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
江苏东临黄海,北有淮河,南有长江,中间是京杭大运河。境内河湖众多,是中国平均海拔最低的省份。平原和水面的占比均位列全国第一。
进入了江苏的旅程,就从黄海的一座岛屿开始。在黄海边最大湿地,邂逅美丽的丹顶鹤。再沿着海岸线南飞,抵达长江入海口,追亿一座港口的前世今生。
东濒黄海的江苏,绵延765公里的海岸线外,散布着26座小岛,秦山岛是江苏为数不多的近岸海岛。从空中俯瞰,秦山岛很像一条吐着泡泡的娃娃鱼。千万年的海蚀,大海慢慢吞掉石头,也慢慢吐出了这条鱼。娃娃鱼的小尾巴,就是传说中的神路。由于长年受海潮侵蚀,岛上的岩石会发生崩塌,崩塌的碎石,在海水水流影响下,汇集于岛岸之间。慢
慢形成连岛坝,涨潮没于海水,落潮时又清晰可见,大海给自己铺了一条去往陆地的路。
花果山的玉女峰,海拔只有624.4米,却是江苏省的最高峰。这里也许就是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的起点。小说的作者吴承恩的出生地,离花果山只有100多公里。水帘洞、八戒石、唐僧岩,一本西游记,就是花果山的旅游指南。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海陆联运的重要节点,50余条海运集装箱航线,可以在这里转为铁路运输。一路向西,直达中亚、西亚和欧洲腹地。
滩涂,是江河与大海的独特创造。全国海岸滩涂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江苏,江苏765公里的海岸线,盐城湿地涵盖了582公里。盐城湿地是东北民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每年的春秋两季,有近300万只候鸟,会在此停留、补给。
在这个候鸟的大军中,丹顶鹤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会留在盐城湿地越冬。丹顶鹤的头顶没有羽毛,裸露的皮肤下,汇集了大量的毛细血管,呈朱红色,丹顶鹤由此得名。丹顶鹤以舞蹈吸引异性,它们一旦结为夫妻,通常会相伴终
生,丹顶鹤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这片洁净而开阔的湿地为丹顶鹤提供了栖息之地。
麋鹿又叫四不像,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由于人类过渡猎捕,到18世纪末,已经只剩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里,还有最后一群。1900年,最后一只麋鹿也在中国消失。不过,有几只被英国人带回国的麋鹿侥幸活了下来,并在那里繁衍生息。
1986年,39头麋鹿被送回中国,在大丰安家。目前全国有两国个麋鹿保护区,50多个麋鹿放养点,种群数量至少4000头以上。如今,它们无论向哪个方向奔跑,都是在回家的路上。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来到长寿之乡如皋。如皋出寿星的历史由来已久,《如皋县志》记载,乾隆皇帝曾将全国80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参加千叟宴,其中有两人就来自如皋。如今如皋140多万人口中,80岁以上老人6万多人,90岁以上老人8600多人,百岁老人有四百多位。
启东的寅阳镇,位于江苏东南海岸。是发达的航运重镇,航运业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在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区内,分布着几十家船舶企业,这里制造了我国首艘军民两用5万吨级半潜船。还有多款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和深海钻井平台,
这里不仅制造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还是重要的集装箱生产基地。大批崭新的集装箱已运抵码头,即将装船出海。
启东,是泥沙堆积而成的沉积平原。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很难涉足这里,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受海潮顶托作用而不断沉积。渐渐地沙洲变为滩地、平原,成了今天的启东,启东也由“启吾东疆”之意而得名。启东的圆陀角,地处江苏最东端。是长江的入海口,一路向东奔流了6300多公里的长江,就从这里融入东海。
离开海岸线,下一站,去往江与湖,我们飞抵镇江,探访长江河岸的变迁史,飞越天目湖,探访一座浆砌石拱坝,向东飞临太湖,探寻山光水色间的美丽传说。
2000多年前,镇江还是一座沿海城市,那时的长江入海口,就像一个喇叭,镇江就位于喇叭口的边缘。据说那时,人们登上北固山,还可以看见大海。西汉文学家枚乘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曾以“状如奔马,声如擂鼓”,来形容当时江水逆流,海潮上涌的壮观场景。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入海口逐渐向东推进。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现在的入海口,距镇江已有250多公里。金山寺相传就是白娘子与法海和尚斗法,一怒之下水漫金山的地方。
金山寺慈寿塔下侧的崖壁上有个石洞,传说当年法海把洞里的蟒蛇赶入大海后,就住在里边,苦心修行。继续向南飞行,来到溧阳的天目湖,周边由矮山丘陵环抱,是一处风景宜人的山水景观。平桥河是天目湖的支流,上世纪60年代之前,平桥河一到雨季就会波涛汹涌,泛滥成灾,直到拦河大坝的出现,平桥河才开始温顺平和。
平桥石坝,是浆砌石拱坝,由无数切割整齐的大块方石砌成。这样的工艺与混凝土大坝相比,更费时费力,但却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从附近的山上取石造坝,空中俯瞰,石坝有如放倒的赵州桥桥拱。它以薄薄的拱臂,承受了来自库容的巨大压力。在天目湖的上游,建有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在用电低谷时,使用多余的电力,抽水到山顶水库储蓄,在用电高峰时,则放水发电。
太白楼,记录了诗人李白,三次来到溧阳的故事。李白第三次来溧阳时,唐朝正经历安史之乱。躲避战乱的李白没找到当年的老友,却意外结识了著名的书法家张旭。诗仙与草圣相遇,畅饮于太白楼,宜兴是陶的故都,尤其是以紫砂这张名片而闻名。黄龙山的宕口,如今已变成了一个小水塘,这是当年采集紫砂泥,留下的矿坑。紫砂,古人叫它富贵土,具有工艺及文物价值的紫砂壶,最贵的拍卖纪录,达到了
9200万元。如今,砂泥,已被限制开采,存于紫砂艺人手中的砂泥,大约还可以使用50年。
鼋头渚,是伸向太湖的一个半岛,鼋头渚种植樱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30年代。长春桥两旁的樱花,就是当时所种。1988年3月,400多位日本友人来到鼋头渚,与无锡市民共同种植了1500株樱花树苗。此后,陆续有1万多日本友人,来这里种植樱花。
三山岛,是太湖的另一处好景致。江苏有290个湖泊,最大的就是太湖,面积达2338平方公里的大湖。灌溉着苏南太湖地区,1290万亩的耕地。全国最早建立的影视基地,就座落在太湖岸边。在这里,家国天下,人间悲欢,经由600多部影视剧传播开去。各具特色的拍摄场景,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
廊桥、水寨,浩渺的太湖,是这里独具特色的标签。 接下来的飞行之旅,我们将环绕寒山寺,听千年古寺的晨钟暮鼓,穿越一座城市,赏江南最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再飞抵阳澄湖,捕一网肥美的大闸蟹。
园林之城,东方威尼斯,已不足以形容今天的苏州。苏州,已成为全国排名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移民城市。新的产业,新的科技,新的风貌,吸引着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们。
枫桥,旧名“封桥”,因漕运夜间封闭此桥,禁止船只通行而得名。枫桥边的寒山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妙利普明塔院,是它最初的名字。寒山寺真正变得家喻户晓,还是源于唐朝书生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伴随着这首枫桥夜泊,妙利普明塔院的钟声,回响着寒山寺的别样诗情。
千百年中,江南兴旺的百业,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心灵诉求,成就了这些园林。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是明朝一位卸任官员的私家园林。他请来当时最著名的江南才子文征明参与设计,以文人的审美情趣,勾勒出园林的整体布局。苏州园林大多引活水入园,通过特别设计亭台楼榭,小桥和廊道,再铺以精心布设的花木和山石,在闹市中营造出山水田园的丰富空间,移步换景自在悠然。朴素的院墙之内藏着主人对山水和家园的品味与情怀。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京剧《沙家浜》曾经使这片水域家喻户晓,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汊水网,就像毛细血管,滋养着这片土地。古代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曾经饱受水患困挠。人们开挖大量的人工河渠,解决了排水问题,从此江南才旱涝无忧,物产丰饶。
阳澄湖,因盛产清水大闸蟹而闻名,与阳澄湖约十八万亩水面相连的,是全国各地的餐桌。每年一千多吨阳澄湖大
闸蟹,成为中秋节送礼,宴客的佳品。据说螃蟹品质的好坏,差别在水底。阳澄湖最好的蟹田,水底是硬地,这样的蟹田练就了大闸紧实的肌肉。
小桥、流水、人家,周庄,是精典的江南小镇。至今,周庄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地道的水乡生活方式。昆曲,又称昆山腔,发源于14世纪,苏州太仓的南码头,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念白儒雅,表演注重歌舞身段的巧妙结合。一招一式皆有严格规范,昆曲里婉转、细腻、悠远的“水磨腔”,是江南的优雅腔调。
我们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飞,邂逅一座与古运河同龄的城市。前往一片沼泽高地,看荒滩改造而成的水上奇观。再继续向西北,飞抵徐州,去看看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公元前486年,吴国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是大运河的前身,后来大运河不断开凿和整修。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河段,直到现在1293年,才真正形成。大运河给扬州带来了上千年的繁荣。它是唯一和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郊,是由多处亭台楼阁构成的园林建筑群,这些景观,大多由当年受益于大运河的富商们,
出资兴建。清朝乾隆年间,是瘦西湖的第一个建园高峰。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多次游览瘦西湖。
垛田,就是在地势低洼,湖荡纵横的沼泽地带,挖土堆垛而成的一种,岛状农田。江苏多水,土地希缺,兴化先民在沼泽地带挖沟取土,一方一方堆积成可以耕作的良田。垛田,仿佛是漂浮在水上,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那么几分几厘。由于空间太小,这里不用牛,不用犁,耕作全靠人工,没有路,没有桥,来去只能靠船。
淮安,淮河与大运河估这里交汇,位于市区南郊的淮安水利枢纽工程,验收竣工于2006年,是一项水利立交工程。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在这里实现了立体交汇。整个工程由40余座建筑组成,主体工程立交地涵,上面的河道承担京杭运河芨南水北调的过水,下面的涵洞是联通淮河的入海水道。它就是一座水的立交桥,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按需求重新分配水源,这是一个相隔两千年的新老工程的交汇与握手。
继续向西北飞行,是著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历史上出过多位皇帝,徐州北部的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是秦时的泗水亭长,他只用四年就消灭了楚国,七年做了皇帝。1984年12月的一天,徐州东郊4公里的狮子山山脚下,一位砖瓦厂的工人,一铁锨下去,无意间铲开了一座彩绘兵
马俑的陪葬坑。兵马俑附近是否有大型墓葬,考古学家一找就是八年,最后,竟然在山上的一位村民家,能存放千斤红薯的地窖附近,发现了墓穴天井。
西汉开始,帝王陵墓开始出现“凿山为陵”的形制,人们凿开山体,将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米。据推测,狮子山汉墓,是西汉某位楚王的陵墓。
这趟旅程,我们将飞越紫金山,领略钟灵毓秀的美景,徜徉玄武湖,邂逅东南仅存的皇家园林,在秦淮烟雨间,探寻这座六朝古都的悠悠过往。
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玄武湖原来只是一片沼泽湿地,三国时期引水而入,才成了后来的玄武湖。139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玄武湖的府库里存放黄册,这里成了明朝管理户籍与赋役的国家级档案库,被列为皇家禁地。
在明代陵寝中,朱元璋的明孝陵规模最大,明孝陵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着十二对石兽雕像,雕像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每块雕像都是由整块的巨石雕刻而成,其中的大象,一只就可达80吨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被赋予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品格。南京人爱梅花,从六朝就开始了。明孝陵的腊
梅刚刚落下,梅花山的春梅又绽放开来。目前,在世界上已发现了380多种梅花中,梅花山上就有360多种。紫金山的山脚下,有一条绿宝石项链,这条项链由通往陵园路上的梧桐树巧然天成。据说,当年的设计方案中,并没有项链的设计,这只是一个迷人的巧合。
沿着梧桐掩映的陵园路,向东北飞行就是中山陵。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纪念建筑群。1925年中山陵的设计,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方案,近四个月时间,共收到应征图案40余份。最终,这个平面呈钟形,寓有“唤醒民众”之意的方案入选,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警钟。中山陵东南的音乐台,原本用于大型纪念仪式的音乐演奏,如今它又多了一个新功能,成为音乐爱好者消夏聚会的好去处。
飞越南京老城区,就像浏览一本史册。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这里建金陵邑,金陵是它最初的名字。南京明城墙,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中华门的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为明朝首创。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共动用数十万民工,历时28年建成。建城所用的城砖由工部、军队、卫所及37府参与烧制。上至主管,下至普通工匠,均需在砖上留名,这可能
是那时的质量控制和问责系统。明城墙竣工仅仅20几年后,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迁都北京。
此后的600多年,南京明城墙饱经风雨,如今它的军事防御价值已经不再重要,但历史却赋予了它珍贵的文化和文物价值。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北岸,曾是江南的文人雅士聚集,娱乐活动兴盛的地方。南京夫子庙,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明清时期,这里是南京的文教中心。这座玻璃材质的宝塔模型,它的原型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当时的琉璃塔,通体琉璃美轮美奂,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在此后的千百年间,宝刹曾多次毁损。
1412年朱棣下令在毁于火灾的废墟上,重建新寺,并命名为大报恩寺,以报答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
灯会,是南京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南京城就出现了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当时的彩灯,多是由织锦制成。成本较高,能够扎得起彩灯的,还仅限于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到了两百年后的南朝,造纸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的纸张,取代了丝织品被大量应用,灯彩艺术才得以迅速发展走向民间。
在这座斩新的建筑里,新的剧目正在上演,建筑的造型像荷叶托着水滴,它有个很好的寓意,叫做水韵江苏。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跨江大桥。它的建成曾被广泛持久地宣传,是那个时期最耀眼的建设成就。如今,在流经江苏的近400公里长江上,已有9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还有三座正在建设。而大桥之下,奔流不息的长江,仍在为江苏贡献新的动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