,既能防止烟火蔓延,减少热辐射的作用,又能保全自身安全。

6.3.5 对烧伤人员的现场抢救

1)现场抢救,特别是成批烧伤病人的现场抢救是一项紧张的工作,救治人员必须沉着、镇静,有组织地协调工作,不可忙乱。

2)衣服着火时,要制止伤员奔跑呼叫,以免助燃和吸入火焰,并使伤员迅速离开密闭和通气不良的现场。防止吸入烟雾和高热空气引起吸入性损伤。

3)灭火时,力求迅速,尽可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或工具,一般不

用污水或泥沙进行灭火,以减少创面污染,但若确无其他可利用材料时,亦可应用污水或泥沙,不要因此而使烧伤加深、面积加大。

4)已灭火而未脱去的燃烧过的衣服,特别是棉农或毛衣,务必仔细检查是否仍有余烬未灭,以免再次烧伤,或烧伤加深加重,特别是对神志不清或昏迷的伤员。

5)对有吸入性损伤的伤员,应密切观察,并迅速送至附近医疗单位进一步处理。

6)除很小面积的浅度烧伤外,创面不要涂有颜色的药物或用油脂敷料,以免影响进一步创面深度处理(清创等)。一般可用消毒敷料包扎或清洁被单等包裹保护创面。水泡不要弄破,也不要将腐皮撕去以减少创面污染机会。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公司建立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性能、配置地点等,并明确由负责监管,各保管人负责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按要求配备到位、数量充足、完好有效。

(2)应急物资和装备根据应急需要配置到现场各部位,定点存放,并做好明显标识。加强与临近单位的联络沟通,了解其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种类数量,建立应急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应配备应急救援设施物资一览表见附件4。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机械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可能造成的危害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组 救援组人员职责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剪板机、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车床、铣床、磨床、碰焊机、压铆机、台式钻床、切割机、折边机、砂轮机、手磨机等)在操作、机修电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出现零部件松动,安全防护设施缺乏或失效、设计施工存在缺陷,无安全联锁装置或联锁失效,或操作人员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粗心大意、误操作以及其他管理不善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致残甚至死亡事故。 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多发于金属加工车间。 事故特征 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夹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对个人伤害较大,对社会影响范围较小。 1.设备防护缺失,比如加工超长物料。 2.未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具),人员误操作。 3.人员精神不佳或抱病上岗。 4.无相应的操作规程或执行不严格。 5.未经培训及授权,擅自操作机械。 6.着装不符合要求,头发或身上衣物容易被机械危险部位缠绕。 7.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 指挥员:事发部门主管 成员:机修电工 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1. 事发部门主管负责指挥机械伤害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生产厂长、指挥部汇报警情。 2. 机修电工负责分散、拆解,或转移设备设施,隔离或消除危害受伤及施救人员的能量。 3.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做好机械伤害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切断事故设备设施的电源,及时汇报。 1.机械伤害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班组长、机修电工,事发部门应急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2.机械伤害事故一旦产生,该方案即启动。 处置程序 3.机械伤害事件进一步扩大时由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1.当发生机械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后,现场其他人员应立即切断动力源,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同时现场人员及时汇报事发部门主管,同时联系行政主管、急救护理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或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 2.机械造成外伤的急救原则是: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不要将断指进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止细胞变质。将包好的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好,并放置冰块,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3. 急救护理员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 4.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5. 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6.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机械伤害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处置(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措施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7.机械伤害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1)胸外挤压(人工循环)。 (2)通畅气道。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8.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报告流程:现场发现者→车间主管、机修电工→生产厂长 事故行政主 报告 生产厂长: 机修电工: 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120 1.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 2.救护人在进行机械伤害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3.机械伤害人员受伤可能在高处,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防止伤员高空坠落,救注意事项 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2 触电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按接触方式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其中双极接触触电的危险性最大。 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数十台机械设备、各配电柜等用电设备及照明设备,如设备线路老化,设备接线有故障、设备金属外壳未接PE线或PE线连接不规范、未安装漏电保护器;再如使用行灯、进入潮湿场所或涉水、有限空间作业未采取安全电压等,由于电路短路、漏电,容易导致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可能发于配电供电动力场所、各生产车间、仓库、写字楼等。 事故特征 可能造成的危害 深圳地区触电事故多发生在每年的5月、6月、7月、8月这几个月份。 触电的主要原因除设备自身的缺陷、作业环境特征(如潮湿),还有人为的违章作业,违章操作引起的。触电危害的影响主要是针对个体,触电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1.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或选型错误。 2.电气设备未采取绝缘、设置防护距离以及接地(零)措施等。 事故3.线路破损老化,漏电保护装置失灵。 前可4.没有严格执行送电、停电、操作、维护,以及检修中的停电、验电、放电、接地能出等用电安全制度。 现的5.电气机修电工时,有时须带电作业,如果作业时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又无人监征兆 护,未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违反操作规程。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I类工具)没有配漏电保护器,使用工作行灯没有按作业场所选择安全电压。 成立指挥员:事发部门主管 现场成员:电工 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生产厂长:组织、协调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组人2.事发部门主管负责触电伤亡突发事件的初期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向生产厂长、指员职挥部汇报警情。 责 3.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做好触电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切断事故设备设施的电源,及时汇报。 1.触电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班组长、电工,事发部门负责人应应急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处置2.触电事故一旦产生,该方案即启动。 程序 3.触电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由指挥员或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1.快速使触电者脱离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其方法: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不即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2.脱离电源后的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在旁看护,并召请急救中心。 3.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处置(1)胸外挤压(人工循环)。 措施 (2)通畅气道。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5.行政主管安排车辆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如果情况严重,不适合由公司车辆送往医院,则马上联系120。 报告流程:现场发现者→车间主管、电工→生产厂长 事故行政主管: 报告 电工: 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120 1.现场要安排经验丰富的电工、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救护人在进行触电人员救援时,必须进行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接触触电人员或可能外壳带电设备,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亡扩大。 3.触电人员存在高处跌落的危险,应做好接扶的准备,防止伤员跌落造成二次伤害;注意事项 如若登高救护时,救护人员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安全带和牢固的绳索等,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3 高处坠落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主要发生在检机修电工人员从事厂房维护,建筑物(楼层)顶部更换楼顶灯泡、架设动力管线,机修电工屋面、水管或高处设备设施过程。如果不慎检机修电工人员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高处设备上、构架上坠落,可能造成坠落伤害或死亡事故。 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分为高处坠落伤害和高处坠落死亡两种。 洞口坠落(通道口、楼梯口等),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透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拆除作业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屋面作业坠落,其他高处作业坠落(设备上、构架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事故特征 可能造成的危害 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 2.高处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事故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前可4.脚手架未挂警示牌。 能出5.平台不牢固、有空洞。 现的级大风露天作业。 征兆 7.高处抢险抢修平台不完善。 8.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等)未定期检查,或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PPE。 成立指挥员:事发现场主管 现场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事发现场主管负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组织现场人组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生产厂长、指挥部汇报警情。 员职2.生产厂长: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责 3.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及时汇报。 1.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通报现场班组长,现场部门应急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处置2.高处坠落事故一旦发生,该方案即启动。 程序 3.高处坠落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2.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颌,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者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4.骨折急救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处置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措施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5.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6.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伤害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7.伤害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1)胸外挤压(人工循环)。 (2)通畅气道。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8.立即送医院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报告流程:现场作业人员→事发现场主管→生产厂长 事故行政主管: 报告 生产厂长: 机修电工: 医务急救:120 1.使用前应检查防护器具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器具。 2.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缺陷或已失效的抢险救援器材。 3.进行骨折伤害救治时,必须注意救治时的方法,防止由于救治不对造成的二次伤害。 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注意事项 因此延误进行急救的时间。 5. 对于空洞造成的高处坠落,在人员得到安全救治后,应对现场相关区域的平台、空洞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防止再次发生。 6. 对于脚手架材料造成的高处坠落,应对同一批次的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统一处理,不准再次使用。 4 灼烫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可能造成的危害 生物燃料炉及炉外管爆破高温气体泄漏;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高压蒸汽喷出;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检修时防护措施不完善;以及在进行有机溶液搬运、装卸、分取、稀释及其他作业时,可能造成化学灼伤或物理灼伤。 高温、高压管道及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或者贮存、使用危化品等化学原料过程,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事故特征 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事故1.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 前可2.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配备防护服。 能出3.高温、高压气体泄漏。 现的4.接触化学药品时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征兆 成立指挥员:事发现场主管 现场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事发现场主管负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组织现场人组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生产厂长、指挥部汇报警情。 员职2.生产厂长: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责 3.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及时汇报。 1.灼烫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通报现场班组长,现场部门负责应急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处置2.灼烫事故一旦发生,该方案即启动。 程序 3.灼烫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1.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 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2.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1)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 (3)化学烧伤:立即退下污染的衣着,同时预警(大声喊叫周围同事);用干净的干棉麻织物擦拭接触身体的酸、碱,现场用流动的清水连续冲洗患处15分钟以上,如处置有不适,送院治疗。 措施 3.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常可用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 4.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灼烫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 5.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 6.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 报告流程:现场作业人员→事发现场主管→生产厂长 事故行政主管:8 报告 机修电工: 医务急救:120 1.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消炎粉等药物处理。 2.处冷却后,用灭菌纱布或干净布覆盖包扎。 3.患送院治疗过程中,要持续对患处冷敷。 4.现场人员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自救和注意事项 互救。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尽快组织撤离。 5 特种设备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公司特种设备有:2台电梯、3个空气储罐、2部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压缩气瓶及其设备的安全附件。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机修电工、使用、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因使用、检修特种设备过程发生的高处坠落、触电、火灾、机械伤害启动其专门的预案(方案)。 空压机储罐,电梯,表面处理池(电动葫芦使用区域),压缩气瓶使用点。 事故特征 可能造成的危害 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均可能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导致人身死亡事故。储气罐爆炸事故还可能导致产品、设备设施及其他物资被损毁,甚至造成厂房倒塌。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1. 空气储罐爆炸:储罐爆未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安全附件失效,容器超压未泄压、停机。 事故2. 电梯:超载运行,货梯载人,未及时保养和年检,电梯轿厢、层轿门未及时清前可洁。 能出3.气瓶爆炸:接近高温热源,瓶体铁蚀严重,超过安全技术规范使用年限。 现的4.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电动葫芦卷筒、滑轮、吊钩磨损,绳卡和压板不符和要求;征兆 吊装物件捆扎不牢;吊点选择不对;索具不符合要求;钢丝绳磨损超标;吊运信号不明;起吊、下降速度过快;安全装置残缺、失效;起重运行时吊物超重;吊运的重物不在安全通道上空通行,从人和设备上通过。 成立指挥员:厂长 现场成员:机修电工 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 厂长负责指挥特种设备伤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人2.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厂长、指挥部汇报警情。 员职3.机修电工负责分散、拆解,或转移设备设施,隔离或消除危害受伤及施救人员的责 能量。 4.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做好特种设备伤害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切断事故设备设施的电源,及时汇报。 1.特种设备伤害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班组长、厂长、机修电应急工,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处置2.特种设备伤害事故一旦产生,该方案即启动。 3.特种设备伤害事件进一步扩大时由指挥员或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程序 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伤轻重,在发现人及时上报的同时,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应急救援指挥部要迅速调度力量,尽快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1.事故危害初评。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应急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处置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防止事故原则 进一步扩大。 3.建立工作区域。根据事故危害、天气条件,设立现场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分为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安全区域。 4.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抢救受害人员或安全转移,第一时间将伤者移到安全、有利救治地点,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 1.电梯困人应急措施: 1)电梯运行中因故障而突然停驶,将人员困在轿厢内,电梯司机或机修电工管理人员应安慰被困人员,使他们安静等待,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剪切”、“坠井”等事故。 为解救被困的人员,应由电梯管理员、机修电工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打开层门、轿厢门放人,如轿厢离本层楼过高,就盘车平层后放人。 2)突然停电时,当班人员应分头进行应急工作。一部分当班人员查看电梯是否出现将人员困在轿厢内的情况,如果出现,解救被困的人员;一部分当班人员立即将主供电线路和备用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供电。 2. 压力容器爆炸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发现人员首先设法躲避爆炸物,并尽快通知现场人员撤离现场,防止出现次生事故。 2)现场指挥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同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处置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措施 3)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当爆炸引起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 3.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措施: 1)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如遇突然停电或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操作工不准离开现场,要警戒任何人不准通过危险区,等电力恢复或设备处理完后将吊运的重物放好后才能离开。 2)起升机构制动器在工作中突然失灵时,要沉着冷静,做慢速反复升降动作,同时开动葫芦,选择安全地点放下重物。 3)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后,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防止发生进一步挤压碰撞。应急抢险救援人员采取必要的抬升、切割、顶开设备将碰撞挤压伤者的吊具、吊物等移开实施救援,尽快把受伤者抬出来并立即抢救,同时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吊物或吊具。 报告流程:现场发现者→机修电工→生产厂长 事故行政主管: 维保人员: 报告 机修电工: 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120 注意事项 1.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 2.救护人在进行伤害人员救治时,必须进行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3.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4.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6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可能造成的危害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有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9%或者存在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 因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发生的高处坠落、触电、火灾事故启动其专门的预案(方案)。 在生产、管理和机修电工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可能发于消防水池、电梯井道、隧道烤炉及通风管道、废弃的表面处理池、污水池;化粪池委外清理,同时不允许下池作业,故不列入。 事故特征 应急组织及职责 中毒、窒息事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表面处理池、污水池、消防水池、隧道烤炉及通风管道、电梯井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清理、机修电工,作业人员在清理、机修电工过程中,水箱、水池内沉淀、聚集的杂质易产生的沼气、一氧化碳,电梯井道、隧道烤炉、管道通风不足,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1.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 事故2.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 前可3.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有限空间送风。 能出4.虽送风但未检测有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 现的5.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 征兆 6.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成立指挥员:事发部门主管 现场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生产厂长、行政主管:组织、协调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组人2.事发部门主管负责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初期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向生产厂长、行员职政主管汇报警情。 责 3.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做好遇险人员的先期救援工作,及时汇报。 1.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知生产厂长、行政主管,事发部门应急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处置2.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一旦产生,该方案即启动。 程序 3.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现场指挥员或行政主管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应急处置 抢险救援: 1.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或长管或空气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3.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小鸡、鸭子等)试验方法或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4.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救援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发现有限空间有伤害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部位。 处置6. 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措施 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伤员现场救护: 1.中毒急救 (1)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3)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医生处理。 2.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通风处新鲜空气。 (2)视情况对窒息者供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送医院处理。(打120电话) 报告流程:现场发现者→喷涂主管→生产厂长、行政主管 事故喷涂主管: 报告 医务急救:120 1.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2.充分自用救援器材,不得冒险蛮干。 3.对所有中毒、窒息事故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4.作业过程保持连续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撤离所有作业人员。 5.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中毒、窒息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6.进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应注意首先清除中毒、窒息者口中的异物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注意事项 7 易燃液体中间仓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性分析和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可能造成的危害 易燃液体中间仓位于原2号宿舍(不住人)一楼东面,耐火等级二级,面积约8平方米。中间仓存放开油水、洗网水、天那水、工业酒精、丝印油墨、醇酸调和漆、稀释剂等有机溶剂,物质易燃。 危险化学品保管不善致使容器破损发生泄漏,或者回收存放容器密闭不严,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形成有刺激性的高浓度蒸汽,产生化学灼伤、中毒窒息等事故;由于外来火种、电气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火灾,性质相抵触的物质混存引起的火灾,产品变质引起的火灾,或者安全设备设施安装的造型缺陷(防爆电气设备及其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存在假冒的防爆电气设备)等,都可能导致中间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易燃液体中间仓。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事故特征 容器破损造成漏泄,保管检查不到位,搬运不当,或在仓内分装,或受到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等,均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1.入库化学品未经检验或存放不合格产品。 2.包装容器出现破裂、损坏。 事故3.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当,防爆开关、防爆接线盒等常用防爆的接线不符合防爆要求,前可安装不合理。 能出4.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不规范或报警仪损坏、失灵。 现的5.通风不良,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已连续报警。 征兆 6.人员野蛮装卸作业,放置不稳固,堆放过高。 7.接触化学药品时未正确佩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成立指挥员:事发现场主管 现场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应急救援组 救援1.事发现场主管负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组织现场人组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生产厂长、指挥部汇报警情。 员职2.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使用现场配置的消防器材扑灭火灾,及时汇报;责 做好中毒、火灾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立即对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将现场无关人员按指定的位置进行疏散。 1.漏泄、灼烫、着火、爆炸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通报现场班组长,现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人员到现场救援。 2.漏泄、灼烫、着火、爆炸事故一旦发生,该方案即启动。 应急3.疏散现场无关人员。 处置4.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各应程序 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5.漏泄、灼烫、着火、爆炸事故进一步扩大时由生产厂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升级。 6.事故扩大无法控制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专职(公安)消防队支援。 7.抢险工作完成后,清理好现场,经检查确认后,人员撤离抢险现场。 漏泄处置: 1.若现场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较少,则可采取技术措施,比如沙土围堤阻挡,木塞堵处置漏,清水稀释,容器收集。 措施 2.若发现现场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较大,危险度高,则可经请示后,迅速采取临时停工处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减少事故损失。 灼伤处置: 1.发生灼伤立即退下污染的衣着,同时大声喊叫发出预警,呼吸周围同事帮助;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干净的干棉麻织物擦拭接触身体的液体,现场用流动的清水连续冲洗患处15分钟以上,如有不适,送院治疗。 2.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常可用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 3.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 中毒和窒息处置: 1.发现受化学品伤害的人员,发现人员马上通知急救人员和生产厂长;同时可以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中的急救措施来进行急救,不要盲目施救。 2.若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将中毒者移至安静清爽通风良好的地方,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过训的人员(急救护理员)施以人工呼吸。 3.若皮肤接触,立即用干净的布擦去多余的化学品,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重者送医院治疗。 4.安排车辆将受害人送往医院。如果情况严重,不适合由公司车辆送往医院,则马上联系120。 无论那种化学品伤害事故,送患者到医院时,或急救护理员都需要带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交给医生。 着火处置: 1.第一发现人应以大声呼叫方式向周围人员报警;按压最近的手动报警按钮,启动消防警铃。 2.在主管的指挥下,现场抢险队员用沙土、干粉或雾状水扑灭火灾。 爆炸处置: 1.一旦发生爆炸事故,首先要设法躲避爆炸物,并立即通知其他人员撤离现场,防 止出现次生事故。 2.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将伤者移到安全、有利救治地点。 报告流程:现场作业人员→事发现场主管→生产厂长 事故仓管员:134 生产厂长: 报告 医疗急救:120 1.脸部,特别是眼睛发生灼烫时,应俯面冲洗。 2.参与处理者应禁止携带火种,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3.处冷却后,用灭菌纱布或干净布覆盖包扎。 4.患送院治疗过程中,要持续对患处冷敷。 注意事项 5.围堵漏泄时避免飞溅液体。 6.所有进入泄漏现场者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7.现场人员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自救和互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附件

附件1:厂区四周及平面布置图、应急疏散线路图

公司周边平面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图

A栋厂房

B栋厂房 动力房 铁皮棚 保安室1号宿舍楼 C栋厂房 (铁皮棚) 喷涂车间 集尘塔 酸洗池 危化中间仓 2号宿舍楼(空置) 污水池 危险目标 急救点

铁皮棚

应急集合场 A厂房1楼疏散平面图

小房间 疏散路线 电梯 楼梯间 金属门加 门工车间 楼梯间 危险目标 急救点 A厂房2楼疏散平面图 小房间 疏散路线 电梯 焊接 车间 楼梯间 楼梯间 急救点 危险目标 厕所 厕所 A厂房三楼疏散平面图

急救点 财务室 办公室 厕所 开放式办公室 总经理办公室 会议室 危险目标 仓 库 电梯 疏散路线 A厂房四楼疏散平面图

厕所 急救点 仓 库 危险目标 电梯 B栋厂房一楼疏散平面图 配电房 空压机房 车间办公室 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 电梯 楼梯间 金属门加 门工车间 楼梯间 急救点 危险目标 厕所 B厂房3楼疏散平面图

小房间 楼梯间 铜件 仓库 疏散路线 危险目标 电梯 厕所 急救点

危险目标 楼梯间 急救点 B厂房2楼疏散平面图

小房间 楼梯间 成品 仓库 疏散路线 危险目标 电梯 厕所 急救点

危险目标 楼梯间 急救点 B厂房4楼疏散平面图

小房间 楼梯间 其他物料仓库 楼梯间 疏散路线 危险目标 电梯 厕所 急救点 C厂房疏散平面图

喷粉线 丝印车间 烤箱 管理部 会议室 疏散路线

危险目标 1号宿舍楼楼层疏散平面图

厕所 小房间 疏散路线 楼梯间 楼梯间 附件2:应急机构、人员通讯

应急组织机构架构图(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指挥部 通讯联络职 组务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成 员 事故初期 总指挥:唐汇银 疏 胜 安灭副总指挥:邹后 现场处置小组抢应急指挥部名单及联络方式 散火成员:向乾解勤全险组长:部门主管 王振新 段虎刚 江秀珍引 杨小兰救保警抢组员:现场人员樊凤鸣导 援障 戒修姓 名 固定电话 组组行政职务组组组 唐汇银 邹胜 向乾解 杨小兰 王振新 段虎刚 江秀珍 樊凤鸣 万伟权 总经理 行政主管 生产厂长 喷涂主管 PMC主管 品质主管 财务主任 保安队长 机修电工 急救护理手 机 组 应急机构人员通讯录

专业分工 姓 名 王子雄 熊仁国 王振新 黄超明 邓亚军 张文玉 应急救援职责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手 机 办公室电话 灭火救援组 刘斌 李彦立 姜盘龙 田灵丽 何帅帅 白俊涛 各部门由志愿消防队员组成灭火救援组 樊凤鸣 李小元 杨本强 安全警戒组 李波 何吉均 孙宏志 冯仕喜 杨小兰 何爱平 急救护理组 江秀珍 肖智英 邹 胜 通讯联络组 彭振杰 许庆敏 成员 成员 组长 成员 成员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长 成员 专业分工 姓 名 于坤克 朱丽婵 匡秀兰 应急救援职责 成员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手 机 办公室电话 后勤保障组 劳雪兰 付海利 向乾解 万伟权 抢险抢修组 聂荣 马光辉 附件3: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应急机构联系电话

外部机构联系电话

序 号 单位名称 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 坑梓消防队 坑梓自来水厂 坑梓供电所 坑梓派出所 秀新社区值班电话 秀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坪山新区应急值班中心 (全天值班电话) 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安监科 坑梓办事处应急指挥中心 (全天值班电话) 坑梓办事处安监办 深圳市坪山新区卫生监督所 坑梓环保所 市气象站 市场监管局投诉 12121 12365 联系电话 (120) 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分局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 咨询服务热线 电梯维保单位:深天粤电梯有限公司 0 临近单位联系电话 序号 单 位 景恒运动用品厂 协和精密 联系人 楚先生 联系方式 没找到电话 曾先生 华利制衣厂 附件4:应急器材明细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已配置 防毒面具 消防战斗服 安全帽 腰斧 消防斧 报警铃 急救药箱 手电筒 防尘口罩 喊话器 防毒口罩 线手套 皮手套 耳塞 气割设备 手动叉车 电动堆垛机 10 10 1个 2 80 2 8 50 10 100 1 25 1 需 配 置 保安室 保安室 仓库 行政部 喷涂车间 仓库 仓库 仓库 机修电工 各车间 仓库 樊凤鸣 樊凤鸣 聂荣 樊凤鸣 聂荣 聂荣 聂荣 聂荣 聂荣 向乾解 聂荣 管理责任人 手机号码 5套 5把 5把 1个 防护眼镜(罩) 50 对讲机 5 防砸鞋 150 安全带 2 千斤顶 1 撬杠 5 安全绳 2 通风机 2 安全梯 1 送风式 2 长管呼吸器 药箱清单:红花油1瓶、医用酒精1瓶、云南白药1瓶、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1支、棉签1包、灭菌棉球1包、止血贴10张、无菌纱布1卷、汞溴红溶液1瓶、医用透气胶带1卷、烧烫伤膏1支、湿巾2包、2%碳酸氢钠溶液。 公司灭火器材配置和分布情况表

手动 序号 车间 (楼层) A一层 A二层 A三层 A四层 B一层 B二层 B三层 B四层 喷涂车间 宿舍楼 配电房 消防水池 手提式灭火器 8 8 8 4 8 4 4 4 40 40 4 / / 推车式灭火器 / / / / / / / 消火栓 4 4 4 2 4 2 2 2 8 10 / / / 干粉 / / / / / / / / / 水 / / / / / / / / / 自动 气体 / / / / / / / / / 报警其它 系统 / / / / / / / 共 2 处,共计:96立方米。 附件5:事故信息上报表

事故信息上报表

填报部门: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事故时间 事故地点 事故类别 事故概况及现场情况 本次事故造成死亡 人,重伤 人,轻伤 人,财产损失 万元,详情如下: 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 事故初步 原因分析 其它 附件6:应急演练评估表

应急演练评估表

演练时间 组织部门 现场指挥 演练类型 接警的处理与初步过程控制是否及 时准确 警戒组织划分是否合理有效,疏散 组织是否有效 事故现场救援是否及时,方法是否恰当,采取的初步 控制措施是否恰当及时 救援物资装备准备是否充分,医疗 物质、人员是否到位 是否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发布形式、 内容是否准确 演练地点 协同部门 职务 指挥与控制 警戒与疏散 抢险救援 后勤与医疗 信息发布 应急恢复 演练完毕是否及 时组织恢复现场 总体评价 附件7:预案修订记录表

预案修订记录表

修订日期 修订申请部门 修订人员 主要修订内容: 生效日期 修订后版本号 审批信息 审核 批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