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规定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组织、考核要求和考核办法,确保生产工艺在受控状态下执行。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车间和有关部门的工艺纪律考核. 3 职责
3.1 总经理批准设立公司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负责领导组织公司的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工作,考核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制造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工艺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质检部经理、管理部经理. 组员:各车间班组长、质检员、工艺员、人事主管、设备主管.
3。2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在工艺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工艺部经理担任,由工艺员兼职负责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日常工作。
3.3 各生产区经理兼作生产区工艺纪律检查员,车间班组长兼做各车间工艺纪律检查员。 4 各级工艺纪律检查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4。1公司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的职责与权限。 4.1.1 领导各单位工艺纪律检查员开展日常工作。
4.1.2 不定期地组织工艺纪律抽查,每月做小结,检查结果做通报;每季度对公司进行一 次全面的工艺纪律大检查,对抽查的结果作出评定和总结,纳人厂经济责任制作为对各单位进行奖惩的依据,定期向检查组长汇报。
4.1。3 对一贯严格遵守工艺纪律的单位和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工艺纪律的单位和人员(包括各级领导)给予批评和教育.对因违反工艺纪律而造成质量、设备或人身事故,则根据情节轻重及损失大小,对责任人给予扣发奖金,赔偿损失,或调离岗位,直至开除,并追究其领导责任. 4.2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公室的职责与权限
4。2.1 检查各单位工艺纪律检查员的工作,按月收取各单位的工艺纪律自检报表,进行汇报、上报。
4.2.2 按月组织对各单位工艺纪律执行请卡进行抽查,做好月份抽查记录和小结。每年
三、
六、九月和十二月,做好季度工艺纪律大检查的总结,报技术负责人。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4.2.3 对贯彻工艺纪律好的单位和个人,向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组提出奖励的建议,对违反 工艺纪律的事件,向工艺纪律检查组汇报,提出处理意见。 4.3 各单位工艺纪律检查员职责与权限
4。3。1 根据公司的《工艺记录考核评分细则》,制定本单位的考核细则,报工艺纪律检查组组长审批后实施,并报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公室备案.
4.3.2 每月对本单位职工执行工艺纪律情况,进行1-2次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每5日前, 向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公室报送月份工艺纪律自检报表.
4.3.3 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工艺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标准等有关知识,提高本单位职工 的工艺质量意识。
4.3.4 把本单位职工执行工艺纪律的情况和奖励、批评、晋级挂钩,纳入本单位经济责任 制,并做好奖惩记录. 4。4 有关部门职责:
4.4.1 工艺负责对各单位的工艺纪律考核细则进行审批。 4.4.2 质检部负责生产现场执行工艺纪律情况的反馈。 4.4.3 工艺部是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线的归口单位; 5 工艺纪律考核要求 5。1 建立健全工艺管理体系
企业要建立从工艺部、质量部、生产部到各车间的完整的工艺管理体系。 5.2 建立健全各项工艺管理制度
5。2.1 制定和完善个性管理管理制度、标准和各类人员相应的责任制度、工作标准,做到“事有章,岗有责\",并切实贯彻执行,建立正常工作秩序。
5。2.2 要有切实有效的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并展开经常性工艺纪律教育。
5.3 技术标准、设计图样与工艺文件 5.3。1 正确
生产中使用的产品技术文件要做到正确、清晰,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能正确指导生产,保证生产稳定进行;工艺流程安排合理,工艺规程切实可行,能指导操作,保证产品加工质量。主要产品的正确率达到98%以上(包括软件错误). 5。3.2 完整
产品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必须完整,达到技术文件完整性标准的规定。主要产品的完整要求达到100%.
1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5.3。3 统一
技术文件要统一。各种技术文件的蓝图与底图要统一;各部门、车间使用的文件要统一,技术标准、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要统一。主要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技术要求的统一率达到100%。 5.4 生产工人“三定\"和岗位培训
5。4。1 生产工人要实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5。4。2生产工人要实行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未经培训合格,达不到相应专业、工种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的工人,不得顶岗生产。
5.4.3 对精、大、稀和关键设备的操作工,焊接等特殊工种,必须按有关规定考核合格,发给操作证,在证书有效期内,可以从事相应等级的生产操作。
5.5 生产人员都要坚持“三按”,即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样、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 5.5.1 生产工人按照工艺工作的“五字”程序进行准备、操作与交检。五字要求是:
“借\"—接受任务后,首先将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和工装借全;
“看”—看懂设计、工艺文件,熟悉技术标准,明确加工要求,核对检查有关工装、材料或工件、设备、检测量具是否符合技术规定;
“提\"—发现问题或有所建议,要及时向技术部门或有关人员提出,作出处理; “办”—没有问题或问题已经解决时,即严格按照“三按”操作; “检”—做到首件必检,加工中抽查,完工后交检。
5。5.2 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有关时间、温度、压力、真空度、清洁度、电流、电压、材料配方等工艺参数,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并按质量管理、工序控制等规定,做好记录,经检验人员核对后存档备查。
5.5。3 对加工零部件和工、量、辅具等,要按工艺规定备有相应的工位器具和工具箱,整齐地摆放在指定的地点,防止磕、碰、划伤和锈蚀.经常保持技术文件和工作地点整洁。 5.6 各部门要做好执行“三按\"的保证工作
5。6.1 所有技术标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都要贯彻产品有关标准,严格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审定,批准和使用、修订。
5.6。2 生产作业计划要严格按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做到均衡生产。
5.6.3 凡交付生产的结构材料、工艺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外购件等都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有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如需代用时,要评审代用标准或规定的符合性。
2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5.6.4 所有模具工装、生产设备都要经常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技术要求。监视和测量装置要坚持周期检定,保持校准状态,精度适合。超期不和不合格的工、夹、刃、模、量、检、辅具等,不得在生产中流通使用。
5。6.5 对材料、产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试验、包装等,都要按照技术标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严格进行质量检验把关.
5。6。6 生产过程和管理工作要严格贯彻“三不\",即不合格的原材料、元配件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下道工序和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5。6.7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要根据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经过鉴定、审批、纳入有关技术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6 考核规则
6.1 工艺纪律的考核采用百分制积分方法.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按《工艺纪律考核评分细则》执行,见附录A.
6。2 公司对各单位执行工业的抽查和大检查,按照《工艺纪律考核评分细则》进行打分,并结合单位自检情况和其他渠道的反馈信息,综合评定分数。
6。3 如果单位自检分数低于抽查和大检查的分数时,在抽查和大检查评分基础上,适当的给予增分;如果单位自检分数高于抽查和大检查的分数时,适当给予减分。
6。4 各单位所得总分达到应得总分的85%以上为执行工艺纪律合格单位,达到90%以上时为良好单位,达到95%以上时为优秀单位。 6.5 出现下列情况时为执行工艺纪律不合格单位:
6.5。1 当年因违反工艺纪律而发生重大质量、设备、人身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员重伤、死亡的单位;
6.5.2 在工艺纪律检查、考核中,不实事求是,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以及无理取闹, 防碍检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单位. 7 奖惩
7.1 工艺纪律的贯彻情况,要和职工奖励、晋级挂钩,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发奖金的条件之一。
7。2 每年通过检查考核,对一贯严格遵守工艺纪律,重视质量,优质、高产、低耗的车间、部门和个人(包括各级领导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7.3 通过抽查、大检查,工艺纪律不合格单位,要扣发单位的当月奖金,并取消参加先进单位评比的资格。
7.4 不按技术标准、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生产,不论生产的工件和产品如何,均以违反工艺
3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纪律论处,给当事人与有关领导以批评教育。
7。5 因为反工艺纪律而造成的质量、设备、人身事故,应及时分析原因,查清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及损失大小,进行如下处理: a) b) c) d) e) f)
扣发责任者奖金;
扣发责任者及主管领导的奖金; 扣发单位的奖金; 赔偿经济损失; 行政处分;
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按有关规定,将事故原因、损失情况和处理结果及时专题上报主管部门。
7.6 对违反工艺纪律的扣奖、罚款的收入,一并用做奖励执行工艺纪律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金。
8相关/支持性文件
8.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2《工艺纪律考核评分细则》 9记录
9.1内部审核计划 9.2内部审核检查表 9。3内部审核报告 9.4处罚单
4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5
附录A 工艺纪律考核评分细则
序号 项目 考核内容与应达到的要求 1。1公司和车间间两级工艺管理体制健全,机构设置能满足工作需要,职责明确,能认真履行 建立健全有1。2有完善的工艺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各岗效统一的工1 位的工作标准齐全,建立了责任制,职责明确 艺管理体系(15分) 1.3有工艺纪律考核制度、考核细则与办法,并认真考核,工艺部对各单位每月抽查1次,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厂工艺纪律大检查,有考核记录和报表。 2。1产品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做到正确、清在生产中使晰,主要产品的正确率98%,一般产品的正确用的技术标率95%(包括软件错误) 准、设计图2.2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的完样和工艺文整性,要符合公司标准规定,主要产品和新产品件必须完的完整率应达到100%,老产品96% 整、正确、2.3各种技术文件的电子图和生产图应统一,统一 各车间、部门使用的同一文件应统一,标准、(20分) 设计、工艺相关要求要统一,主要产品统一率达到100%,一般产品应达到96% 生产工人要3.1各主要生产单位实行“三定”,各岗位实实行定人、行持证上岗,保障一线有足够的人力、人员稳定机、定工定 额定分数 5 责任 单位 工艺部、1.1.1查各级组织机构和职责条例,机构不健全或 质量部及不熟悉职责条例,此项无分. 其他各单1.1.2不认真履行职责,每发现1项,扣0.5分。 位 1.2.1按职责条例检查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 工艺部、按岗位检查工作标准和责任制,每缺1项扣0。5分 质量部及1.2.2按记录或信息反馈检查贯彻执行情况,不按标其他各单准和制度办事,每发现1次扣1分 位 技术部、1.3。1无条列、制度和细则,此项无分 工艺部、1.3。2查考核记录,每少检查1次,扣1分 质量部及1.3。3各单位报表不及时,每次扣0。5分,少1次其他各单报表,扣1分 位 检查评分标准 主要产品达不到98%,每差1%,扣3份;一般产品技术部、达不到95%,每差1%,扣2份. 工艺部及正确率=正确项数/抽查项数×100% 有关单位 主要和新产品完整率达不到100%,每少1%,扣技术部、0。5份,一般产品完整率达不到96%,每少1%,扣工艺部及0。3份, 有关单位 主要产品达不到100%,每少1%,扣0.5份,一般产技术部、品达不到96%,每少1%,扣0.3份 工艺部及统一率=统一项数/抽查项数×100% 有关单位 生产部及查定员情况,未作到“三定”,此项无分,每少定1生产车个单项,扣1分 间、 5 5 10 2 5 5 3 4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种、按岗位进行培训和考核(10分) 序号 项目 3。2生产工人均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顶岗生产 3.3对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按有关规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考核内容与应达到的要求 4.1生产工人要认真执行“借、看、提、办、检”五字要求 4。2严格执行“三按”,如脱离工艺(由于设备等原因),应履行适宜的审批手续,工艺贯彻率达到98% 5.1生产部总计划及各相关部门生产作业计划要严格按工艺流程安排 5.2凡交付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外购件、外协件等,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标准和有关文件,代用材料,应有代用的审批手续。 5。3生产设备要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技术要求,设备完好率要达到95%以上。 5.4认真贯彻工装管理制度,对在用工装做到及时检修、维修、报废,保证工装处于完好状态 5。5监测装置按周期检定和校准,保证使用精度适宜. 3 3 查培训记录有关资料或现场抽查,发现1人不符合要行政部及求,扣0.5分。 有关单位 查有关培训记录或资料,发现无操作证,每1人次扣1行政部及分,操作证过期,每1人次扣0。5分 生产车间 检查评分标准 4.1.1进行现场抽查,如不符合此项要求,每发现1次,扣1分 4.1。2现场抽查,发现1人次不知五字要求时,扣1份,回答不完全扣0.1—0.5分 现场抽查,工艺贯彻率达不到98%,每少1%,扣3分 工艺贯彻率=贯彻项数/抽查项数×100% 5。1.1查生产作业计划的安排同工艺文件的一致性,低于80%,无分 5.1.2抽查计划报表,未达到流程要求,扣1-3分 责任单位 质量部及生产车间 质量部及生产车间 计调室及生产车间 额定分数 15 坚持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4 样,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35分) 15 3 5 各主要有关部门要做好保证“三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样、按工艺文件)执行的工作(25分) 2 3 供应处、查有无合格或审批的凭证,每发现一项不符合要求,质检部及扣0。5分 生产部 5.3.1根据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检查,每发现一次不符和要求,扣0。2—0.5份 设备组及5.3.2查设备完好率报表,达不到95%完好率,此生产车间 项无分, 每发现一次不符和要求 扣0。2-0.8分 按工装管理制度进行检查,每发现1个问题,扣0.5分 5.5。1无监测装置台帐,扣2分。 5.5.2现场观察,发现1次超期未检定的,扣0.5分 设备组及生产车间 质量部及生产车间 3 3 1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制度
5.6产品另部件加工、装配、试验、包装运输等做到“三不”,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零部件不转入下道工序和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5。7工位器具必须齐全,零部件、工装要分类定位存放,加工后的零件不准直接接触地面,大件要有垫,防止磕碰、划伤、锈蚀 序号 项目 各主要有关部门要做好保证“三按\"(技术标准、按设计图样、按工艺文件)执行的工作(25分) 考核内容与应达到的要求 5。8物品要按规定位置管理摆放,建立标准信息标志,明显各类区间零件摆放位置,严格隔离废品和不合格品 标准信息标志 红色——禁止进入 绿色—-合格品 蓝色--半成品 黄色——回用品、待处理品 白色——废品 5。9生产现场内外,经常保持清洁,交通畅通,各类金属屑、末做到分类村放,及时运出,工具箱摆放整齐 4 查原始记录、检验记录或现场抽查,没发现1个问质量部及题,蔻蔻0。5—1分 生产车间 5。7.1现场观察,不配备工位器具者,此项无分;计调室及工位器具配备不齐,扣0。2—1分 各生产车5.7.2发现零部件有磕碰,划伤、锈蚀,每件扣0.1间 —0。5分 检查评分标准 责任单位 2 额定分数 3 5 5.8。1现场观察,按标准信息标志,每缺1中,扣计调室及0.5分 各生产车5.8。2不按定置摆放,每发现1处,扣0.3分 间 2 现场观察,发现不符合要求者,每项扣0。2-0.5各生产车分 间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