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裁判员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及培养策略

学生裁判员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及培养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裁判员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及培养策略

作者:张春燕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05期

对于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之外,还要有较高的判罚水平,这就需要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了解篮球规则以及演变过程,深刻理解规则精神,熟悉篮球的技战术发展现状,扎实学习篮球裁判基本功,具备丰富的临场裁判经验等。 一、学生裁判员应有的素质

1.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篮球裁判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裁判员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知错就改、谦虚谨慎、言行有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也是篮球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在裁判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提醒学生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精神、手势、神态、语言等,而学生通过学习,应在裁判手势、语言、神态等方面得到提升,个人整体形象也应有较大改变。当然,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盲目自信的心理及行为,感觉自己很潇洒、果断,有时还会出现判罚欠缺依据等情况。因此,在培养学生执裁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裁判的决定都应依据比赛规则规程。

学生在执裁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同系或同班其他学生在场上比赛,这就要求裁判员必须正确认识篮球裁判工作的性质,抛开个人的人际关系,排除相关压力的干扰,不能屈从,以公正无私的职业道德标准执裁好每一场比赛。篮球裁判工作需要全身心对篮球运动的爱好与付出,不应计个人得失,按照原则做事,遵守职业道德,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忠于裁判的职业道德,忠于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良好的心理素质。篮球裁判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比赛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应始终保持沉着、稳定、冷静的心理状态,不能被球员、教练员或观众的行为干扰自己的判断,并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机智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加大强度刺激的情况下使学生完成对比赛的判罚,如,让学生执法学校教工的比赛,在比赛中对校领导的犯规或违例的判罚是否会对其判罚时的心理产生影响,甚至当有些教工对判罚不满时进行抗议,这都需要学生在执裁过程中控制自我,这也是克服心理障碍的机会。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执裁能力才能提升得更快,在以后的执裁过程中才能更加准确地判罚,并在调整自身情绪、克服心理恐惧、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 3.良好的体能。整场比赛仅有2~3名场上裁判员执裁,并且在一些情况发生后,裁判员须及时出现,这就对裁判员的体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在临场比赛中,后场拿到篮板球快速传给本队前场队员时,此时的跟踪裁判员应立即变为前导裁判员,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比赛的前方,这就需要裁判员具备一定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适时地出现在队员的前方。通过几次这样的对抗,裁判员的体能就会很快消耗,所以对裁判员的体能要求就更高。如果在队员打快攻发生犯规时,裁判员未及时跑到位,造成闭角(没有看到)的判罚情况,出现猜判、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判、甚至是反判的情况,就会影响整场比赛的公正性。为提高学生裁判员的体能,可采用裁判专用的莱格尔测试进行体能练习,即以先慢后快的节奏进行耐力跑练习,使裁判员始终以逐渐加快的节奏持续完成男子86次、女子66次的20m折返跑;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完成相应次数的练习,在练习之前应注意准备活动及练习过程中的个人整体感受,避免出现身体不适或机体的损伤,循序渐进地提高篮球裁判员的体能。

4.对规则准确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将规则学习安排在教学之初,重点讲授规则与裁判法知识,使学生了解篮球发展史;并针对具体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对不同类型、级别比赛录像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如NBA比赛的裁判员的判罚、CBA比赛中的裁判的判罚、女子篮球比赛的判罚、中小学比赛的裁判的判罚等,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和分析不同层次的篮球竞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重点规则的理解。 学生只有熟知篮球发展史,在执裁过程中,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规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裁判员应做到准确把握比赛规则,当出现问题时,能从篮球比赛的规则中找到相应的解释,利用规则解释现象,并及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准确给出判罚决定,使每场比赛出现的问题都能归类到具体规则中,从而使篮球规则变成自己判罚的依据,所以学生裁判员必须掌握规则的精神实质,熟记于心,并能灵活地应用到比赛中去,将比赛中千变万化的问题按照规则准确地判罚和处理。

5.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理论学习,要求学生能将案例与规则相互转换,学会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由易到难、先主后次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规则的同时牢记规则的实质,并能够恰当灵活地运用到临场比赛中。如,针对防守犯规与带球撞人,应先将规则熟读,掌握规则的实质,看防守人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然后再判断进攻人是否带球撞人,如果进攻人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而防守人没有随着进攻人移动,使接触发生在躯干以外的位置,那么防守人要为其不动负责,这也是犯规的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将规则中各种概念理解透彻,才能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规则中的标准等则会不定期的变化,更加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当前的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学生裁判员应掌握的基本功

1.手势。裁判员应熟练掌握规则中的各种手势,这是裁判员指挥比赛的重要工具,也是裁判员在场上与运动员、教练员、记录台之间的联系信号,是裁判员的基本功之一。在比赛中,裁判员的手势不清晰,会引起运动员、教练员、记录员或观众的质疑,手势要做到准确、干净、大方得体,切记哗众取宠。

2.鸣哨。裁判员的哨音是比赛计时中停止的标志,是裁判员的有声语言。裁判员响亮有力的哨声能反映裁判员的宣判自信。在训练中,体育教师应让学生在吹哨中体会含哨、吹气、吐哨等技巧,并掌握长短音的结合;练习中应要求学生在犯规鸣哨后必须吐哨,避免含哨向记录台报告,而鸣哨中不能有语调哨、碎哨和漏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移动。篮球裁判员在场上的移动是为了积极主动地观察场上的情况,寻找最好的判罚角度。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让学生围绕篮球半场分别在跟踪、中央、前导等3个位置做吹哨判罚等练习。

4.抛球。抛球的质量是衡量一名裁判员基本功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5.递交球。裁判员递交球的动作同样体现着裁判员的自信与亲和力。

6.默计时间。默计时间与默计手势是裁判员必须掌握的控制时间的手势和方法。在比赛中,学生经常会因为跑动、急停等身体姿势的改变使手动默计时间手势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对此,在练习时,练习学生应让同伴看着秒表,检查默计的准确性。此外,默计手势应清楚大方、摆动有力,要让队员和观众看清楚。 三、提高学生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策略

1.多次临场实践。一名篮球裁判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多进行临场实践。临场执裁是提高裁判能力的关健,只有经过多场比赛的临场实践,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多吹、多做和多练,才能对各种不同状况下的犯规或违例进行分析总结,这样的判罚才会更加准确和稳定。

2.通过以老带新减少初学者的心理压力。在临场实践过程中,可以先从简单的3对3比赛中锻炼学生裁判员对比赛的控制和判罚。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判断力时,体育教师应在场下观摩,结束后进行点评,也可以在临场中安排学生与有经验的教师同场进行执裁,以减小学生在执裁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不断丰富裁判经验,以期最后达到独立执裁的水平。 3.结合录像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初级裁判最好执裁一些较短时间的练习比赛,教师在现场指导,重点解决学生的移动路线、鸣哨、手势、宣判程序等基本问题。执裁过程可以互相录像,通过录像分析比赛中的误判、漏判或反判现象,同时还可以观察裁判的跑位、2名裁判或3名裁判的换位,或通过慢动作回放走步、犯规等速度较快、难判断的问题,以此提高执裁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涛.大学生篮球裁判临场执裁能力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9(5):315-316. [2]张葳.外籍裁判执法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对篮球裁判工作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60-62.

[3]姚增强.关于高校业余篮球裁判判罚失误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及其培养途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10):108-11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和平.谈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S]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7):141,146. [5]李江涛.高校篮球裁判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7):90-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