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可逆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⑴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⑵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⑶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⑷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⑸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⑴⑷⑸ B.⑵⑶⑸ C.⑴⑶⑷ D.⑴⑵⑶⑷⑸
参考答案:
A
2.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C60 B.HCl C. C6H6 D.CaCI2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 + 2H2O ==
Na+ + 2OH- + H+2+
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 + Ag D、大理石溶于盐酸的反应CaCO+2+ 3+ 2H === Ca+ CO2 + H2O↑
参考答案:
D 略
4. 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将滤纸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 A.BaCl2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淀粉-KI溶液 D.澄清石灰水
参考答案:
B
解析:SO2与BaCl2溶液、淀粉-KI溶液都不发生反应;SO2与滤纸上的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CaSO3白色沉淀,但此现象并不明显;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SO2,自身被还原,使溶液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O2气体是否集满。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 + 2H2O == 2NaOH+H2↑ B.NaH + H2O == NaOH+H2↑ C.Na2O + H2O == 2NaOH D.2Na2O2 + 2H2O == 4NaOH+O2↑
参考答案: D 略
6.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
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 A.H2和CO2 B.H2O和CO2 C.H2和CH3OH D.CO和CH3OH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应是100%,属于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因此应是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故选项D正确。
7.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CaO、Al2O3均为碱性氧化物 B.水玻璃、漂白液、液氯均为混合物 C.氨水能够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D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A.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B.不同误会组成的为混合物;
C.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D.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Na2O、CaO均为碱性氧化物,Al2O3 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漂白液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均为混合物,液氯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B错误;
C.氨水能够导电,是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本身不能导电,所以氨水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9.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下列关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含有SO42- B. 含有SO42-或Ag+
C. 含有SO42-或Ag+ 或SO32- D. 可能含有SO32-或CO32-
参考答案:
C 略
10. 设汁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0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参考答案:
C
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C.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解答:解: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碳酸氢钠立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速率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选;
B.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选;
C.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选;
D.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性质,明确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区别即可解答,明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步骤,为易错点.
11.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或利用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该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的转移.
解答:A、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则没有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
B、分解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碳酸氢铵分解,则没有电子的转移,故B错误; C、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反应,有单质生成,则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是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如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则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即一定没有电子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2. 最新科技报导,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氢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一定含有3个中子 B.它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它的组成可以用H+
3表示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A.H2O+CaO=Ca(OH)2 B.2H2O+2F2=4HF+O2 C.2H2OO2↑+2H2↑ D.3NO2+ H2O=2HNO3+NO
参考答案: D 略
14. 如图为蕃茄电池(注:番茄汁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参考答案: A 略
15. 下列各组中的两组有机物不属于同分异构的是
A.葡萄酒与果糖 B.CH3CH2COOH和CH3COO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小组欲以CO2主要为原料,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并对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资料获悉)
1、“侯氏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2、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NaHCO3;然后再发生NaHCO3+HCl=NaCl+H2O +CO2↑ (实验设计)
(实验探究)
(1)装置乙的作用是 。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洗涤、灼烧。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4)若将装置甲产生的纯净的CO22.24L(标准状况下)通入100m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小心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W,其质量为10.16g,则W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参考答案:
(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1分);
(2)过滤(1分)2NaHCO3Na2CO3+CO2↑+H2O,(2分)
(3)HCO3-(1分); 1:2 (1分);
(4)Na2CO3、NaHCO3 (2分)1.8mol/L(2分)。
试题分析:(1)在装置甲中发生反应制取CO2气体,由于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在CO2气体中含有杂质HCl,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2)在装置丙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产生的NaHCO3从溶液中要过滤出来,然后洗涤,灼烧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CO2↑+H2O,制取得到了Na2CO3。(3)向含有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
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Na2CO3+ HCl=\"NaCl+\" NaHCO3 ,所以n(CO32-
)会逐渐减少,当该反应恰好
完全时,n(CO32-
)=0,用b表示;n(HCO3-
)首先会逐渐增多,当该反应恰好完全时,n(HCO3-
)达到最大值,后会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 CO2↑n(HCO3-)由消耗而逐渐减少,最后为0 ,用c表示;而n(Na+)的物质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用a表示;n(Cl-)则会随着盐酸的加入而逐渐增多,因此用d表示;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HCO3-;固体图示可知n(Na2CO3)=0.2mol,n(NaHCO3)=\" 0.3mol—0.2mol\" =0.1mol,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4)n(CO2)=2.24L÷22.4L/mol=0.1mol,将其通入100mLNaOH溶液中,若完全转化为Na2CO3,根据C守恒可得质量是0.1mol×106g/mol=10.6g,若完全转化为NaHCO3,其质量是0.1mol×84g/mol=8.4g,现在得到的固体质量是10.6g>10.16g>8.4g,说明是Na2CO3、NaHCO3 的混合物,假设在混合物中Na2CO3、NaHCO3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根据C守恒可得x+y=0.1;根据质量守恒可得106x+84y=10.16,解得x=0.08mol,y=0.02mol,所以根据Na元素守恒可得n(NaOH)=\"2\" n(Na2CO3)+ n(NaHCO3)=2×0.08mol+0.02mol=0.18mol,所以c(NaOH)= 0.18mol÷0.1L=1.8mol/L。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4分)在100mL 0.6mol·L-1 AlCl3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1.0mol·L-1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3.9g白色沉淀,试计算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150ml或190ml(各2分,共4分)
略
18. 将Na2O和Na2O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同时得到0.6mol NaOH,请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O和Na2O2的质量;
(2)恰好中和所得溶液,需加入2.0 mol/L HCl溶液的体积。 参考答案: 12.4 g 7.8
g 300mL 19.
(5分)请写出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
式 。用18.4 mol·L的浓H2SO420 mL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mL,所得质的量浓度为 。 参考答案:
Cu+2H2SO4====CuSO4+SO2↑+2H2O(2分) 0.5mol·L (3分)
-1
-1
浓度为3.18 mol·L,试求溶液中CuSO4的物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