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行业是集中度极高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200家最大的饭店集团基本上垄断了饭店市场,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我国的饭店业创建自己的饭店集团,增强我国的饭店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中国的饭店集团在原则上享受外国饭店集团在中国的相同待遇。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中国饭店业中中国饭店业中出现了一批以模范外国饭店集团经营模式为特征的中国本土管理公司和饭店集团。这些本土的管理公司或饭店集团与来自外国的饭店集团和来自港澳的饭店集团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目前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主要有洲际、温德姆、万豪、希尔顿、雅高、精品国际、最佳西方、喜达屋、卡尔森环球酒店集团、凯悦等。本土酒店集团主要有北京国宾友谊、北京天伦国际、东方嘉柏、港中旅维景、海航集团、华侨城国际、锦江国际、南京金陵、山东银座、首旅建国、浙江开元、浙江世贸君澜等。
以下将从基本状况,集团发展力,发展稳定性,品牌化发展,饭店集团组织力,管理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七大方面对本土饭店集团和国外饭店集团进行比较。
1 基本情况 1.1 企业规模
(一)中国本土饭店集团:
饭店集团的规模主要通过其拥有及管理的饭店和客房数量两个指标来体现。 总体规模
《中国本土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发展年度报告 2009年度》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29家饭店集团,共拥有饭店1680家,客房数356074间其中,已开业饭店数量为1213,客房数为250104,占2009年全国星级饭店总量的8.29%。其中,拥有饭店超过50家的集团11个,比2008年增加了6个,饭店数量排名前5位的集团分别是:锦江国际、南京金陵、宁波南苑、首旅建国和港中旅维景;客房数量排名前5位的饭店集团分别为: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南京金陵和浙江开元。其中,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的客房数均超过2万间。
1
2、集团间规模差距
从我国本土各个饭店集团之间的规模对比来看,集团间的规模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市场进一步分化。
拥有饭店数量 相应集团个数
60家以上 50—59 40—49 30—39 5 6 5 4 20—29 2 20家以下 7 形成三大阵营:
一、以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南京金陵为代表的第一大阵营(各自有20000左右的客房)这4个集团共拥有客房151169间,占29家饭店集团客房总量的42.5%,在规模上较其他集团有一定优势,并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二、以浙江开元、岭南国际、山东蓝海、粤海国际、湖南华天、海航集团、北京
国宾友谊为代表第二大阵营(客房数量均超过过10000),是我国饭店集团未来规模增长的中坚力量。
三、客房数量尚不足1万间的第三大阵营,市场壁垒较低,很容易被新进的集团替代;但同时这些集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饭店集团在未来能否实现规模上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的成长表现。
总体来说,我国饭店市场的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我国饭店集团化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二)国际饭店集团:
根据世界酒店业刊物《Hotels》公布的2009年全球饭店集团规模排名,位于前10名的饭店集团拥有饭店总数达到了33747家,客房总数为4110436间,平均每家饭店集团拥有客房411044间。位于首位的洲际酒店集团拥有的饭店数量和客房数量分别是4186家和619851间,其客房数量是我国最具规模的28家饭店集团客房总量的近两倍。
由此可见,虽然三十年多来,我国本土饭店集团规模扩张迅速,但在规模存量上与国际饭店集团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1.2 成员饭店星级结构
2
(一)中国本土酒店集团:
整体上,四五星级对应的高档饭店,是大多数集团的主体部分,现有存量和增量都较大;而三星级对应的中档饭店,存量和增量都相对较小,多数饭店集团在未来三年都没有三星级饭店的发展计划;经济型饭店是很多集团未涉足的市场,各集团中锦江国际的存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并仍在高速扩张。
五星级: 根据全国星评委办公室统计,2009年底,我国共有五星级饭店506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量的3.5%。本次统计的29个集团已开业饭店共1213家,其中五星级饭店共239家,所占比例为19.7%,远远高于全国五星级饭店平均比例。 四星级: 与五星级类似,四星级饭店在各集团饭店层次布局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2009年底,我国共有四星级饭店2057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量的14.1%。29个集团共有已开业四星级饭店310家,占所有已开业饭店数量的25.6%,仍高于全国平均比例。与五星级有所不同的是,各集团四星级饭店项目的扩张速度较为平缓。
三星级:2009年底,我国共有三星级饭店6215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量的42.5%。而各集团已开业三星级饭店数量为155家,占所有已开业饭店数量的12.8%,远低于全国平均比例。29个集团中的20个旗下已无三星级饭店或在未来没有三星级饭店的发展计划,这也将使三星级饭店在未来集团饭店中所占份额更小。 经济型:近年来,经济型酒店以其对大众旅游者消费需求的迎合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了中国饭店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国连锁饭店市场中的重要力量,超过半数的“30”强集团都有经济型酒店项目。其中,最为突出的即为锦江国际,经济型酒店存量巨大,且已基本形成全国性布局。
上述分析表明,多数集团仍立足高端,采取相对集中战略,而低端市场相对薄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低端市场将出现由现有经济型饭店集团主导的局面。
(二)国际酒店集团:
国际酒店集团与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在星级评定方面存在标准上的差别,同一级别的酒店可能国际酒店的服务和产品要更好一些。总体上,国际酒店集团还是立足于高端市场(五星级,四星级),低端市场虽然数量少,但质量高,有特色,品牌化,具有核心竞争力。
3
2 饭店集团发展力 2.1 集团成长性
(一)中国本土酒店集团:
截止2009年底,29个饭店集团已经开业的饭店1213家,客房250104间;筹建中的饭店465家,筹建饭店数量占总量的27.7%。其中,2010年开业222家饭店,2011年预计开业143家饭店,2011年之后开业100家。2008年度统计数据显示的拟新建饭店项目为 236个,占当时已开业和筹建饭店总量的26.4%。可以看出,2009年的新建饭店比例较2008年小幅上升,总体上来看我国本土饭店集团饭店保持持续平稳扩张,成长力较强。 (二)国际酒店集团:
洲际(英国):洲际饭店集团旗下拥有、管理、出租或托管的饭店达3,600多家。共有客房539,000多间,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洲际饭店集团在全球各洲的饭店数量分布情况见下图,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北美洲、南美洲是其最大的市场。
自2005年6月以来,洲际酒店集团全球新增60,490间客房,其预计于2008年底完成的三年客房增长计划提前六个月得以实现。2008年上半年,集团新签约356家酒店,共计48,282间客房,这使得在建客房数达到242,349间(在建酒店总数达1,788家),是现有规模的41%。中国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雅高(法国):
国际扩张速度不明显 ,但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速度较快,比如欧洲最大酒店集团雅高今日宣布,携手印度当地战略伙伴InterGlobe正式开始印度市场的扩张计
4
划,双方承诺了60项合作酒店项目,于明年向印度引入雅高旗下多个品牌酒店,目标到2015年雅高在印度市场酒店网络达到90家,并引入投资基金加快扩张步伐;
母国扩张与国际扩张基本同速 ;
品牌地域分布不广泛 :法国、比利时和德国拥有雅高的6个品牌,没有国家同时有7个品牌。拥有5个品牌的国家为:澳大利亚、西班牙和荷兰。从正面看,表明雅高扩张的市场空间大。从地理上讲,雅高的饭店库存主要在欧洲(59.4%),在法国饭店数和客房数比例分别为42.1%和33.7%,其他主要集中在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等国家。
希尔顿(英国) :希尔顿国际集团在全球的发展以谨慎著称。比如希尔顿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而到2010年一月中国内地只有上海,深圳,南京,重庆,北京拥有希尔顿品牌。
国际精品(美国):EPOQUE HOTELS有着遍布全球100多处景区的高级,时尚而奢华的酒店。它的会员酒店分成两条不同的线路: 时尚型路线和经典型路线。EPOQUE HOTELS迅速成为了时尚酒店中的潮流风向标,总部设于迈阿密,在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及印度均设有EPOQUE HOTELS的办事处。由于其走的是时尚经典路线,因而在全球的扩张速度也是比较缓慢的。
最佳西方(美国):全球单一品牌下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采取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在全球建立经营网点,但北美是最佳西方的主要市场。
喜达屋(美国) :喜达屋在发达国家的酒店业的收入,比如说日本、北美、欧洲,合起来只占全世界GDP的20%。更多的机会来自于新兴市场,也就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例如2011年全球将有25家喜来登酒店开业,其中16家将位于中国,喜来登已成为喜达屋在华扩张的领头羊。
马里奥特:马里奥特饭店联号发展速度迅猛,短期内的迅速扩张主要通过购买独立的中小著名饭店品牌来实现的
由上可以看出,总体上来看我国本土饭店集团饭店保持持续平稳扩张,成长力较强,而且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带动下的市场疲软的影响,我国饭店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产业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但尚未有触及海外市场的能力。相比
5
之下,老牌的国际酒店集团全球扩张的速度较缓慢,同时很多集团看准了新兴经济体的成长空间,在这些国家的扩张速度较为迅猛。
2.2 地域扩张性
(一)中国本土饭店
在地区集团成员饭店分布方面,在华东地区拥有成员饭店的集团最多,共有27个集团;华北地区及中南地区次之,分别为22个和18个集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这三大地区中集团成员饭店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众多集团总部或旗舰店及其发展初期的成员饭店所在地区。伴随着规模的扩张,众多集团的成员饭店分布已不再局限于上述“中心地区”,逐渐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辐射。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拥有成员饭店的集团相对较少,分别是14个、11个和10个集团。重庆、成都、昆明、大连、沈阳、长春、西安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或周边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是这三个地区成员饭店比较集中的区域。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一线、二线城市饭店供给市场的逐渐饱和,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将成为各集团下一阶段地域扩张的热点。
(二)国际酒店集团(从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的地域扩张来看)
据统计发现,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国际酒店资本最愿意进入的区域,目前已开业酒店占据了全国73%的市场。西南区域以成都和重庆为首的城市,后来居上成为最新的热土,未来签约的酒店有15%被西南地区所瓜分。由于未来1——2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已经饱和,国际酒店集团精力除继续加强经济发达省市的投资,还将会重点投资环渤海和西南一些新型的二三线城市。天津,四川,山东,广西,海南这样的经济次发达城市及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区域,也是其重点发展的对象。因此,西南区域和环渤海两大区域增长都超过35%,北部区域也达到35%,但是由于绝对数量较小,短期内不会是重点发展的区域。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和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都集中在
6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且中国本土酒店的扩张力度更强。同时,二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二三线城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但绝对数量较小,因而不会成为发展的重点。
2.3 发展稳定性 2.3.1 管理模式
(一)中国本土酒店集团
各饭店集团的管理模式统计表 管理模式 饭店集团数量 经营的饭店数量 占所有集团饭店总量的比重 委托管理 28 690 41.1% 租赁经营 带资管理 特许经营 18 172 10.2% 19 382 22.6% 8 317 18.9% 顾问咨询 9 49 2.9% 原始数据来源:《中国本土饭店管理公司(集团)发展年度报告 2009年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委托管理是目前饭店集团管理输出的主导方式,其次,带资管理也是集团化方式较为常见的一种,国际上采用这种集团化方式最典型的当属香格里拉集团。而我国很多饭店集团也是以资本和管理共同为纽带,本次调查的29个集团中,有19个集团拥有一定数量的饭店股权,同时集团自己进行管理。海航集团、山东蓝海、世纪金源、阳光酒店和浙江旅游集团等都有超过一半的成员饭店属于自有自管,这种自管水平较高的饭店集团,通过资本运营来进行扩张的能力相对较强。而租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方式则更多的应用在集团对中档饭店和经济型饭店的管理中,例如锦江集团有288家饭店采用特许经营,其中有273家是“锦江之星”。
(二)国际酒店管理集团
国际著名酒店集团所属品牌及经营模式 管理模式所占比重 委托管理 国际酒店集团 洲际 6% 88.9% 5.1% 特许经营 带资管理 租赁经营 新模式 7
圣达美 万豪 雅高 精品国际 希尔顿 最佳西方 喜达屋 香格里拉 凯悦 42.3% 15.4% 3% 28.5% 为辅 100% 53.1% 16.3% 100% 23.8% 为主 41.8% 为主 4.6% 46.5% 73.2% 29.7% 为主 21.8% 战略联盟 由此可见,国际著名酒店集团管理模式中,特许经营占了绝对优势,委托管理与带资管理在一些品牌中占有重要地位,采取租赁经营的所占比例极小,同时一些酒店也创造性地引入诸如战略联盟之类的新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委托管理是目前中国本土饭店集团管理输出的主导方式,特许经营是国际酒店集团的主要管理模式。
2.4 品牌化发展
2.4.1 品牌组合
(一)中国本土酒店集团(本次统计中,26个集团提供了关于集团品牌的有效数据)
21个集团采用了多品牌策略,一般是由高端品牌向中低端品牌延伸,从而形
成一个品牌组合。具体情况如下
集团 品牌名称 古井 安徽古井 城市之家 君莱 北京国宾友谊 北京天伦国际
集团 岭南国际 品牌名称 花园酒店 佳园连锁 金陵 金一村 凤都国际 远大国际 8
国宾友谊 盈宾 瑞廷 南京金陵 山东蓝海 瑞格 东方嘉柏 福州西湖 嘉柏 福州西湖 维景国际 维景国际度假 港中旅维景 维景 旅居 旅居快捷 海航大酒店 海航集团 海航商务 海航快捷 河南中州 中州国际饭店 中州商务酒店 华天 湖南华天 华天商务 华天之星 华侨城酒店 华侨城 奥思廷酒店 精品酒店 城市客栈 锦江 商悦 锦江国际 锦江之星 百时快捷 白玉兰 雷迪森 雷迪森旅业 唯嘉 怡莱
浙江世贸君澜 浙江旅游集团 浙江开元 粤海国际 世纪金源 首旅建国 阳光酒店 深航酒店 山东银座 颐正 蓝海国际 蓝海 钟鼎楼 银座佳驿酒店 银座佳悦酒店 欣源万家 欣源国际 衡山 郎庭 深航国际 深航精品 深航假日 世纪金源酒店 建国酒店 阳光 粤海国际酒店 粤海酒店 粤海之星酒店 开元名都 开元大酒店 开元度假村 浙旅酒店 浙旅名庭 君澜 景澜 君亭 陕西旅游 上海衡山 首旅建国、东方嘉柏、福州西湖、世纪金源及阳光酒店5个集团仍然采取单
品牌策略,且多是采用公司品牌结构,即集团名称直接进入产品品牌名称。 (二)国际酒店集团
面对众多细分市场,很多国际饭店集团选择多品牌策略,形成一个品牌组合。例如,万豪酒店集团拥有13个品牌,希尔顿酒店集团有9个品牌,雅高集团有16个品牌,喜达屋集团有9个品牌。也有集团选择单品牌策略,如香格里拉酒店集
9
团。具体情况如下
洲际:集团旗下七个品牌。洲际酒店及度假村(高端奢侈级酒店) ,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高端豪华级),假日酒店及度假村(中高端豪华级酒店),智选假日(中端舒适级酒店),Staybridge Suites(一个别具一格的饭店概念),CandleWood Suite(向客户提供宾至如归的超值体验),Indigo(中高端概念型酒店)。 雅高:索菲特(集商务与休闲为一体,气氛高雅的私人休闲场所),诺富特(城市商务中心及旅游胜地),美居(涵盖豪华酒店,酒店公寓,度假酒店市场。反映地域特色,文化,个性),世纪国际(服务式公寓为主),宜必思(简朴,服务质量高,经济实惠)等。
希尔顿:采用品牌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对市场做了细致的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品牌+系列子品牌”的战略,主要品牌有康拉德,斯堪的克,双树,花园客栈,汉普顿旅馆,希尔顿度假俱乐部,每一个品牌有特定的主要目标市场。 喜达屋: 喜来登酒店(喜达屋旗下历史最悠久的,最大,分布最多的酒店品牌。品牌带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像家一样的酒店),圣·瑞吉斯酒店(St.Regis)(世界上最高档饭店的标志,代表着绝对私人的高水准服务),福朋酒店(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中档(四星级)酒店,客源市场定位在商务客人和消遣旅游者), 威斯汀酒店(酒店行业中一直位于领先者和创新者行列,它分布于重要的商业区,每一家饭店的建筑风格和内部陈设都别具特色),豪华精选(为最上层客人提供独出心裁服务的饭店和度假村的独特组合),W饭店(对商务客人的住店经历进行重新定义),雅乐轩(Aloft)是W的延伸品牌,属于玩味极浓的酒店。 香格里拉:单品牌选择的典型
由上可以看出,国际酒店集团在品牌战略方面大都选择品牌组合,形成完整的组合线。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提供多样化产品,在各层次上都有自己核心的品牌,且各品牌的清晰度高,不容易混淆。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本土酒店集团与国际酒店集团在品牌方面大都选择品牌组合的策略,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国际酒店集团由于起步较早,各品牌发展成熟,清晰度高。本土各酒店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吸收国外的品牌发
10
展模式,以本土市场为基准,也开发出了不少成熟的产品线,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2.4.2 品牌影响力(以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为主)
(一)本土酒店集团
一个品牌的影响力,简单说来,就是它被消费者感知和识别的程度,是它能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性感觉或附加价值或利益。评价品牌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对饭店集团来说,判断集团品牌影响力高低,首先可以看集团成员饭店,有多少挂的是集团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只借集团的力而不挂集团的品牌。从本次统计的整体情况来看,26个集团的1235家饭店使用了集团品牌,占集团饭店总数的73.5%。其中东方嘉柏、港中旅维景、海航集团、锦江国际和上海衡山等集团,全部成员饭店都使用了集团品牌;安徽古井、河南中州、湖南华天、南京金陵、山东蓝海、山东银座、首旅建国、深航酒店、世纪金源、阳光酒店、粤海国际、浙江开元和浙江旅游集团等,集团品牌的使用率也达到了50%以上。可以说,我国饭店集团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 (二)国际酒店集团
在众多“疯狂落子”的酒店品牌中,相比较国内酒店,属于外来户的国际品牌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管理系统,使所管理的饭店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盈利水平均高于国内酒店品牌。而且从入住率的角度来看,各个城市中公认的最好的一批饭店集团基本上都是国际品牌的饭店。
3.2管理控制权
(一)本土酒店集团
业主对成员饭店的越权干预,是我国饭店业一直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提供有效数据的26个集团中,有14个集团80%以上的成员饭店管理团队权力能够得到基本保障,而有17个集团不同程度的存在业主对外派团队过度干预的情况。
业主遵照管理合同约定支付管理费用是保障管理公司权益的重要方面。从调查数据中看出,在管理费收取方面,有21个集团能够正常对80%以上的成员饭店收取到管理费,而有12个集团存在对小部分成员饭店难以收到管理费的情况。
11
(二)国际酒店集团
国际酒店集团大都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酒店规模,业主经营权独立,因而在控制权方面与业主几乎没有纠葛。即使是在带资管理,委托管理等涉及集团投资的业务上,因为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善,因而在集团与业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都有清楚的划分,各方在管理控制权上存在的矛盾也较少
3.3管理信息系统
(一)国内本土酒店集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集团和单体饭店对各类信息系统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就个体酒店层面来说,主要是酒店管理系统(PMS),集团成员饭店对西软、中软、千里马、华仪、Opera、Fidelio等专业品牌应用较多;也有部分集团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定制或开发了酒店管理系统,成员饭店即使用集团的系统,如河南中州和湖南华天。就集团层面来说,在分销渠道和采购渠道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分别对应集团中央预定系统和中央采购系统的运用。在提供有效数据的26个集团中,有20个集团已经引入中央预定系统,主要是互联网在线预订和电话呼叫中心两种形式,以提高集团向成员饭店提供客源的能力;有11个集团有自己专门的集团采购系统,以真正发挥集团采购优势,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集团对中央预定系统的选择多为第三方专业系统,如石基、西软、千里马、Easyrez等;相比较来说,自主定制或开发中央采购系统的比例较高,如湖南华天、锦江国际、深航酒店、世纪金源等集团都使用自己的采购系统。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本土饭店集团与国际集团竞争的信息化水平正在提升。
(二)国际酒店集团
最佳西方:1968年,“最佳西方”开通了统一号码的电话预订系统;1970年,“最佳西方”启用正式的酒店质量监控体系,代替了以往采用的成员酒店相互间的质量监测;1988年,“最佳西方”建立了常客奖励制度;1996年,“最佳西方”启动了全新的中央预订LYNX 系统; 2001年,“最佳西方”建立了成员酒店专用的网站。
雅高:把绿色带回家。2 0 0 6 年诺富特建成了符合H E Q ( 高等级环境质量) 标
12
准要求的巴黎蒙巴那斯诺富特酒店。H E Q 是一套应用于服务行业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标准,致力干控制酒店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 提高能源性能、降低污染物排放, 以及创造健康舒适的内部环境, 诺富特主动将这套标准作为其管理的一部分。自2 0 0 7 年7 月签订协议以来, 全球9 3 % 的诺富特酒店使用了名为O P E N 的在线环境管理工具, 通过该工具, 酒店可获得一份月度水及能源的消耗报告, 以及一份关于酒店环境章程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今年上半年, 中国所有诺富特酒店已经完成了加入绿色环球认证项目的申请。
喜达屋: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 和通信新领域的领先供应商Tatacommunications达成一项合作协议, 该协议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公用网真 室这个宏伟计划的组成部分。该协议将大大拓展Tatacommunications的公用思科网真室网络, 并计划于2 0 0 9年底在喜达屋酒店设立1 0 套新设备。首批网真套房将设置在纽约喜来登酒店、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多伦多喜来登中心酒店、威斯汀洛杉矶机场酒店。未来, 喜达屋预计将向布鲁塞尔、巴黎、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主要国际商业市场拓展这项服务。Tatacommunications网真服务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喜达屋及其客户带来一种在网真室内和与会者进行身临其境会谈的体验。
根据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和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基本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差距不大,如中央预定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都运用到了酒店管理中。但国际酒店集团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沿市场一直在做探索,越来越将焦点集中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并联合各大通信公司对网络这一部分做深度开发。因此,本土酒店不能只停留在引进国际酒店集团惯常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要能依据本土市场特点,人们的消费习惯,建立个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