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50分)
A型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细胞间不能形成缝隙连接的是( )
A.心肌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骨细胞 2.浆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
A.核为圆形,居细胞偏下部 B.有粗面内质网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有酶原颗粒 3.血管内皮下层不含有( )
A.平滑肌纤维 B.营养血管 C.胶原纤维 D.弹性纤维 4.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 ( )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5.骨骼肌纤维收缩时( )
A.暗带和H带缩短 B.明带和H带缩短 C.明带和暗带缩短 D.暗带缩短 6.下列哪种结构内含毛细血管( )
A.软骨陷窝 B.骨陷窝 C.中央管 D.骨小管 7.关于环层小体以下哪项正确( )
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 B.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 C.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 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 8.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 )
A.桥粒 B.缝隙连接 C. 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9.心外膜的组成是( )
A.间皮 B.脂肪组织 C.间皮和结缔组织 D.间皮和脂肪组织 10.血管内皮细胞的质膜小泡的主要作用是( )
A.分泌产物 B.贮存物质 C.传递信息 D.物质转运 11.关于蒲肯野纤维,哪项错误( )
A.是心肌纤维 B.闰盘不发达
C.比一般心肌纤维短而粗 D.含肌原纤维较少 12.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发生在( )
A.原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13.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
A.有粗面内质网 B.有粘原颗粒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 14.最常见的突触方式是( )
A.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 B.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 C.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 D.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 15.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16.肌梭的主要功能是( )
A.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 B.感受肌腱张力
C.感受骨骼肌的压觉 D.引发肌纤维的收缩 17.与动脉相比,以下静脉的特点哪项错误( ) A.三层膜分界明显 B.血容量比动脉大 C.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D.管壁结构差异较大 18.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 )
A.终池 B.肌浆网 C.横小管 D.纵小管 19.骨骼肌纤维内只有粗肌丝而无细肌丝的是( )
A.明带 B.H带 C.暗带 D.Z线 20.狭义的结缔组织是指( )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固有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21.相邻骨细胞突起之间有( )
A.连接复合体 B.缝隙连接 C.桥粒 D.紧密连接 22.内皮细胞的特征性结构是( )
A.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B.细胞间有10~20nm的间隙 C.丰富的紧密连接 D.W-P小体 23.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
A.弹性膜和弹性软骨多 B.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多 C.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 D.弹性膜和平滑肌纤维多 24.有关单核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
A.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 B.细胞核多呈肾形 C.胞质染成蓝灰色 D.胞质内无颗粒 25.平滑肌纤维的细肌丝附着于( )
A.密体 B.密斑 C.密体和密斑 D.中间丝 26.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27.杯状细胞常见于(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28.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合成和分泌抗体 B.抗原提呈作用 C.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D. 吞噬体 29.又名白纤维的是( )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30.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 )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X型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最佳选项。错选与漏选均不得分。) 31.平滑肌纤维不同于心肌纤维的是( )
A.有密斑和密体 B.无闰盘 C.有中间丝 D.无横小管 32.有关缝隙连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间隙极狭窄 B.有大量连接小体 C.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素分子围成 D.具有屏障作用 33.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多位于( )
A.突触前膜 B.树突膜 C.轴突膜 D.胞体膜 34.有关基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基板和网板构成 B.于毛细血管,基膜仅由基板构成 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 D.基膜是半透膜
35.血管内皮细胞( )
A.可有W-P小体 B.胞质内有质膜小泡 C.能合成和分泌vWF D.构成单层立方上皮 36.血窦存在于( )
A.肝 B.脾 C.骨髓 D.某些内分泌腺 37.毛细血管( )
A.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B.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窗孔 C.窦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 D.红细胞可穿过内皮细胞窗孔 38.粒细胞发生的形态演变规律包括( )
A.胞体由大到小 B.胞核由小到大 C.特殊颗粒由少变多 D.胞核由大到小 39.上皮组织的特点包括( )
A.细胞排列紧密 B.细胞有极性
C.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 D.上皮组织内大都有血管 40.嗜酸性粒细胞( )
A.核多为2叶 B.嗜酸性颗粒是一种溶酶体 C.具有趋化性 D.能释放组织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说明下列结构的具体单位、形态结构或组成成分、功能。英文的先翻译后解释。) 41.平滑肌纤维:
42.fibroblast:
43.蒲肯野纤维:
44. intercalated disk:
45.哈弗斯系统: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6.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
47.试比较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8.试述局部创伤并伴有炎症时结缔组织细胞的反应。
组织学与胚胎学测试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A型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5 BDBBB 6~10 CBBCD 11~15 BDBAB 16~20 AACBC 21~25 BDCDC 26~30 BBBAD
X型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最佳选项。错选与漏选均不得分。) 31.ABD 32.ABC 33.BD 34.ABD 35.ABC 36.ABCD 37.ABC 38.ACD 39.ABC 40.AB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说明下列结构的具体单位、形态结构或组成成分、
功能。英文的先翻译后解释。)
41.平滑肌纤维:广泛分布于消化管、呼吸管道、血管、泌尿生殖管道的管壁中(1分),一般为长梭形,有一个杆状或椭圆形的核,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呈嗜酸性,无肌原纤维,但有粗肌丝和细肌丝(2分),二者的位置滑动导致纤维收缩。(1分)
42.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0.5分):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0.5分)。细胞扁平,多突起。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1分)电镜下,胞质富于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1分)成纤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构成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弹性蛋白,构成弹性纤维;蛋白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构成基质。(1分)
43.蒲肯野纤维: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组成心脏传导系的房室束及其分支。(1分)其特点是比一般心肌纤维短而粗,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少,故在HE染色切片中其胞质着色较一般心肌纤维浅。(2分)细胞彼此间的连接结构较多,故闰盘较多见。房室束分支末端的蒲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纤维相连接,将冲动传导至心室各处。(1分) 44.intercalated disk:闰盘(0.5分):是心肌纤维相互连接的部位,光镜下为染色较深的粗线,与肌纤维长轴垂直(0.5分);电镜下呈阶梯状,位于 Z 线水平,为相连心肌纤维的肌膜相互嵌合,在横向接触面上,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向接触面上有缝隙连接(2分),此结构有利于化学信息和电冲动交流,使心肌纤维同步舒缩而成为一功能整体。(1分)
45.哈弗斯系统:是长骨密质骨的主要结构,又称骨单位。(1分)长圆筒状,沿长骨的长轴排列。(1分)由中央管和呈同心圆排列的多层哈弗斯骨板组成。中央管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1分)哈弗斯系统是长骨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结构。(1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6.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
答:四种动脉的管壁厚度相差很大,但管壁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它们的主要差别表现于中膜的结构。(1分)大动脉中膜含大量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因此属于弹性动脉;(1分)中动脉和小动脉的中膜主要含平滑肌纤维,属于肌性动脉。(1分)大动脉和心脏直接相连,当心脏收缩射血时,大动脉因其弹性而扩张,并蓄积了势能;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以其弹性回缩力而收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因此大动脉将心脏的间断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3分)中动脉中膜平滑肌发达,并在神经的支配下收缩和舒张,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2分)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平滑肌舒缩,一方面能显著地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另一方面决定了血流的外周阻力和血压。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受到神经和多种体液因子(如心房钠尿肽)的调节。(2分)47.试比较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答:光镜下,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胞质内都有大量肌原纤维,并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故都为横纹肌,但肌原纤维于骨骼肌细胞更丰富。(1分)骨骼肌细胞为长圆柱状,多核,核位于肌膜下方,细胞间无连接;(1分)心肌细胞为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连接处形成闰盘,有1~2个核,核居中(1分)。电镜下,骨骼肌细胞的肌原纤维较规则,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但均由大量肌节重复排列构成,而肌
节由粗、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间均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等。(3分)骨骼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因此,一个肌节接受两条横小管;心肌细胞的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因此,平均一个肌节接受一条横小管(1分)。骨骼肌细胞的肌浆网发达,末端的终池和横小管连接成为三联体;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稀疏,终池少而小,与横小管仅形成二联体(1分)。二者的结构差异和其功能差异一致。骨骼肌是随意肌,在神经支配下迅速收缩,发达的横小管和三联体可把信息迅速传递给肌浆网,引起钙离子的释放,引发肌丝滑动;骨骼肌细胞间无连接,保证了收缩活动的精确。心肌是不随意肌,收缩信息来自心脏传导系统,经缝隙连接传布,引发心房肌或心室肌的同步收缩。(2分)
48.试述局部创伤并伴有炎症时结缔组织细胞的反应。
答:在局部创伤并伴有炎症处,巨噬细胞在细菌产物、炎症变性蛋白质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作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的部位,特异性吞噬和非特异性吞噬细菌、细菌产物和炎症变性蛋白质等,并将其消化分解,将其中的抗原物质提呈给T淋巴细胞。(4分)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者合成和分泌抗体,中和消除抗原物质的有害作用,参与消炎过程。(4分)同时,成纤维细胞进入分裂增殖状态,纤维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外基质,参与创伤修复。(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