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堕 墼 NO.7 TIME EDUCATION J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辉王春梅 摘要:正确的就业观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毕业 生建立正确就业观的具体对策,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以及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3.154 在扩招形势的影响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压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 势,怎样减轻学生的压力并成功引导学生顺利就业、服务于社会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高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l。1毕业生的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 据走访调查了解到,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是影响其择业的重要 因素之一。有些学生不愿到老少边穷的地区就业,只把找工作的 地区限定在国内一线城市。还有些不愿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 作,想直接做管理工作。其中个别同学已经通过了笔试和面试, 有的甚至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主要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提 供自己满意的薪酬,又不愿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 1.2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动手能力不强 学生的专业知识是立足之本,是在企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一定要打下坚实的理 论基础,本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一定要非常娴熟。通过对学生所 应聘企业的电话回访中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普遍不 满,认为他们所学的东西和现实的业务内容有比较大的差距,同 时许多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再学习能力不足,当需要学习新知 识或技能的时候无法胜任。 1.3未建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不能吃苦耐劳 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刚毕业进入社会、没有实际 经验的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很大。在找工作遇到挫折后,部分学生 没有及时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牢骚满腹,甚至放弃了继续 找工作。还有些同学不适应企业的勤苦工作,觉得付出得多而薪 水太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1.4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需求不平衡 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到找工作的时候发现 企业的需求很少,专业滞后而经济发展更新很快,专业没有更好 地为社会生活服务,部分学生是由于这样的问题导致就业的压力 巨大。另外,企业招聘时常常以技能证书为准入门槛,使得部分 没有技能证书的同学在应聘时被淘汰。 2引导高职生建立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2.1树立务实的择业观、踏实的工作作风 很多大学生片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忽视长远的素 质提升,由于教育中忽视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开 拓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高职生职业发展能力不足,其职 业的延续性很差,由此就出现了干不好和跳槽的普遍情况。所 以,高职院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科 在高等教育普及发展的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就业的 有益补充。职业资格证书常常成为企业招人的职业准入条件,有 证走遍天下,无证寸步难行,各种职业证书是对学生能力的初步 判定,也是学生进入企业的敲门砖。校方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 定学生毕业需要获取的技能证书,强化第二课堂的技能训练,通 过“课证融合、以证促学”来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考取职 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4学校与企业结合,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里,可以使学生很快转变角色,从校 园人转变为企业人,在心理上为将来的职场目标做好准备。高职 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了解不 同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具有现代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学校还可 以联合企业举办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融 入其中,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企业的特质文化内涵,将来学生在 就业时就可以既快又好地融入企业团队。 2.5青年团员“知识下乡”,开创新时期的创新就业新局面 学校应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期间组织优秀的青年学生到基层 去,到乡下去,到田间地头去,为老百姓带去自己的科技知识,真 正做到知识学以致用。“农场”或者“工厂”由于有了青年才俊的加 入,生产生活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又能 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使知识不限于课本,而是通过了实践的 检验,真正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6高职院校应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应与社会和企业紧密联系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经验证明,只有和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机制,才能在以后的学生就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部分高职院 校进行的是订单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事前签定了协 议的企业。学校应积极联系学校周边的大型企业,让企业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寻 求共同培养学生的可能,这样可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又可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第一线的业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顺利就业需要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 学校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指 导,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屈善孝.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U】.教育 与职业,2011,(8):88—89. 【2】许辉.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U】.职教通讯,2012, (7). 学的就业观念。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付出与回报,树 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2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要紧跟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各类高职院校要把课程 设置这项工作做好,经常去工厂和企业或者各类经济组织调研, 这样才能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 调整课程内容,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学有所长,这样学校才能有的 放矢,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 2.3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的学习态度 —[3】侯宏强.中职校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卟职教通讯,2011, (101. 作者简介:许辉(1980一),男,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经济学硕 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浙江工商 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王春梅(1986一),女,汉族,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学, 辽宁省辽阳县第三高级中学,辽宁辽阳111200 21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