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3年第18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0MIC RESEARCH GUIDE No.18,2013 总第200期 Sefial No.200 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梁碧云,梁月梅,陈友健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520) 摘要:作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废旧汽车的逆向物流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废 旧汽车的逆向物流,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内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 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找出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中国废旧汽 车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逆向物流;废旧汽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62—02 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报 废汽车数量也逐年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201 1 年累计生产汽车1 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 1 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作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2011 《固体废物处理法》,明确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企业有 义务对自己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置,在处理方式上可选择自己 处理或委托专业化的公司来处理;同时还规定在产品设计和 生产时就要考虑其报废后的回收问题。 日本于2005年实施“关于报废汽车再资源化法律”,简 称《汽车回收利用法》,该法规定汽车用户要交纳回收利用 费。日本通过专业化的回收企业、二手经销商、产品制造商共 同组成回收网络,每年约有500万辆汽车被报废。日本政府 的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实现95%的回收利用率。 在中国,面对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 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 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400 万辆,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 4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 快速增长的同时,废旧汽车逆向物流问题也日益凸显。废旧汽 车逆向物流涉及安全环保和资源利用,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废旧汽车的逆向物流,有利于 实现资源优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续发展的道路。2006年中国正式颁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 技术政策》,2008年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2013年1月商务部发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等政 策法规。但是从现阶段中国的报废汽车回收现状来看,形势不 容乐观。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民 、国内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 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汽车工业发展较 早,加上环保法规的约束,已基本形成了汽车产品从设计、生 产、销售到回收利用的整个运作机制,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成 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产业。 美国完善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和成熟的回收利用技 术在全球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堪称一流。早在20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就出台了关于回收利用废旧轮胎的法律;美国汽 用汽车保有量为1.o6亿辆,按照每年7%的报废率计算,2011 年进入报废年限的汽车达到742万辆,但是2011年全国只 有5O万辆汽车正常报废,其他90%报废车会流向:一是变 身黑车非法交易;二是量身整形后再次进入二手车市场,成黑 出租或教练车;三是将报废车的零件“偷天换日”流入市场。 车工程师协会多次举办以“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再制造”为主 题的学术会议;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了避免报废汽车连带的 二、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发达国家均是以立法的 环境责任,主动组建联合研究机构开展汽车回收利用技术的 研究,从而支持了整个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形式规定了报废汽车的回收标准,以及汽车制造企业和专业 拆解企业的操作规范。而中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废旧汽车回 收管理法律法规,但是回收责任不明确,回收拆解法规和强 法国是欧洲汽车强国,平均每两个人拥有一台汽车,每 年产生废旧汽车多达200万辆。法国在汽车回收中严格遵循 收稿日期:2013—04~09 基金项目:广东_v.-,3k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XJ201211845067) 作者简介:梁碧云(1988一),女,广东江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现代物流管理研究;梁月梅(1990一),女,广东肇庆人,本科, 从事现代物流管理研究;陈友健(1990一),男,广东梅县人,本科,从事现代物流管理研究。 一62— 制报废标准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回收拆解的市场准入制 文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以下的对策性建议: 度亟须健全。例如,法规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开展汽车零部 1.政府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法律法规和 件再制造的需要,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回收拆解企业的效 管理体系。中国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相关 益。此外,目前政府向汽车回收行业征收的增值税税率为 法律法规,首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汽车制造企业对汽车产 17%,业内人员质疑这一税率偏高。与其他拥有进项税的行 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明确各方面的法律责任。其次,加强 业不同,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没有这一税种,在销项税持平的 对专业的汽车拆解企业监管,提高准入门槛,防止废旧汽车 情况下,保证17%的增值税存在一定难度,这在某种程度上 再次流向社会。此外,还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 阻碍了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 等方面向实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企业进行倾斜,实施政策 2.废旧汽车回收渠道混乱,黑市交易呈泛滥趋势。发达 补贴;加大对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投入,鼓励企业 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汽车制造企业有回收报废汽车的义务,回 采用先进的拆解装备,提高回收利用率。 收渠道较为规范,并且汽车制造企业把废旧汽车的逆向物流 2.汽车制造企业要加强绿色设计和回收利用。汽车制造 作为企业的另一利润源泉,形成了完善的逆向物流网络系 企业在汽车回收利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开展 统。回收拆解企业是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主体,汽车制 绿色设计,提升产品回收的可利用率,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 造商几乎不参与废旧汽车逆向物流。但中国废旧汽车回收拆 提供拆解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回收利用企业合作,提 解企业资质认证不严格,数量众多,规模相对较小,存在恶性 高回收利用水平。要从源头上控制废旧汽车对坏境的影响,从 竞争。由于法定报废回收标准过低,每年将近八成报废汽车 产品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要考虑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目 流入黑市,这不仅对正规的回收拆解企业造成了冲击,扰乱 前,仅有少数自主品牌企业迫于出口压力,建立了完善的企业 了回收拆解的正常秩序,更给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和资 回收利用管理体系、汽车产品生态设计体系和企业绿色供应 源利用带来了严重隐患。 链管理体系等,并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另外,要 3.回收处理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回收企业是 重视回收利用,汽车制造企业应自觉把拆解手册提供给拆解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工作涉及到报 企业,还要对汽车拆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国外,一辆车生 废汽车回收拆解后各个部分如何处理、是否会产生污染、哪 产出来以后,哪个部件应该怎么拆,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些材料可回收、哪些材料不可回收等诸多问题。中国报废汽车 哪些又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都需要在拆解手册详细说明。国 回收企业的回收拆解设备、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都需进一步 外企业采取的是“生产者负责制”,汽车生产企业要拿出一部 完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发 分资金作为汽车拆解基金。国外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达国家起步较晚,起步之后政府又未能给予足够关注和资金支 3.消费者应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 持,以致报废汽车回收行业非常破旧、简陋,管理人员的技能 重要性。在目前没有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情况下,作为汽车的 也非常低下。在报废汽车拆解现场,拆解工人劳动的强度非 使用者和支配者,车主拥有对其汽车的处置权。在国外,车主 常大,劳动的环境条件也非常艰苦。2009年之后,商务部开 将汽车开到一定年限后会自觉将汽车送到回收拆解企业进 展了市场体系建设,才对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给予了较大支持。 行报废。但国内的消费者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对 4.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淡薄。与正规回收拆解企业的报废 汽车逆向物流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绿色消费的理 车辆补贴相比,消费者在汽车的黑市交易下可获取更高的经 解,在利益的驱动下,更倾向于将报废车卖到二手市场。所 济利益。黑市上报废汽车经非法拼装,销售拼装车辆,获取巨 以,作为消费者应养成绿色消费的好习惯,自觉抵制环境污 额的收益。中国消费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对 染严重、能耗大的产品;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通过合法 汽车逆向物流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绿色消费的理 途径报废车辆。 解,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废旧汽车的处理不当,造成了大量的 二次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结语 三、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但其发展需要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企业和 发达国家在废旧汽车逆向物流问题上,通过多年的探索 消费者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 和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针对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 流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实现资源 流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本 的循环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波.中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3—15. 【2]严筱,严良冲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11,(1) ̄94-96. 、 [3]贺团英,马天山.国外报废汽车逆向物流运作机制探讨及启示[J].交通企业管理,2009,(6):72—73 【4】谢在玉.当前中国实施汽车逆向物流的策略探讨[J].物流科技,2009,(8):4o一58. 【5】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m.eom/news/20120723/756252.htm1. 【责任编辑陈丹丹】 一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