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open.kocla.com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赫赫(hâ) 孪生(luán) 哞(mōu) B.随声附和(hâ) 肋骨(lì) 漏洞(lòu) 酥(sū) C.情不自禁(jīn) 引弦(xián) 何遽(jù) 髀(bâi) D.跛脚(bō) 踉跄(lanɡ) 女娲(wā) 饶(ráo) 答案:A

解析:B“肋”读 lâi C“髀”读bì D“踉”读li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B.他说活很幽默,经常说得人们贻笑大方。

C.鸿蒙时期大自然移山倒海造就山川风景的情景总使我遐想不已。 D.雏鸟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更喜欢它了。 答案:B

解析: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这里指让人开心,可以用捧腹大笑。 3、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

①“这布是华丽的!________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②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 ________ 天空。

③有影子陪伴着他走出家门,他们去一个________的树林里散步。 A.精致 布满 宁静 B.精致 充满 宁静 C.精细 布满 安静 D.精细 充满 安静 答案:A

解析:精致:精巧细致;细密 小首饰极为精致。有情致、情趣、美好的意思,多指“生活形态”。 精细:精美细腻、精明能干、精密细致。这里指布应用精致。

充满:布满,填满;充分具有。布满:形容很多,全都是,快挤满了。撒布;覆满。这里指晚霞的多,用布满更好。

安静: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宁静:主要用于形容环境很静。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答案:A

解析:B分号不对不是排比句。

C引号里的逗号应该放到引号的外面,表示前面一句话和后面的停顿。 D这句话是陈述的语气,应该用句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考拉社区课堂教学中心

open.kocla.com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答案:C

解析:A语义重复,避免和不再重复使用,使句意发生变化。去掉不再。 B前后矛盾,句子的主干是棉花产量是国家。可以去掉国家。 D搭配不当,嗓音不能浮现眼前。 二、默写与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6、(1)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 (2)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3)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4)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5)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6)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7)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8)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9)李清照《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 ,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答案: 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江春入旧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绿树村边合 却话巴山夜雨时 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35分)

(一)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见布料。

“这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7、那位诚实的官员称赞布料的原因是想说明 。(2分) 8、第二段中两个“难道”的反问,表现了什么? (2分)

答:

考拉社区课堂教学中心

open.kocla.com

9、说说文中两次出现“真是美极了”的用意。(3分)

答: 答案:7、他们也是称职的。 8、表现了皇帝的惊恐和骄横。

9、运用反复手法,表现了从皇帝到随从的虚伪和自私,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二)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节选自《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0、赫耳墨斯要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为什么要去问宙斯雕像的价格?(2分)

答: 1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其中的“笑”字表达了赫耳墨斯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答: 12、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答案:10因为他想通过试探宙斯雕像的价格来了解人们对地位最高的神的评价,从而可以 对比估计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11、当他知道宙斯神像只值一个银元,价钱不高,心中就很得意。 12、(例)寓言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爱慕虚荣,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和过低地评价别人。

(三)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3、解释下列加粗词。(3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居数月( )

(3)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 14、翻译。(2分)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 15、请谈谈此则寓言的寓意。(2分)

答: 16、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怎么就 (2)经过 (3)大腿

14、译文: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5、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

考拉社区课堂教学中心

open.kocla.com

可能引出好结果。

16、因为塞翁认为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

(四)茼 蒿

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 甲 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 乙 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卜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 丙 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7.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第⑩段写道:“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蒿菜们”高兴的原因。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茼蒿的复杂感情,其中有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 (4分)

20.请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拉社区课堂教学中心

open.kocla.com

答案:17.(1)坚韧顽强;(2)敦厚坦诚;(3)默默奉献;(4)团结互助;(5)乐观豁达(笑对生活的磨难)

18.(1)因为茼蒿从秋的落种到春的开花,经历了寒冬的磨难;(2)为人类奉献出青春;(3)最后结出了一朵小小的花蕾,并将绽放出一朵小小的金黄的花,实现它对生命的全部要求。

19.赞美(答“赞颂”或“肯定”也可):悲悯(答“同情”或“怜悯”也可) 20.对优美句子的欣赏。 例一:“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爆满”、“流淌”等词形象准确地写出了菊花花蕾的繁盛和桂花香味浓烈。 例二:“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采摘后的茼蒿相依为命,坚守家园的境况。 例三:“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这一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四、作文(40分)

21. 初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你的心中一定会不断萌发出许许多多“渴望”。如渴望得到好成绩,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渴望有一位好朋友,甚至渴望能有一台电脑或一只足球等。

请以《渴望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填写完整再写作。2、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考拉社区课堂教学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