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监理心得

浅析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监理心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析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监理心得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路面的平整度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但是也同时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本人从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初探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标签: 沥青;平整度;监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监理措施。

1、沥青路面不平整产生的主要原因

沥青路面的施工,影响因素很多,单是路面平整度,就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段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有关,而这些恰恰就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1.1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已铺筑路面出现坑凹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陷,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分析其原因,不外乎:

(1)半挖半填路基的接合部处理不当、路基的压实度不足,出现了沉陷和裂缝。原因是由于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大,施工单位未能按规范要求挖台阶施工,造成路基于填料接缝接合部产生裂缝和沉降,路基压实机具不足,使路基的密实度偏低,土体透水性增强,造成水分集聚和侵蚀路基,使路基土软化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2)特殊地基路段、路基防护排水不完善,如有部分路基修筑在软土地段,因软土的压缩性大,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沉降,部分路段是由于路基的防护、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路基变形。

1.2桥梁涵洞两端的跳车

桥梁、涵洞两端的路基病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最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无论在高速公路还是各等级路面上,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桥梁、涵洞的台背填土,由于压实机械压实不到位,通车后,引起路基的压缩沉降。

(2)台背填料与台身的刚度差别大,造成沉降不均匀。

(3)在桥梁、涵洞与路基结合处,常会产生细小缩裂缝,雨水渗入后,使路基产生病害,导致该处路基发生沉陷。

1.3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由于基层顶面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mm,当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时,尽管沥青混合料表面是摊平了,但该处因多出10mm松铺厚度,压实后仍出现低洼,这些说明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有着严重的影响。

1.4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

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1)摊铺机械性能好坏,决定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

(2)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也影响着路面平整度。目前使用的摊铺机大都有自动找平装置,摊铺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基准来控制,但施工单位往往不够重视或由于高程的操作误差,形成基准控制不好、挂线高程测量不准、量线失误或桩位移动,都会造成路面高低起伏。

(3)摊铺机操作不正确,最容易造成路面出现波浪、搓板。若摊铺机操作手不熟练,导致摊铺机曲线前进、运料车在倒料时撞击摊铺机、摊铺机不连续行走或在行走过程中熨平板高低浮动等不规范作业,都会使路面形成波动或搓板;摊铺机的熨平板未充分预热,造成混合料粘结和熨不平;运输车因与摊铺机配合不好,卸料时,撒落在下层的混合料未及时清除,影响了履带的接地标高,连带了摊铺层的横坡及平整度。

1.5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影响

(1)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有: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

1.6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

(1)碾压温度的控制上,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沥青料前后推移大,不稳定;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影响表面级配;终压温度过低,则不易碾压密实和平整。

(2)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和突然起动、掉头转向等会出现压陷槽。

(3)碾压遍数不够,即压实不足,通车后形成车辙;碾压遍数太多,会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形成龟裂核波浪。

2、提高平整度的监理措施

2.1填土路基压实

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監理,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重视。

2.2特殊地基处理

(1)对于路基高度不高,软土层或淤泥层比较薄的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砂垫层、置换填土、反压护道、抛石挤淤等方法处理。

(2)对于排水地基,根据实地情况采用砂垫层法、袋装沙井法、砂桩、塑料板排水法及置换填土来处理。

2.3桥头、涵洞两端的监理防治措施

桥头、涵洞两端引起的跳车现象,成为公路上一个主要克服和攻关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治:

(1)地基加固处理,为消除桥台和台后填方段的差异沉降变形,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尤其是特殊路基等需进行特殊处理。

(2)桥头设计过渡段,即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或设置搭板,可以使在柔性结构路段产生的较大沉降通过过渡段至桥涵结构物上,减少跳车。

(3)台背填料的选择,在挖方地段的台背回填部位,因场地特别窄小,可选用当地的石渣、砂砾等优质填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与侧墙的相接部位,尽量选用内摩差角大的填料进行填筑,而且施工是应注意填料土压的平衡,不发生偏移,以免造成工程事故。(4)在靠近构造物背后设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也可在桥台与填方结合处及过渡段的路面下设置垫层,防止路面下渗水进入填方,对中间为砂砾填料、两侧为土类填料的填方与加固地基的连接处做纵向集水管和横向排水管,以排泄填方与加固地基之间的下渗水。

2.4路面基层施工注意

(1)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施工,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坚持除与土基接触的底基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以外,其上面的各层均应采用集中场拌和摊铺施工方法,以確保标高、横坡、强度、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30KM/H。

(3)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应进行整平。

2.5沥青路面机械摊铺工艺及监理控制

(1)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摊铺机在进行自动找平时,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线),使用者可结合路面的结构层次和施工位置进行选定。其基本原则是:当以控制高度为主时,以走钢丝为宜;当控制厚度为主时,则采取浮动基准梁法。一般是底面层用走钢丝,中面层和表面层用浮动基准梁法。

(2)摊铺机的摊铺进度控制,摊铺机应该匀速,不停顿地连续摊铺,严禁时快时慢。因摊铺速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摊铺厚度变化。在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在中途万一出现停机,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不使下沉;停顿时间在气温10以上时不要超过10MIN。停顿时间超过30MIN或混合料温度低于100时,要按照处理冷接缝的方法重新接缝。

(3)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依靠摊铺机推动缓慢前进,并应有专人指挥卸料车进行卸料;确保摊铺机供料系统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如中断摊铺时间短,仅受料斗内的混合料已经冷硬,则应先将受料内已冷硬的混合料铲干净,然后重新喂料;派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落的粒料。

2.6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1)初压,第一阶段初压习惯上常称作稳压阶段。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而且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常在140左右),因此只要用较小的压实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碾压机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进行振动碾压。

(2)复压,第二阶段复压是主要压实阶段。在此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并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复压通常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同进先后进行碾压。碾压遍数参照铺筑试验段时所得的碾压遍数确定,通常不少于8遍,碾压方式与初压相同。

(3)终压,第三阶段终压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沥青面层施工规范中规定的70,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

(4)横向接缝的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是工序中重要一环。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混合料的宽度不超过20CM。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在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必须施做冷纵向接缝时,可先用钢轮压路机沿纵横碾压一遍,在新铺层上的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向接缝进行横向碾压。横向碾压结束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5)纵向接缝的碾压,纵向接缝的碾压,压路机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CM,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将接缝碾压

密实。

3、结束语

路面平整度要达到行车舒适这一要求,要从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所有参加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得到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