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1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董千里

摘要

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运输、仓储业发展,提出基于供应链管理(SCM)的第三方物流战略构思,其内容涉及基于SCM的经营理念转变、经营主体角色定位、流程重新设计等问题,其结论对西部大开发新建企业也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第三方物流 有效顾客响应 战略 运输

Research into the Strategy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Xi’an Highway University Dong

Qianli

Abstract

The paper structures the strategy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for transport, warehousing after China joins WTO. The content relates business ideas changing, logistics operator’s positioning an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important for new business to develop western of China.

1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 Strategy, and Transport

前言

供应链理论自80年代末提出以来,在全球制造业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供应链管理(SCM)进行战略思考已成为制定企业战略的基础工作。当今运输经营者与其它各类企业相同,也在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大环境的考验,也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中国加入WTO有关运输、仓储等的谈判的表明,中国的物流业将是包括目前运输及相关经营者在内今后竞争与发展的重要领域,第三方物流市场也将是外方为提高其在中国贸易效率而争夺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市场。

一、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机遇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指的是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等从供应者经生产者、销售者等环节最终达到用户手中的过程。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对构筑与运营这一无缝的物流链过程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的活动体系。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集中于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以维持其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不断地提高核心能力是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之源,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处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如企业物流链管理交由第三方进行就是一项重要途径⑴。利用外部资源(outsourcing)是指企业或组织将一项或一部分服务交由另一个经济实体去组织与经营。它涉及企业间构筑长期战略联盟和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其目的在于以加强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这种物流管理战略要能够体现形式灵活、结构简单、构造快捷、响应迅速等特点的用户供应链管理要求⑵。

需求日趋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使得制造商传统的大量生产模式和经

2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营战略不得不面临着严峻挑战,迎接这种挑战的结果往往是一些制造生产过程的缩短,而相关服务过程(包括物流增值服务)的延伸。以服务于工商企业为主要对象的中国运输企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死守单一的服务项目不仅难于走出今日的困境,更无法迎接明天加入WTO的挑战。以往那种“条件不具备”、“不符合中国国情”等说法将被唾弃。在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只要市场有需求、有发展、依法经营有利益可图,自有人会去干;你一时看不上的市场,当发现确有机遇时,可能已被别他人占领了最有利的市场方位,那时就难以插足了。第三方物流也正是在中国加入WTO的过程中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它已成为物流高级化的推动力量。一部分运输经营者运用综合集成管理理论、流程重新设计理论来重新思考基于供应链管理角度建立第三方物流战略体系是十分重要的⑶。好在国外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物流发展的步伐要快于中国一拍,“入世”的过程可以逼迫一些企业在缓冲阶段能真正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体系中,所服务的对象企业不仅要关注于制造过程管理,而且要关注于物流过程管理。在第三方物流参与的供应链管理中,制造企业只需要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因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链形成中体现了物流管理与第三方企业的密切关系、不同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

当今工商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需要可变的服务项目。而传统的中国运输企业只善于经营固定的、通用的服务项目,不善于与服务对象一起共享信息。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是典型的双方得利的合作形式,涉及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综合集成的全过程管理,而且需要实时信息流和新的经营理念支持。虽然所形成的供应链组织费用相对较高,但关系相对稳定,双(多)方合作的时间期限一般较长。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相互间依赖性比较高,特别是以信息技术支持构筑的第三方物流关系一般为不易取代的合作伙伴。

制造商通过外部资源利用可以改变企业资源利用方式单一的局限,可以获得多样性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全球资源利用的优势。集中于核心业务并不断完善核心能力是持续、

3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长期竞争的优势之源。由于制造商生产领域纵深的缩短,而使得建立联盟、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的要求增加,这一现象在国外已是一种发展趋势。中国面临“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对国内运输企业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遇。

二、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以营业性货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后勤保障、货运配载、仓库出租、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在信息技术与服务支持的基础上实现SCM需要的集成管理,代表着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服务项目、经营方式等的一种新兴市场力量。根据国际上有关研究,可以将这种力量概括为:第三方物流,在中国亟需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其正确发展。

归纳国内外物流实践,可以将第三方物流表述为⑷:作为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基础、经济关系和管理手段,为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其内容包括物流战略和(/或)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结合中国的物流实践,理解第三方物流有三个要点:⑴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主体是第三方,即非生产者自身或货主、也非最终用户,它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自己所有的;⑵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活动,特别是利用IT的支持,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全部或部分物流需求;⑶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用户方之间注重双方或多方的长期互惠关系,并以现代经济合同形式为基础的,IT的应用有助于稳定和巩固这种关系。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孤立事物,它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电子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从国际物流管理发展过程分析,80年代的物流服务与90年代有显著变化。在80年代,物流服务者主要是运输商,提供极为有限的服务项目,通常是经营者之间相近的服务项目,服务的重点是实物配送。随着核心能力、SCM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物流作业转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与此同时,第三方物

4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流企业也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物流服务,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响应。90年代的物流服务考虑到更多方面的需求,诸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将物流服务项目扩展到整个物流链,物流服务者在某一市场领域中的专业化。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制造商方面呈现的趋势与特点是生产纵深的缩短,可变因素多样化,物流过程在供应链管理的内在价值不断提高, JIT管理的哲学思想已经被企业界广泛接受。

中国加入WTO 和西部大开发,意味着国外基于SCM的物流管理的模式将会很快在中国出现,事实上已经通过合资企业的形式在中国出现。总部在中国东部的深圳新科安达后勤保障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科技物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共同投资,在中国从事仓储、运输、信息等业务的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中外合资企业。1995年12月经交通部、广东省及深圳市批准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项目投资2500万美元。其中新方占51%、中方占49%,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方控股管理的物流公司。公司于1996年筹建,1997年正式运作。经过2年运作已初具规模。该公司建立物流网络以支持用户需求响应。系统使用的是外方集成物流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管理。截止1998年底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建立了6个区域物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在宁波、上海外高桥、北京怀柔、沈阳、乌鲁木齐建立了15个配送中心。截止1998年底,所服务的城市可以做到50%的城市48h以内可以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32%的城市72h以内可以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分析其经营战略成功的原因主要有:⑴市场定位于服务外资在华投资大企业,它们更容易接受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理念;⑵服务范围广、方式灵活,既能为供应商提供全过程物流服务,又能为用户提供专项服务;⑶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的区域配送中心(RDC,region distribution centre)及物流服务跟着用户的销售战略走;⑷运用IT技术进行物流服务进行全过程跟踪。

显然,面临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运输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都势在必行,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新建企业再搞“大而全”、“小而全”也是没有出路的。

5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三、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构思

典型的生产或购买决策,一般适宜于购买简单的易划分的服务;而利用外部资源适宜于难于划分的综合服务及其管理的转移。第三方物流所服务客户自身生产纵深的缩短是导致运输企业生产纵深的延伸的原因。集中于核心业务缩短生产者的生产纵深,作为经济循环中的运输企业也可以参与这一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使自身得到生存与发展。

⑴明确第三方物流的战略优势。第三方物流战略对制造商而言是利用外部资源,此举可以变用户的固定费用为可变费用,可以得到并享用物流专家的经验与物流技术革新成果、物流管理职业化的服务水平,也能为用户提供各类满意的增值服务

⑵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构思准则。贯彻JIT(Just in Time)和有效的客户响应(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准则,所谓ECR指物流经营者对用户需求变化能进行迅速、有效地响应,以满足用户需要。贯彻JIT和ECR需要以全面的、以用户为导向的角度审视有关的工商物流过程,包括所有加工范围和中间流通过程。根据JIT 和ECR准则需要工商及物流活动之间协调,尽可能有效地以合理价格关注有效供应链管理,使物流在期望的领域、期望的时间到达,通过运输合理化,节约中间仓储等方式加速供货速度,顺利地实现供应。

⑶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技术支持。重点在于JIT 和ECR工作区域,主要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货物、车辆跟踪与物流链管理专家指导。由于工厂价格结构与市场销路相关联,有效的储存与配送、能够对准区域、时间组织生产,是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促销活动的重点支持范围。

⑷科学地设计第三方物流战略的组织体系,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要避免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必须建立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物流链各成员能做到关键信息共享,

6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物流实时监控,以压缩物流流程时间,提高需求、供货预测精度。

四、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经营者角色定位

就一部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而言,从简单的局部的物流服务项目向网络的物流服务项目,或向系统的物流服务方向发展是一个趋势。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澄清认识误区进行经营者自身物流角色正确定位是必要的。基于SCM物流服务的项目、模式都应该是多样化、易变的。不同物流服务的层次性实质显示了物流组织数量及水平的金字塔结构:即,局部物流服务者→网络物流服务者→系统物流服务者。

局部物流服务者是以提供单项物流服务为主,针对特别的单项服务、专业化服务具有大的、不确定和有限的客户圈。诸如公路、铁路、水陆和航空运输商,仓储、包装等物流服务,冷冻食品和危险品运输等。目前一般汽车货运属买方市场,加之经营者与用户关系不稳定,核心业务特色不明显、核心技术专用性不强,服务特色极易于被模仿,受市场波动冲击较大。除特种货物汽车运输外,在一般汽车货运服务业中主要为小企业、个体运输经营者。

网络物流服务者提供以网络化组织为基础的开放式物流服务系统,具有大的客户圈,市场对服务数量的要求变化很大。诸如专递、快递和包裹服务,生产废料的清除服务等。这类系统注重组织的网络建设。有IT技术支持和一定的网络组织为基础,一般小企业不能独立进行,必须与其它企业合作。一定网络化(组织网络、信息网络)规模的经营者其市场独占性较强,受市场波动冲击一般也比较小。中方此类经营者不多,一般是少数大中企业为经营主体。

系统物流服务者所提供的是封闭式物流服务系统,注重企业间战略同盟、业务伙伴关系的建设,以及与用户长期经营关系的确立,大客户较少,一般具有物流中心、配送系统

7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等。这类服务注重专门服务对象,特别强调有效的用户响应,注重与用户的长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关系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共享等实现,甚至可以说,客户的业务发展到哪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服务就提供到哪里。者类供需双方关系比较稳定,受市场冲击一般较小。中方此类经营者甚少,在中国主要是合资的物流(后勤保障)企业并主要服务于三资企业性质的制造商。其原因是服务供需双方在意识上、行为上、利益上均能接受这种“双赢”服务方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服务在中国内地也开始出现。河南省新乡市不少厂矿为了有效解决产品运输问题,寻求运输公司成立相关产品专运公司,这实际上就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河南省新乡汽车运输总公司采用服务于企业名牌产品的专项物流服务,这既有利于工业企业利用外部资源搞好企业供应链管理,也有利于增强运输企业参与工业企业物流服务的深度,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1996年5月29日,该集团公司以“运企联合、优势互补、权责分明、互惠互利”为基本特征的新飞电器专运公司宣告成立,根据新乡汽车运输总公司的实践,采用此方式可以使新飞电器的运输成本由0.65元/吨公里,下降到0.45元/吨公里,同样可以使运输及其他物流服务的集成管理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若采用IT还可以使物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按照第三方物流理论,基于服务对象企业的供应链完善第三方物流战略体系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该集团公司已分别针对新飞电器、秦新食品、亚洲啤酒、一拖、捷丰方便面等厂家成立了产品专运公司,在IT支持下,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五、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流程重新设计

对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的认识与实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新建企业也应有一个高起点,即按供应链管理模式运作。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一般过程是,由简单的运输服务项目向网络性、系统性物流服务方向发展,需要按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企业流程重新设计(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

8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指对作业流程进行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以便在现今衡量的关键因素上,诸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改善。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必须要有强烈的改善、创新愿望,学习技术知识,加深对生产工艺理解,按照SCM的思路和要求对用户物流过程进行重新设计。

⑴全能企业的物流流程再造。就中国情况而言,全能工厂企业数量太多,与其它企业合作的意识极为淡薄,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核心能力,非核心业务负重过大的企业是不宜参与国际竞争的。这类企业改造的基本思路是可将现有运输部门业务或资产独立出去,采用社会公开招标等形式,利用外部资源完成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流程再造。

⑵第三方物流流程重新设计⑸。第三方物流经营者要真正做到能够有效响应用户的各种需求。无论是网络或系统物流服务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供应链中的各个成员不愿与合作者分享自己信息弊端。缺乏准确的信息,意味着供应链网络必须保持大量的存货以应付快速的市场变化反应,也无法将永久性的库存场地和安全库存量减少或减至最少。这样难以改变目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

⑶重视顾客需求是流程重新设计的出发点。流程重新设计理论认为,最有效的组织设计是按流程流动进行组织设置,并围绕着流程实现集中相关方面人员及活动的过程。第三方物流管理流程重组强调以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为基本线索按物流流程、流向进行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

⑷注重综合集成管理。第三方物流战略与SCM思想的共性是将关注焦点从物流流程某一职能扩展到跨职能、跨行业的物流流程,以信息技术和组织调整作为整个流程变化的推动器,努力追求物流管理流程绩效获得巨大改善。所以,组织内或组织间工作流程或各种流程的分析与重新设计要能够适应面向物流管理要求,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工作团队或

9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物流链管理流程专门小组。第三方物流流程管理过程应当集TQM、价值链、并行工程等手段之大成,理顺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工作关系、组织行为的人际关系,提倡工作丰富化。

⑸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等的综合应用,企业流程的功能应当展现物流各个活动之间关系,实现分工的集成化管理,明确任务的时间和阶段性,界定活动的执行者与接受者及相互关系。采取根本性的改革措施,产生显著效果,并巩固新流程。IT支撑企业流程再工程、物流链运作,是企业流程重新设计(BPR)的强大工具,也是基于SCM的重要技术支持;IT创造了全新的流程再设计观点,也为基于SCM的第三方物流战略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六、 结论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在西部大开发中新建企业应基于供应链管理进行第三方物流战略设计。在体制上向部门主义挑战,将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联成无缝的供应链管理;意识上强调用户导向的ECR准则,向自我为中心挑战,形成协同运作体系;组织上保持团队精神,追求供应链管理系统整体最优;服务方式向传统标准模式挑战,多样化、可变性以满足用户特殊需要;经营行为向协同合作努力,利益实现双方共赢。总之,基于SCM的第三方物流战略需要真正融于市场经济之中,真正按市场机制运作。

参考文献

⒈Pobert C.Lieb,Hugh L.Randall.1997 CEO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Unite State .Transportation Journal .1999 .Spring

10

中国软科学稿件编号:20-126,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

⒉P.R. Murphy ,R. F. Poist .Third-Party Logistics Usage: An Assessment of Proposition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Transportation Journal.1998.Summer

⒊Christine Harland,Supply Chain Operation Performance Roles,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Vol.8,No.2,1997:pp70-78

⒋董千里.高级物流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

⒌董千里.注重第三方物流的培育和发展.中国道路运输.1999年(10):p12-14

作者:董千里,1954年12月31日生,江西玉山人,工学博士、副教授。

(此稿在个别文字上略有修改,特此说明。)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