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_„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_„_„(时间: 90 分钟 试题:100分 卷面:3分)

_„„一、识文断字

_号„考„(一) 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它表示的词。(8分)

„„1、胡同里住着一户外地迁来的人,此人姓liáng ( ),听说在文学方面造yì( ) __„„很深,家中有个cōng huì( )的女儿,还养着一群家qín ( )。 __„线2、一只táo( )气的小狗在大路上来回跑,fánɡ ài( )了交通。

__„3、一个小mù( ) 童,穿着suō( ) 衣,斗笠zhē ( )挡住太阳,望着路边名„姓„喝zuì( ) 的老头,mâi ( )眼横飞的少女,地里锄草的壮汉,村边bāo( ) „ „豆的村妇。

„ 4.冬阳底下学骆驼咀 juã ( ) 的 shǎ( )事,我也不会再做。

„ „ „(二)趣味识字(1分)

„ _订选择一个字,用有趣的识字方法记住它。 _„可以选择的字:禽 辱 噩

„ „ _„有趣的识字方法:

_„级„(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班„贼( ) 肆( ) 狞( ) 僵( ) 剥( ) „ 装 赋( ) 律( ) 拧( ) 疆( ) 碌( )

„ „ „(四)选一选(只写序号)(4分)

„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雪中送炭 势不可当 同归于尽 美轮美奂 „ „ B.面不改色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了如指掌 „ 校„C. 随心所欲 运转自如 绞尽脑汁 杯水车薪 学„„D. 严阵以待 始料不及 深情厚宜 翠色欲流 2、下列加画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蒙古包” (měng) 好客(hào)似乎(sì)匕首(bǐ) B.澄澈chãng倭瓜wēi困窘jiǒng水瓢piáo C.募捐mù 红锈xiù 筹齐chóu疙瘩da D.揪出jiū 剥莲蓬bāo 颧骨quán 两鬓bìn 四)请用“√”或“X”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2分)

1、“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 )

2、“胚、臂”两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月”的写法也不同。”。( )

二、斟词酌句

(一)选词填空(4分)

幽静 安静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 )的脸。 2.山谷里十分( )。

存心 预谋

3.好在也没有( )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又去做别的了。4.这像是一件( )许久的事。

(二)乱句重组。(5分)

( )为设果,果有杨梅。

(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三、过目成诵。

(一).按原文填空。(9分)

1

1.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 2、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 ,让我们在这曾经 。 3、楼外青山, ,

池边绿树, , 4、 ,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国学乱句重组(5分)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点,尔何如?”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四、熟读精思:阅读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一、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坎坷(

明白(

价值

( ) 情深意重( )

2、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是 (2分)

3

(1分)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二)

⑴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秃头。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村也不光就他一个人是秃子,又或许是因为秃鹤还太小,想不起来自己该在意自己是个秃子。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有人叫他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的,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叫陆鹤。 ⑵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事实上,秃鹤的头,是经常被人抚摸的。后来,秃鹤发现了孩子们喜欢摸他的头,就把自己的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着他们想摸就摸了。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头,他就会立即掉过头去判断,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追过去让那个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见是一个比他有力的,他就会骂一声。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秃鹤一点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或铅笔借他用半天。桑桑用一根断了的格尺,就换得了两次的抚摸。那时,秃鹤将头很乖巧地低下来,放在了桑桑的眼前,桑桑伸出手去摸着,秃鹤就会数道:“一回了„„”桑桑

觉得秃鹤的头跟他在河边摸一块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时的感觉差不多。

⑶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秃鹤

2

的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人再喊他秃鹤,他就不再答应了,并且,谁也不能再用东西换得一摸。

⑷秃鹤不再快活了。那天下大雨,秃鹤没打雨伞就上学来了。天虽下雨,但天色并不暗,因此,在银色的雨幕里,秃鹤的头,就分外的亮。同打一把红油纸伞的纸月与香椿,就闪在了道旁,让秃鹤走过去。秃鹤感觉到了,这两个女孩的眼睛在那把红油纸伞下正注视着他的头,他从她们身边走了过去。当他转过身来看她们时,他所见到的情景是两个女孩正用手捂住嘴,遮掩着笑。秃鹤低着头往学校走去,但他没有走进教室,而是走到了河边那片竹林里。

⑸雨沙沙沙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⑹秃鹤捡起一块瓦片,砸了过去,惊得那几只鸭子拍着翅膀往远处游去。秃鹤又接二连三地砸出去六七块瓦片,直到他的瓦片再也惊动不了那几只鸭子,他才罢手。他感到有点凉了,但直到上完一节课,他才抖抖索索地走向教室。 1、上面的文段选自《 》一书。(1分)

2、读文章⑴~⑷段,概括文中秃鹤对自己的秃头的心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 )→不再快活了(2分) 3、按要求理解词语

第⑹段中“但直到上完一节课,他才抖抖索索地走向教室”。联系上下文,写一写秃鹤

为什么会“抖抖索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最符合本文主题的一项是:( )(1分) A、文中父亲为秃鹤的头绞尽脑汁,赞扬了父爱的伟大。

B、我们身边的每个同学每个师长都有自己的缺点或缺陷,作者要呼吁大家与人交往的时 候不要以貌取人。否则会伤人自尊。

C、对文中秃鹤同学的丑恶行为进行无情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欺凌同学这种校园不和谐现象的极度愤怒。

D、秃鹤因为不想上学而被父亲打了,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暴

(三)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时,走的快,喊的声音也大。可不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了。连馒头箱子也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 1.上面文段选自 的长篇小说《 》。(1分) 2、 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3、用“ ”画出文中对老头语言描写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九、下笔成章 (35分)

1、修改:下面是我镇五年级小学生习作中的片段,请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用修改符号修改达到标点正确、用词准确、语句通顺、生动。(5分)

2008年8月8日的夜晚,北京灯火光明。国家体育馆里,正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着。

看到了一幅穿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博大感人的中国故事,全世界的朋友都能从中领略优雅、高雅的东方情韵,了解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现代

美丽。主题歌“我和你”那悠扬的旋律温馨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间。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

圣火,谁能为和平而激动!

3

100 200 300

习作:(30分)

想起那件事我就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句通顺,事件具体。3、写事时恰当的用上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4、不少于400字。

4

400 50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